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對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深遠影響

今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作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一直受到中國人民的尊重、讚譽和緬懷。他的思想、理論和實踐深遠地影響著中國社會現代化的進程,值得全體中華兒女永遠銘記。

從「醫人」到「醫國」

孫中山先生最初的職業是醫生,對於苦難深重的近代中國社會和人民而言,懸壺濟世無疑是一種高尚的選擇。但時局讓他認識到,造成中國人民成為「東亞病夫」的根本原因,是社會性的——是政治黑暗、經濟凋敝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造成的。孫中山決定棄醫從政,從「醫人」轉向「醫國」,從一名職業醫生轉變為一名職業革命家。

無論是「醫人」還是「醫國」,首先必須診斷病情,對症下藥。孫中山認為,當時中國社會和中國人民之所以陷入如此不堪的境地,首先,是因為中國人民受到雙重的民族壓迫:一方面是西方列強企圖對中國瓜分蠶食;另一方面是因為滿族貴族統治集團沒有盡到保衛國家的責任,他們毫無顧忌地蹂躪人民、出賣國家。其次,中國人民長期處於嚴酷的君主專製統治之下,沒有基本權利,隻能以家族或宗族為單位保全性命,因而沒有也不可能有大局觀念,看起來就像一盤散沙,不能團結起來抵禦外患、建設國家。第三,中國依然停留在傳統農業社會,沒有現代工業,而且分配機製極不合理,致使社會矛盾尖銳,民不聊生。基於此,孫中山主張「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這後來被概括為三民主義理論,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

正如孫中山學的是西醫一樣,他給中國社會開出的藥方也是「西藥」。他認為,中國必須建設成為國家和民族獨立化、政治民主化、經濟工業化的國家,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簡單說,就是所謂的社會現代化。顯然,這是一個以西方模式為基礎,學習和趕超西方的過程。盡管他的主張也遭到不少非議,但這在當時毫無疑問具有時代進步性。

這是一個巨大的目標,是一個復雜的係統工程。孫中山最初設想,通過政府主持的改革實現目標,以避免巨大的社會動蕩。他為此上書清廷權臣李鴻章,提出改革建議,但遭到拒絕。孫中山從此放棄這一設想,走上了推翻封建王朝的民主革命道路。

此後,孫中山在廣東領導發動了一係列武裝起義,雖然「驚天地,泣鬼神」,卻並沒有對清王朝的統治構成實際的威脅。然而,隨著孫中山成為了革命黨人的精神領袖,他的社會現代化觀念也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

使清王朝走向覆滅的武昌起義是在孫中山不知情的情形下發動的,行動者的精神動力基本上隻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基於其革命黨人的精神領袖的地位,加上當時復雜的政治形勢,武昌起義後,孫中山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但他並沒有擁有實際的權利。經過多方角力,最後清帝退位,袁世凱上台,孫中山不得不讓出大總統的位子。

盡管袁世凱是清王朝的重臣,並非革命黨人,但對於包括光復會員在內的絕大多數人而言,清帝退位,袁世凱是漢人,且聲明擁護共和,這就意味著達到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目標,完全可以擁護和支持袁世凱。

對於孫中山而言,他沒有足夠的實力基礎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實現其三民主義的目標,但清帝退位,總算實現了其民族主義目標。他認為,隻要袁世凱信守承諾,民主和民生的目標應該是可以逐步實現的。於是,孫中山試圖集中精力致力於經濟建設,改善民生。但袁世凱並沒有履行諾言,而是運用各種手腕,扼殺新生的共和國,妄圖恢復君主專製政治體製。這對於孫中山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於是他號召發動了「二次革命」,繼續為他的共和理想而奮鬥。

《建國方略》描繪的藍圖

由於君主專製政治體製被摧毀,而新的政治體製的理論和現實基礎又沒有建立起來,於是,盡管中華民國名義上成立了,但共和體製根本建立不起來。隨著袁世凱「皇帝夢」的很快破滅和張勳復辟鬧劇的草草收場,中國由此陷入了軍閥混戰的亂局之中,政治更加腐敗黑暗,人民更為痛苦不堪。百折不撓的孫中山依然頑強地追求其理想,試圖維護他當初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此他發起了兩次「護法運動」。但手無寸鐵的他隻能依靠某些軍閥,拉一派打一派,根本不可能實現其遠大的理想目標。

但孫中山並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他在領導革命鬥爭的同時,在理論上也作了深入的思考,撰寫出了《孫文學說》《實業計劃》《民權初步》三部重要著作,後來被合編成《建國方略》。

《孫文學說》以社會進化論為理論依據,探討了中國實現現代化的精神基礎和動力。五四前後,中國思想文化界的絕大多數人認為必須改造中國文化傳統,改造國民性,這是中國學習和超越西方列強的基礎。孫中山也認為,中國傳統的「知易行難」說很不利於中國走向現代化。他指出:中國要取得國民革命的成功,走向現代化,不是「知易行難」,而是「知難行易」;在當時極其嚴峻的形勢下,革命行動才具有決定性意義;革命黨人不是沒有革命理想,不是沒有掌握革命理論,而是缺少將理論付諸實踐的勇氣和犧牲精神;革命之所以陷入低潮,關鍵在於許多革命黨人對革命事業缺乏信心,這正是中國傳統的「知易行難」的觀念在作祟;要取得國民革命的成功,就必須破除這了觀念,切實認識到「知難行易」,樹立起對革命事業的信心,勇於投入革命鬥爭,勇於犧牲。

從邏輯上說,孫中山「知難行易說」未必嚴密,但其實踐價值卻是巨大的。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革命和建設,尤其是當代的改革開放事業,在相當程度上秉承了孫中山的「知難行易說」。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首先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掌握了馬克思主義,同時也是因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決反對教條主義,以百折不撓的革命意誌,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正確的革命道路。當代的改革開放事業之所以取得成功,關鍵就在於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強調大膽試、大膽闖。如果我們一味在一些理論問題上爭論不休,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是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

《實業計劃》是孫中山先生描繪的中國經濟現代化的藍圖。孫中山指出,發展經濟,實現國家的工業化乃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他提出:修建鐵路十萬英裏,公路一百萬英裏;修繕和新開運河,治理好長江、黃河等重要河流;大力建設港口和發展商業貿易;建設公用設施齊全的新興城市;大力開發水力資源(包括修建三峽水利工程);大力發展鋼鐵冶煉業、水泥製造業和其它工業;發展現代農業。他還指出,中國幅員遼闊,必須促進東部、中部和西部的平衡發展,首先必須在北部和中部建造森林,切實解決新疆、內蒙等地的灌溉問題;從人口稠密區移民到人口稀少的東北、新疆、青海、內蒙和西藏地區,既促進邊疆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又有利於鞏固邊防,等等。

孫中山的《實業計劃》規模宏偉,盡管在當時根本不具備進行如此大規模經濟建設的政治環境、經濟條件、人才條件和科學技術基礎。但他描繪的並不是烏托邦。他所描繪的中國經濟現代化藍圖確實成為了中國走向經濟工業化和現代化的航標——比如,「要致富,先修路」成為幾代中國人的共識。新中國經過艱苦的努力,尤其是三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中國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就,徹底改變了貧窮落後的面貌,實現並超越了孫中山的偉大構想。

《民權初步》則是介紹西方民主政治理念的具體運作規則。孫中山認為,隻有以共和製取代君主專製,中華民族才能真正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尊重和維護民權,國家應「為民所有、為民所治、為民所享」。

專製絕不是現代化政治的形式,民眾必須是國家的主人,其權利必須得到充分保障。中國共產黨也始終堅信這一點。她領導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長期鬥爭,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用憲法和法律賦予並保障了人民的國家主人翁地位。當前,在黨中央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國將進一步從製度層面具體落實和保障憲法所賦予人民的各項權利。毫無疑問,孫中山的《民權初步》在今天依然能夠給我們帶來有益的啟迪。

未競事業前景一片光明

盡管孫中山被公認為國民黨的精神領袖,但當時的國民黨內部派係林立、矛盾重重——這實際上是國民黨的先天不足造成的。同盟會即是各種不同的派係組織勉強整合而成,來自不同派係組織的成員實際上並沒有完全一致的信仰和追求,更談不上有嚴密的組織保證了。宋教仁將同盟會和一些資產階級政黨團體組建為國民黨,並沒有解決這一問題。國民黨內部依舊魚目混珠,泥沙俱下,根本無法成為孫中山可以依靠的有效力量。

孫中山認為,辛亥革命後中國之所以沒有走上民主共和的道路,反而走上了軍閥政治的道路,國家因此四分五裂,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主要是因為辛亥革命以後立即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根本無法付諸實踐。他指出:「絕不予革命政府以訓練人民之時間,又絕不予人民以養成自治能力之時間。於是第一流弊,在舊汙未能蕩滌,新治無由進行。第二流弊,在粉飾舊汙,以為新治。第三流弊,在發揚舊汙,壓抑新治。更端言之,第一為民治不能實現。第二為假民治之名,行專製之實。第三則並民治之名而去之也。」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孫中山看到了新的希望,並產生了「以俄為師」的願望。而新興的蘇俄也需要中國,遂大力支持中國的革命。共產國際指導成立了中國共產黨,並與孫中山接觸,鼓勵和支持中國共產黨與孫中山組成革命同盟。孫中山接受蘇俄的建議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為此,他重釋三民主義,改組國民黨,努力使之成為真正能領導國民革命的政黨組織,並決定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合作。更為重要的是,孫中山創辦了黃埔軍校,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裝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全力支持和幫助下,國民革命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必須指出的是,經過幾十年波折和經驗教訓,孫中山深刻地認識到,在中國這個具有悠久君主專製文化傳統的國度裏,要實現政治的現代化,決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必須經過一個逐步培育和發展完善的過程。他並沒有給出具體時間表,而隻是提出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標準。

歷史也並沒有按照孫中山的設想展開。孫中山改組了國民黨,但並不成功。國民黨內部依然派係林立,尤其是在孫中山本人逝世之後,國民黨內部派係公開分裂,甚至兵戎相見,根本無法形成強大的領導能力,無法真正地統一全國。向民眾宣傳三民主義都難以做到,更不用說實行了。

中國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危機,激起了全民的嚴重不滿和反抗。這就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並取得勝利提供了條件和機會。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為理想而前赴後繼,不斷奮鬥,直至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大力向人民群眾宣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思想,動員和領導人民進行大規模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建設,堅決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統一。經過艱苦的努力,中國成為了一個獨立自主,並實現了初步工業化的國家,徹底擺脫了落後挨打的悲慘境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步從計劃經濟體製轉變為市場經濟體製。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製,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國共產黨的實踐是卓有成效的,中國由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變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理想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孫中山先生的夙願,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夙願,也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夙願。中國夢,就是這個民族夙願的生動表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所言:「今天,我們可以告慰孫中山先生的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李伏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