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中共十九大中國聚焦: 中國經濟外交引發世界地緣政治「良變」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構建開放聯動的經濟框架,倡導包容共贏的發展理念。這些經濟外交方略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提供支撐,並促進世界地緣政治持續「良變」。

世界正處在一個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敘利亞問題、朝鮮半島局勢、巴以衝突……地緣政治因素錯綜複雜、局部動蕩此起彼伏,破壞全球和平基石,損害著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與民生改善。

受訪專家表示,經濟對地緣政治有明顯影響,即一個地區如果經濟較為繁榮、內部經濟合作更為密切,戰爭、動蕩就會相對較少發生。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撰文指出,中國重視通過經濟外交以實現全球治理,更自信、更有力地通過推動大國合作來實現全球協調,從而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全球秩序向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前進。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經濟持續低迷。雖然各國相繼採取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但隨著政策邊際效應遞減,全球經濟仍然難以擺脫「新平庸」的困局。

「經濟復蘇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全球經濟再平衡進程中一些國家出現‘逆全球化’思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亞非發展研究所原所長周曉晶說。

貿易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然而在2011-2016年間,全球貿易增速均低於經濟增速,對世界經濟發展的速度、狀態和趨勢起到負面影響。

全球貿易低迷既是由於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新的貿易壁壘不斷產生,也是過去一段時間世界經濟發展中普惠性、包容性不足所致。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推動引領全球經濟治理變革進程的節奏日益加快,其理念方案得到世界諸多國家認同,促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日趨公平、合理、普惠、均衡。

英國倫敦前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羅思義說,中國的領導力獲國際社會認可,源自其思想戰略順應了世界發展趨勢。

中國提出的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的世界新發展觀,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經濟治理理念,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意涵,均強調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合作共贏。

今年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提出,「要講求效率、注重公平,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

在7月召開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G20)漢堡峰會上,習近平繼續強調,「我們要堅持走開放發展、互利共贏之路」,「我們要攜手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

中國通過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多種合作平臺和機制,積極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2016年,中國擔任G20輪值主席國並舉辦G20杭州峰會,峰會制定《二十國集團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首個多邊投資規則框架《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支持多邊貿易體系。

同時,通過發起成立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中國以實際行動推進全球包容性增長。

「全球治理的中國式智慧,拓展了開放型的世界經濟格局,助推世界經濟政治治理體系不斷完善。」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賈晉京說。

國際經濟治理格局滯後也是全球經濟增長緩慢的一大原因。國際經濟力量對比業已發生深刻演變,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80%。然而全球治理體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夠。

對此,中國積極為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爭取公平的發展,推動在同一目標下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體系中規則制定權和話語權。

例如,近年來中國不斷推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完成份額改革和治理機制改革,努力提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受訪專家強調,中國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其推動全球治理的重要探索,也是其改善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重要途徑。

「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區域各國互聯互通。中國和相關國家一道,加速推進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亞吉鐵路、匈塞鐵路等項目,建設瓜達爾港、比雷埃夫斯港等港口,規劃實施一大批互聯互通項目。

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等經濟走廊為引領,以陸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重大工程為依託,一個複合型的基礎設施網絡正在形成。

全球戰略學者、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顧問帕拉格•康納說,地緣政治的未來,不一定關於邊界戰爭,而是關於如何加強跨境合作、加強經濟資源開發,這就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主旨所在,它有助於實現供需平衡,繼而有助於避免一些因爭奪供應而引起的武力格鬥。

截至今年8月,中國同69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哈薩克斯坦、埃塞俄比亞等30多個國家開展機制化產能合作,一批有影響力的項目逐步落地。

靳諾說,「一帶一路」倡議助推各國實現脫貧致富和文明復興的共同夢想,並推動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該倡議與沿線國家發展戰略對接,為當前世界經濟區域一體化潮流提供了全域性的「上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