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偉大實踐讓西方預言破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隨著中國崛起,世界各國越來越關注中國發展趨勢和中國對世界的影響。這就產生多種爭論和預測,在眾多西方預言中,中國始終面對國際輿論三種基本論調:「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中國門羅主義」。國外各界對中國的看法充滿偏見,對中國的猜測不斷、預言不斷。儘管我們已經比較習慣和適應別人的「說三道四」,但是進入新時代強起來的中國,必須站在國家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高度,為了促進人類文明進步和傳承,在各種國際交流場合上爭得主動權和話語權,「擺事實,講道理」。事實勝於雄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向世界表明,西方國家帶有政治偏見的預言已經破產,拒絕接受中國、企圖阻止或遏制中國的計劃終將成為泡影。

歷史性成就擊破「崩潰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引起世界廣泛關注。一些人對此進行了別有用心的解讀。例如美國學者彼得•馬蒂斯在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發表題為《世界末日,為中國的崩潰做好準備》的文章,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2013年曾說中國「將要撞上自己的長城」。這與十幾年前美籍華人章家敦所著的《中國即將崩潰》如出一轍。實際上,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就一直伴隨著類似的論調。當中國經濟增長率從10%左右降至7%左右,再次冒出「中國崩潰論」等奇談怪論,不只反映了西方意識形態的偏見,也反映了許多西方認識與理論的局限性。

中國五年來的實踐,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面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國家實力發生了新的歷史性變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面對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局部衝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的外部環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受嚴峻考驗,越走越穩,越走越好,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與創造力,孕育形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強起來新時代。「中國崩潰論」等西方屢次看低中國的言論已經成了國際笑話。

分享紅利化解「威脅論」

中國崛起對世界各國意味著什麼?隨著中國在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中佔據重要位置,又出現了「中國威脅論」的聲音,即中國的崛起將威脅鄰國和其他國家。然而,實踐證明,中國不是獨善其身的「專車」,而是世界發展的「順風車」,是人類進步的「快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對世界減貧貢獻達到1/4以上。中國經濟紅利遍佈全球,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成為世界上約130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一帶一路」建設成效顯著,對最不發達的國家,奉行「先予之、後取之,多予之、少取之」的方針政策,援助並幫助其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在更大範圍內積極參與全球事務,主動提供全球性公共產品;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大幅下降,碳排放從高增長到低增長進而負增長,創新綠色發展模式,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重要貢獻者。中國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朋友圈」遍佈世界各地。中國與世界主要大國的雙邊關係,已經從利益相關者升級為利益攸關者,強起來的中國繼續向世界全面開放,使世界受益更多。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發展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中國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世界各國利益相關度不斷向縱深發展,中國強起來使世界共同受益。所謂「中國威脅論」,不過是西方「老師」阻止或者遏制中國這位東方「學生」奮進的幌子。現實是「學生」已經找到了超越「老師」的方法,而「老師」還不自知,仍不自省。

共贏理念取代「門羅主義」

「門羅主義」是美國霸權主義的早期雛形,其本質就是通過排他劃定勢力範圍。「門羅主義」後來又進一步演化為霸權主義、單邊主義。美國學者福斯特指出:「控制西半球——這就是美國制定『門羅主義』背後的動力。」正是基於美國崛起的歷史,西方想當然地認為中國將採取自身的「門羅主義」,甚至美國輿論試圖影響歐洲,宣稱美國霸權將被中國霸權取代,製造世界陷入衝突和不穩定的預言假像。然而「門羅主義」已經產生了近200年,用這種老舊觀點去揣測中國對外發展戰略,把中國當做「國際體系的挑戰者」,不僅十分落伍,而且極度缺乏思考,只能將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引入歧途。現在的中國不是200年前的美國,中國絕不會走國家利益至上的美國崛起之路。

以中國與東盟關係為例,有人預測崛起的中國會和東盟國家發生衝突。但中國始終保持與東盟國家發展經貿關係,東盟國家不僅沒有對中國特別恐懼,而且採取順應中國經濟發展的政策,不斷強化同中國的經貿往來,這不僅打破了這種西方預言,更取得了中國東盟雙邊關係上的歷史性進步。這正是源於中國奉行的「共贏主義」理念,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倡導國際關係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中國主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贏主義」,超越「西方中心論」「強權中心論」。中國是開拓者,開闢了人類現代文明新的強國崛起之路。

從根本上講,美國主導下的國際關係邏輯仍然是零和博弈。中國「共贏主義」正在開拓一條「非零和博弈」的國際關係道路。「非友即敵」「非合作即對抗」「非得即失」等等觀念已經越來越不合時宜,謀求國家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更具包容性和更具遠見的戰略思維,角色定位既要有利於國家利益的實現,也要具有適當的彈性,為各國家間的戰略博弈提供條件。

西方預言的破產,不僅是西方國家政治偏見的必然結果,也反映了西方主流學者對中國國情缺乏深入瞭解,對中國制度缺少基本耐心,對中國優秀文化缺少基本包容。誠如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所言,如果你以美國的中國研究專家預言北京的能力,來作為評價我們貢獻的標準,那我們的記錄很差。我們常常犯錯誤,不僅源於可利用的資料有限,而且源於幼稚、把學科框架強加給遠為複雜的現實,這都是導致我們犯錯誤的原因。

對人類文明而言,中國趕超美國不僅是由於中國人民的偉大創新,還是人類文明與現代智慧的共同結晶。黨的十九大報告總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四條基本方略,對佔全球人口80%以上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是雪中送炭。這不僅是對中國未來中長期發展的部署,更是實現人類共同富裕、共同強大的中國方案,進一步明確了我國乃至世界進入新時代的形勢任務、目標原則、路徑手段、戰略策略、體制機制。中國的創意正在變為全球性的知識和想法。

(胡鞍鋼、王洪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