梁安琪促檢視諮詢指引 建立官民有效溝通模式

【本報訊】立法議員梁安琪表示,過去一段時間,特區政府的一些政策諮詢和推出時在社會上往往引起極大爭議甚至誘發市民遊行示威反對,例如最近推出連串針對私家車輛的控車政策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中央圖書館的選址問題也出現巨大爭議,這些爭議顯示特區政府需要檢討與改進現行公眾諮詢機制和工作。

梁安琪說,隨着本澳公民社會和政治文化改變,不同市民和利益團體均希望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擁有參與表達意見的機會。為此,特區政府在2011年制訂有關公共政策的諮詢指引,供各級官員在政策向公眾諮詢時應注意的一般指導性原則或參考程序。

梁安琪表示,澳門社會組織不断增加、社會價值觀也不斷改變,為現有的公眾諮詢模式帶來新挑戰。尤其現時互聯網和手機應用程式已是大部分市民取得資訊的一個重要渠道,至於社交網站和網上論壇更變成市民發表意見和政策主張的重要平台之一,使得許多舊有諮詢方法、方式及程序早已無法準確地收集民意,加上網民又是一個新類別社會群體,這更大大增加有效諮詢的難度。

梁安琪認為,本澳現行的的公共政策諮詢指引已經無法適應社會變遷,指引不足及過時,例如指引未能預見互聯網和手機應用程式的發展和使用普及化,令公眾諮詢不能全面運用互聯網和手機應用程式的特點,廣泛接觸不同群體和加強公眾對政策了解;至於政府的一些網頁更有改善空間,以配合公眾諮詢和參與的新趨勢。

梁安琪指出,許多國家或地區的有關守則均詳細列明每個公眾諮詢步驟的關鍵和原則,較澳門現有的諮詢指引更為完備。例如歐盟的諮詢指引就不是以守則限制官員的諮詢方法,而是透過具體列出每個細緻步驟、原則和理念,指引官員如何進行有效諮詢,以便取得最大的社會共識。

梁安琪認為,有效的公眾諮詢是當局及早疏導社會矛盾,在施政時取得認受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一個公眾諮詢項目是否成功,不單視其能否落實政策作為衡量指標,其過程牽涉的公眾教育、意見交流、釐清觀點和收窄分歧,乃至於官民互信的提升,也是公眾參與所衍生的正面影響。故此建議特區政府的執政團隊檢討現行公眾諮詢模式,相信有助重建官民互信,有效回應社會各種訴求,甚至在重大公共政策推出時可减小矛盾,紓緩社會對立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