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緊鑼密鼓推進「大國夢」

近來,印度很忙:印軍非法越過中印邊界、與巴基斯坦交火頻繁、與東盟國家召開「德里對話」、高調接待緬甸國防軍總司令、與美日聯合軍演……在南亞,印度霸氣外露;向東看,印度動作頻頻;與美日,印度越走越近。這一切背後,印度的「大國夢」不斷閃現。

頻頻動作

最近,印度似乎處於全線忙碌狀態。

在南亞,喀什米爾地區槍聲再起。巴基斯坦軍方7月16日說,印度軍方當天在克什米爾地區巴印實際控制線附近朝巴方一輛軍車開火,造成巴4名士兵墜河溺水身亡。根據巴基斯坦軍方的說法,今年以來,印度在喀什米爾地區巴印實際控制線附近違反停火協辦議已達580次,為歷年之最。

向東看,印度與東盟國家交往頻繁。據香港《東方日報》報導,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7日抵達印度,展開一連8日的訪問。敏昂萊此行將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重點在於防務合作。對於緬甸國防軍總司令的此次訪問,印度方面高規格、高標準、全刀以赴地接待。「作為歡迎緬甸將軍的一個持殊姿態,印度陸軍參謀長拉瓦特7月7日親自趕赴印度東北部城市加雅,在當地官別練學院設宴款待。」《印度斯坦時報》稱,有分析指,這次是印度進一步推其「東進政策」,印方亦已準備加強向緬旬提供軍事援助。

7月4日,印度和東盟國家召開了「德里對話」。這一論壇活動以「東盟-印度關系:為未來25年指明路線」為主題,印度外長斯瓦拉吉在論壇上表示,印度和東盟期待雙方的關係「達到新高度」,建設「決定性夥伴關係」。

而且,作為「東進」政策的另「一大步」,《印度快報》7月8日稱,印度將邀請東盟10國領導人,出席明年1月在印度舉行的共和日遊行和慶典活動。印度共和日是該國3個國慶日之一。印媒稱,2018年的共和日將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如此多的國家領導人做客參與的慶典活動,印度將借此展示軍事實力。

在印度洋,美國及印度海軍以及日本海上自衛隊展開了聯合軍演。據日本放送協會網站報導,此次聯合軍演從7月10日起至17日,在印度南部外海展開,為期一周。美國、印度以及日本3國總共出動了18艘艦船等,實施了應對潛水艇以及戰鬥機等假想攻擊的演習訓練。

印度這樣緊鑼密鼓,忙的究竟是什麼?

步步為營

「一系列動作背後,掩藏不住印度追求大國地位的功與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傅小強說。

在南亞,印度霸氣外露。「印度一向把南亞看作自己的『後院』是容不得外部大國的自身勢力範圍。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印度研究所名譽所長孫士海說,「莫迪政府上臺以來,提出了『周邊第一』的外交政策,尋求進一步將南亞鄰國與印度『捆綁』。印度將域外大國與南亞國家的合作關係看作是與自身的戰略競爭。」

在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上,印度加緊拉攏合作。博小強指出,印度的大國邏輯是南亞大國、亞太大國和世界大國,奉行控制、影響和展現的策略,十分看重東南亞的地緣地位元,不甘心對該地區的影響久居人後。事實上,印度正以東盟為尋求亞太大國地位的突破口。

「20世紀90年代初,印度提出『東看』政策。莫迪政府上臺後,認為這還遠遠不夠,將『東看』改為『東進』,希望印度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更緊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沖中國的影響。」孫士海說。

2014年11月13日總理莫迪參加第9次東亞峰會致辭時,正式提出要將印度的「東看」政策轉變為「東進」政策。

此外,印度與美日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6月,印度總理莫迪還赴美國見了特朗普,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尤其是與特朗普總統重新確認了美印戰略夥伴關係。傅小強指出,隨著全球化推進和國際貿易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國在印度洋有正常的利益訴求,印度無力維持其假定的主導地位,轉而奉行遠交近攻和聯美防華的戰略。

「在南亞,印度試圖對周邊_家加以控制。向東進,印度加強與東南亞各國的交往。同時,印度在戰略上偏向美國,和美國越走越近。印度步步為營,希望平衡中國的影響。」孫士海說。

組建山地打擊軍

印度媒體最近報導,印軍將在2017〜2018財年完成山地打擊軍第二個山地步兵師的組建,這讓似乎漸已塵封的印度山地打擊軍又見天日。

早在2013年,時任印度總理辛格就批准,將用7年時間在中印邊境地區組建一支約9萬人的進攻型山地作戰部隊,定番號為第17山地打擊軍。然而好景不長,2015年4月莫迪政府因財政困難將該部隊員額壓縮至3.5萬人,致使其後建設進度十分遲緩。就在人們認為這個山地打擊軍可能「胎死腹中」的時候,今任初印度又宣稱將為第17山地打擊軍繼續組建約1.5萬人的第72步兵師、並將在2〜3年內能夠全面開始執行任務。

印度陸軍總兵力有近110萬入,下轄13個軍37個作戰師,其中冠以「山地師」的部隊就有12個。這些山地師大部分部署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經過長期駐防,印軍逐漸發現,現有的山地作戰力量存在缺陷。

其一,目前山地作戰部隊最高編制只有師沒有軍,而軍級指揮機構缺乏山地作戰指揮能力。

其二,現有山地師武器裝備老舊,達不到「精銳部隊」的標準。如山地步兵主體裝備仍是以老舊的AK-47自動步槍、M48式76毫米山地牽引式加農炮等為主。儘管20世紀90年代採購了一批博福斯FH-77B式15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並在1999年與巴基斯坦的卡吉爾炮戰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其炮兵火力不足、機動性差等弱點暴露無疑。

由於山地部隊組建時間不長,人員素質及訓練水準跟不上。印軍山地部隊曾到美國進行訓練,美國教官給出的評價是:「印度軍人都天生感覺良好,儘管他們掌握特種山地作戰技巧和戰術,但配合方面相當愚笨,始終自以為是」。在美國進行的訓練中,印度軍人總是操著只有他們自己能懂的英語和教官爭辯。

印軍認為,下一場戰爭爆發在高原山區的概率遠高於平原。近年來,印軍內部「陸軍決勝論」逐漸抬頭,認為在空中力量對決的基礎上,最終解決邊境爭端還得靠陸軍。為此,印度著手建立真正的而非名稱上的山地作戰部隊,力求全面提升高海拔山地作戰能力。

印度陸軍13個軍中,已有3個打擊軍,即第1軍、第2軍和第21軍,全部部署在印巴邊境附近地區。而第17打擊軍以西孟加拉邦的巴納格爾為軍部進行部署,這將是中印邊境地區的首支打擊軍。

與打擊軍對應的集團軍,可稱為防守軍。從其部署來看,北部邊境4個集團軍都側重於區域防守。因此,印軍需要一支機動進攻力量來應對邊境突發情況。印度軍方一名官員毫不避諱地表示,第17山地打擊軍將具備隨時機動能力,增強印中邊境東段戰鬥力。

切切期待

印度的「大國夢」早已深入骨髓,時刻都會閃現在印度的一舉一動中。

印度的確有自己的底氣。據印度《經濟時報》文章,哈佛大學研究中心公佈的研究報告稱,印度可能會取代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預計印度的經濟增速在2015年至2025年之間每年的平均增速會達到7.7%,這將是未來10年間除了烏干達之外,經濟增速最快的經濟休。

此外,印度也在加快國防投入。《印度時報》網站近日發表題為《多戰線局勢趨緊,部隊爭取5年內投入27萬億盧比》的報導稱,武裝部隊爭取在未來5年得到26.84萬億盧比(約合4160億美元)的撥款,從而確保實施必、要的軍事現代化和維護工作,保衛印度不斷擴大的地緣戰略利益。國防部長阿倫•賈伊特利向武裝部隊保證說,隨著印度經濟可以利用的資金越來越多,軍事現代化項目的資本性支出將成為「優先領域」。報導還引用一名消息人士的話說:「部隊希望國防預算能夠逐步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以上。』,

「印度是個崛起中的大國。」孫士海說,「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在放慢,印度的經濟規模則在擴大。印度和中國經濟規模之間的差距在縮小。不過,經濟規模的擴大不代表綜合國力的整體提升。在軍事、教育、衛生等方面,印度和中國還有很大差距。」

印度懷抱大國雄心,不過,前路注定坎坷。有印度學者指出,目前印度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對中美外交缺乏明確戰略。美國外交學者網站近日刊發《印度的選擇:中國還是美國》稱,印度必須有明確的前進戰略,以避免被它無法控制的力量壓倒。文章稱,首先必須承認,儘管印度當前奉行的路線只不過是對現狀作出的「伸展反射’但它正堅定地把印度帶入美國陣營,而這很快將變得無法逆轉。令人擔心的是,這有可能造成災難性的長期後果。

「大國之間注定了有合作也有競爭。接下來,印度周邊局勢將如何發展,關鍵要看印度怎麼做。」孫士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