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汶川大地震到九寨溝地震:傷痛中的成長與突破

【中新社成都8月11日電】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蘆山地震、2017年九寨溝地震,短短9年間,3次七級以上強烈地震先後發生在天府之國48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這些災難給人們帶來傷痛,也讓民眾在應對自然災害時更加從容冷靜。對比汶川地震與九寨溝地震,可以看出,9年來,無論是防災減災水平還是民間救援力量,都有了突破與成長。

九寨溝地震與汶川地震無關,但成因相同,都是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的俯衝,造成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導致。

「雖然九寨溝地震破壞程度不大,但保護九寨溝這一世界自然遺產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九寨溝的喀斯特地貌還有許多未解之謎。」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院長柯瑞卿介紹,震級每相差1級,能量相差大約32倍,所以汶川地震釋放的能量大約是九寨溝地震的32倍左右。

柯瑞卿9年前曾跟隨加州大學參與過汶川地震災後評估。「中國政府從汶川地震的救援中吸取了很多經驗。九寨溝地震後,中國在災後救援的組織和協調上有很大進步。」柯瑞卿說,救援是當務之急,救援結束後應第一時間對九寨溝進行科學的災後評估,讓重建工作建立在科學、詳細的數據上。

參與汶川地震、蘆山地震與九寨溝地震三次救援的中國慈善聯合會救災委員會總幹事張炳鉤,用9年時間見證了民間救援力量的成長。

張炳鉤回憶,汶川地震時,民間救援力量沒有統一協調機制,到了一線顯得「散亂」。「地震發生後,教育、環保、戶外運動的社會組織全變成救援隊了,但都只是名頭,沒裝備、沒經驗、沒技術。有些不僅沒起到救援效果,還會給震區添亂。」

2016年6月,中國慈善聯合會救災委員會成立,將民間救援力量與政府力量對接起來,志願者團隊統一聽從安排,分工合作。這樣的模式也運用到此次九寨溝地震的救援中。

除了組織上更加有序外,近年來,民間救援團隊的經驗、技術、裝備、意識都得到很大提升。張炳鉤說,以前不少志願者認為抗震救災僅僅是生命救援,但是現在大多數志願者選擇實實在在地做一些基礎工作,如維持交通秩序、安撫遊客等。

「汶川地震造成這麼大傷痛,我們的民眾卻收不到任何地震預警,我當天就決定從奧地利科學院回國進行預警系統研發。」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回憶,他2008年6月回到四川組建團隊,開始在汶川地震餘震區研發地震預警技術。

從2010年底開始,王暾的研發團隊先後在2萬餘平方公里的汶川餘震區佈設預警試驗網絡。2011年4月25號,他們成功對三次汶川餘震發出預警。

「當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預警系統,能成功預警時,我現在都忘不了那天的開心。」王暾說,那時他們搭建了40個傳感器,且只能通過手機短信進行預警播報。

如今,王暾的團隊在中國搭建了5600餘個傳感器,占中國人口密集的多震區面積的90%,預警手段增加了APP軟件、電視、微信等多種形式。

「剛回來時,許多人都不瞭解地震預警,我還要反復解釋地震預警和地震預報的區別。」王暾說,九寨溝地震時,汶川、理縣居民通過電視臺看到了地震預警,廣元、隴南、漢中等地的學校也通過地震預警系統發出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