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台商國民待遇是強化「兩岸一家親」

海南博鰲論壇自成立後,就成為國共兩黨以至是海峽兩岸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其重要性雖然不及「國共論壇」和「海峽論壇」,但由於其主要議題是在經貿合作方面,因而可以使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議題,比上述兩個平台更為集中。而以經貿所長,曾任「副總統」的蕭萬長,以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及榮譽董事長的名義,先後十一次台灣台灣方面參與博鰲論壇,並與大陸領導人會面,達成了不少共識以至是成果。

今次「微笑老蕭」又從博鰲論壇帶回了一個好消息。他在「張蕭會」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他曾就台企享受與大陸企業相同待遇問題與大陸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張高麗進行了會談。張高麗在重申大陸對臺灣一貫的立場和政策,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及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勢力的同時,大陸還是要繼續推出各項措施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包括更進一步增進兩岸發展,制定一些新的措施使臺灣民眾到大陸就業、創業、學習、培訓等,目前兩岸已完成相關初步準備工作,待後續調查工作完成相信就可上路。

這個是一個好消息,也是在目前階段,有利於促進兩岸民間經貿交流,將大陸台商在大陸的根留住,阻遏蔡英文「新南向政策」的有力措施。更重要的是,充分體現習近平「兩岸一家親」的指示,凸顯台灣民眾也是中國國民,從感情上將兩岸人民緊密連在一起,因而也是遏制「台獨」分裂主義的有力措施。

蕭萬長向張高麗表示,在目前兩岸關係較為低迷的情況下,臺灣企業界普遍反映大陸各主管部門對於推動兩岸經濟產業合作的態度似有漸趨保守跡象,建議張高麗鼓勵大陸各部委和地方層級政府,繼續擴大和加強與臺灣企業的交流合作。

蕭萬長所反映的情況,確是事實。之所以會如此,主客觀原因都有。主觀原因當然是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及其「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內涵,導致兩岸聯絡及協商機制停擺,也致使某些兩岸經貿交流合作項目受到影響,而大陸一些地方官員出於認識不足,或片面擔心「犯錯誤」,而對推動兩岸經貿合作,協助當地台商的熱情冷卻下來。而在客觀原因方面,由於國際經濟復甦緩慢,新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反對國際貿易自由化致使前景不明朗,而且自從大陸注重可持續發展,尤其是保育環境,及近年勞動者的薪金大幅提高,甚至逼近台灣的水平(這正是有部份台灣青年願到大陸謀職的原因之一),因而台商在大陸經營的成本劇增。再加上大陸的經濟運行進入「新常態」,實行「供給側」改革,及去庫存;而新一屆中共打貪,也使他們以往屢試不爽以賄賂當地地方官員換取經營方便利益之路驟斷。因此,一些台商正在醞釀向外尋求出路。

蔡英文就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推出「新南向政策」的。當然,主要原因是明知自己不承認「九二共識」,將會導致兩岸聯絡及談判機制停擺,認為台灣經濟發展必須減少對大陸的依賴程度。因此,蔡英文就鑽大陸台商經營條件比前困難之機,推動「新南向政策」以煽動他們離開大陸。

但即使如此,大陸的投資經營環境條件仍然要比東南亞國家要好。除了是語言不通之外,基礎建設落後、不少地方政治混亂,先後兩次亞洲金融風暴後東南亞更是出現諸多經濟政治亂象,甚至發生暴力排華商事件,許多台商投資失利血本無歸。因此,台商們還是犹豫不決,這也正是一些台商不願出走的原因。

因此,要反制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就應當及時抓住台商們的此種進退兩難心理。既然此前他們在大陸經商的有利條件逐漸流失,就應當「與時俱進」地推出新的有利條件,讓他們能夠繼續獲得合理的利潤。比如不少台商要求給予國民待遇,可能就是應對當今經營困難的其中一個利好元素,可以與大陸商人同等競爭,比其他外資多一個有利條件。既然同是中國人,港澳商人可以享受部分「國民待遇」,為何台灣商人就不可以?

這也正是具體落實習近平主席「兩岸一家親」,讓台灣商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一個好辦法。盡管他們提出此要求是為了經營利益,但隨著時間久了就習慣成自然了,即使是有「台獨」傾向的台商,享受久了「與大陸商人一樣的待遇」,其情感可能也會潛移默化地改變。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自然而然地產生作為中國人的自家感,進一步固化台商及其周邊人士的「中國人」意識。

有一種說法,兩岸在客觀上仍然處於戰爭狀態,這成為大陸給予台商國民待遇的唯一障礙。理論上確是如此,但在實踐上應當可以實事求是地靈活調適,因為將「敵對狀態」視為給予台商「國民待遇」的唯一障礙,與習近平主席揭櫫的「兩岸一家親」是有矛盾的。——須知,「兩岸一家親」,就是在兩岸尚未結束敵對狀態情況下提出的。

而實際上,向台灣居民簽發卡式台胞證,使得台灣民眾就像已經回歸了的港澳居民一樣,來往兩岸十分方便,就像是走親戚,有利於加強兩岸之間的交流,尤其是年輕人之間的交流。讓台灣居民回家的感覺,感受到尊重,縮短兩岸心理距離以至是「零障礙」,促進兩岸民眾心理契合。由於將台灣居民與港澳居民同樣看待,有利於強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意識。這就已經打破了兩岸仍然處於「敵對狀態」的客觀態勢。

既然在簽發卡式台胞證方面可以不計較兩岸是否已經簽署「結束敵對狀態協議」,那麼,其他各方面的「國民待遇」,如享受如同大陸居民一樣的醫保和學費、獎學金,在旅遊、交通、實習、就業、購房以及諸多社會福利領域的待遇,也與大陸居民相同等。在投資領域,將以往對台商眾多稅收、土地乃至補貼上的優惠政策,轉化為法律規定,以避免隨著政策的調整而流失。也就更沒有必要有所疑慮了。——曾經有人擔心,給台商提供「國民待遇」,就存在著會否誤墮「兩國論」陷阱的疑慮。但既然兩岸都已同時成為「WTO」的成員體,其實就可按照兩岸分別在「WTO」的地位,亦即中國大陸是國家經濟體,台澎金馬經濟體是地方經濟體的位階來處理「國民待遇」的問題,這樣就可以消除「兩國論」的疑慮了。何況,「國民待遇」本來就是一個國際貿易領域的概念,指的是在民事權利方面一個國家給予在其國境內的外國公民和企業與其國內公民、企業同等待遇,而非政治方面的待遇。既然不是政治待遇,也就沒有必要將之扯到「兩國論」方面去。

當然,政治上的某些領域,給予台商「國民待遇」,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不但沒有「兩國論」之虞,相反還能更為凸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那就是,全國以至各級各地的人民政協組織,邀請台商中的代表人物,作其特別邀請的委員,參政議政,尤其是就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提出意見和建議。由於台灣當局已經定性,這種只有提案權和發言權、考察權,沒有投票權和表決權的特邀委員,並不違反《兩岸關係條例》,因而就可充分利用這個機制,進一步強化大陸台商「我是中國人」的心理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