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呼之欲出

中共「十九大」選舉產生新一屆的中央委員會之後,昨日舉行的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也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當選兩人總書記的習近平率領其他六位政治局常委會委員,與中外記者會面。與五年前比原定時間延後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相比,昨日只是比預定的十一時四十五分許遲了十五分鐘左右,因而可算是較為順利,沒有發生境外媒體所謂「直到最後一刻仍在激烈爭持」的「情況。

其實,從前日公佈的二百零四人中央委員名單看,當選者基本上是政治忠誠者,而且被譽為「習家軍」的各路大將全部當選,因而應當是能夠準確領悟和踐行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央對最高層人事安排的意圖。因此,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及中央軍委副主席、委員的選舉,應是較為順利,不會有任何意外。

從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委員的排序和個人特質看,已可得知他們的分工大致如下:習近平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李克強是國務院總理;栗戰書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汪洋是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是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趙樂際是中紀委書記;韓正是國務院常務副總理。

這樣的安排,基本上符合著名博主「牛淚」在事前鬧哄哄的「政治局常委大猜測」中,以「逆向解析」的冷靜思維作出的分析:今天中國面臨著極度複雜的內外環境,國內改革、反腐、發展進入「兩個一百年」的攻堅階段,國際上因為美國的管制秩序逐漸解體而有陷入動盪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由更富國家管治經驗、更穩健的官員主導決策,將年輕人在不同崗位上更多歷練,會不會更好一些?

法治是習近平時代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在「十九大」報告中,對全面落實依法治國不斷強調,而人大,在與法治有關的國家制度設計中又居於龍頭位置,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因此,從朱德開始,擔任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大部分人選,歷來有年齡較長、德高望重、人品厚重的特質,這個標準,是唯一標尺。這個候選人,在立法等相關工作上,必須要有一股戰鬥精神,不信邪,不服輸才行!

政協以後是非常重要的部門。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對政協的落墨甚至比人大還多,而且為政協定義了「團結和民主」這兩大主題。習近平經常說「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而且,新時期的政協,不光是要把眼光放到國內,還要把眼光放到香港臺灣,甚至世界範圍。因此,在現有人選中,誰能同時把握好「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具有「商量」意識,用「商量」的方式解決過尖銳矛盾衝突,即瞭解香港(或臺灣),又在這些年大量接觸處理過國際事務,誰就應該是最合適人選。

對中共來說,接下來黨的建設和理論創新工作是重中之重,必須是行家裏手才行!「十九大」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接下來如何在黨建和理論工作上落實這一思想,會是未來五年或十年黨建和理論工作的最關鍵議題。而中國的崛起,也急需由深具理論功底的專才在文宣與理論構建上發力。所以,誰是這個領域的行家裏手,即是馬克思主義大家,又深具中國傳統士大夫文化氣質;即能深刻理解習近平思想,又能將之思想有效落實;即有豐富的政治理論工作經驗,又在為官過程中不為權力所薰染守住初心,誰就是最合適人選,這個崗位可以不需要地方執政經驗。

對腐敗必須要繼續保持殺氣,反腐可能將由一位頗具王岐山這些年冷峻氣質的人來主持。反腐不會停,而且會繼續保持高壓態勢。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將反腐列為極重要、極關鍵的內容,而且將反腐列為吏治的核心內容。因此,誰具有王岐山的冷峻殺氣,誰能深刻理解反腐之於中共長期執政、之於二零二一年、二零三五年、二零四九年三階段目標實現的重要意義,誰這些年在具體工作中對包括選人、用人的吏治有最深刻領悟,誰就會擔當這一職務。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目標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為實現這些目標,習近平還提出了一一系列具體的改革措施,如供給側改革、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等,作為具體抓手。這是非常得力的措施,而上海自貿區這些年的巨大變化,對未來的改革安排更有信心。誰在這些領域有深刻認識,走在了國家經濟建設的前列,誰就有機會出任常務副總理,協助總理在改革開放上落實習近平的經濟建設要求。

全部「貼中」了!

台灣地區政媒兩界似乎是更為關心新一屆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大執位」後的陣容。而在第十八屆中共中央期間,其成員安排是這樣的:組長:習近平(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副組長:俞正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成員: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劉奇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楊晶(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杜青林(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政協副主席),范長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楊潔篪(國務委員),張志軍(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高虎城(商務部部長),耿惠昌(國家安全部部長),孫建國(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秘書長:楊潔篪(兼)。

在上述成員中,除習近平外,只有楊潔篪繼續留在新一屆中央委員會,而且還「升呢」為政治局委員。而其餘的俞正聲、王岐山、楊晶、杜青林、范長龍、張志軍、耿惠昌、孫建國等人,則退出了中央委員序列。劉奇葆雖然仍然當選中央委員,但卻未能連任連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因而估計將會離開中央宣傳部,前往全國人大或全國政協任職。因而,他們在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的功能職務,也就完結。就此而言,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大換班」的幅度之大,幾乎達到百分之八十五。

如果新一屆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仍然是以上述功能職務構成,與之相對應的具體人士,可能就是:組長:習近平;副組長:汪洋。成員:趙樂際,黃坤明(中央宣傳部長),楊潔篪(國務委員或可能升任副總理),孫春蘭(中央統戰部長),許其亮(中央軍委副主席),王毅(可能升任分管外事的國務委員),劉結一(中台辦/國台辦主任),鍾山(商務部長),陳文清(國家安全部長),還有一位解放軍將領。而秘書長則可能是由王毅兼任。

儘管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大換班」,但由於組長仍是習近平,而且對台工作方略已在「十九大」報告中確定下來,因而對台工作不會發生「跳針」式的大變化。不過,也不排除將會根據形勢的發展及工作的需要,適當調整或增加一些功能性的成員。實際上,二零零零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台海形勢緊張,中共中央決定新增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加入領導小組,同時熊光楷推薦解放軍現役少將王在希出任國台辦副主任。二零零八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原本緊張的兩岸關係大為緩和,中共中央決定新增商務部長加入小組,顯示兩岸經貿交流將成為當前中共對台工作的主旋律之一。今後是否也將會進行類似的調整,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