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也是澳門零售業界的必然之路 王希富

全球「剁手黨」們一天鏖戰,又創造了一個新的紀錄。11月11日24點,2017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成交額超1682億元。全球消費者通過支付寶完成的支付總筆數達到14.8億筆,比去年增長41%。相當於在「雙11」這一天,平均每個中國人在支付寶上完成超過1筆支付。

11月11日零點剛過,各大電商的交易額就一路狂奔。零點之後僅過了3分01秒,天貓「雙11」成交額已超100億元人民幣,去年「雙11」成交額達到100億元,用了6分58秒。

2016年,天貓「雙11」成交額1207億元,這一數字昨天僅用13個小時就被突破。

除了天貓,京東在11月11日24點後也宣佈,從11月1日到12日,京東11.11全球好物節累計下單金額已超過1271億元。

電商支付處理能力和物流配送能力的提升為今年成交額的爆炸式增長提供了保障。開場5分22秒,新的支付峰值達25.6萬筆/秒,刷新全球紀錄。同時誕生的還有資料庫處理峰值,4200萬次/秒。

零點剛過12分鐘,第一個訂單便完成簽收。11月11日24點,2017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全天物流訂單8.12億。京東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當天的訂單已有85%實現當日出庫。

今年,有越來越多的全球消費者參與了中國的購物狂歡。截至11月11日24點,全球225個國家和地區的「剁手黨」加入2017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

阿裏巴巴CEO張勇表示:「這個背後,體現了中國商業的進步,也體現了中國消費升級的需求,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巨大的變化。」

正如張勇所言,這除了是中國消費升級和人們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也是中國商業的進步。而所謂的商業進步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新零售」的崛起。天貓、京東、網易考拉等各大電商平臺的交易額普遍迅速攀升。在專家看來,隨著各大電商平臺積極佈局新零售,此次「雙十一」將集中檢驗各家對零售生態佈局的成效,成為對新零售模式的一次模擬考試。據新華社報道,從歷年「雙十一」的交易數據來看,經過前兩年的爆發性增長過後,增速逐漸放緩進入穩步發展階段,京東、蘇寧、國美等平臺「雙十一」的市場份額近兩年在不斷提高。

今年的「雙十一」和往年有所不同。往年「雙十一」,儘管或多或少有「新零售」的元素存在,但社會各界關注更多的是品牌商家又聯手創造了多少銷量。隨著阿裏投建的眾多新零售試驗田初見成效,以及越來越多品牌商家參與到新零售嘗試中,這些項目今年將在「雙十一」中貢獻價值。

縱觀阿裏近期的市場佈局,可以看出,阿裏正在構建屬於自己的生態閉環。除了天貓超市,還結合了盒馬鮮生、蘇寧、銀泰、易果生鮮等多方面品牌合作夥伴的資源,不僅打通了阿裏系零售資源的線上線下管道,在末端配送上也實現了安鮮達與菜鳥的數據連通,這些內容也都成為今年天貓「雙十一」的新玩法和亮點所在。

京東今年則提出了「無界零售」概念。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馬松表示,線上線下融合、無人店亮相……無界零售讓這個「雙十一」擴展到前所未有的豐富場景中,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生物識別、物聯網為代表的核心技術則在背後驅動整個零售系統的資金、商品和資訊流動不斷優化。消費場景創新將讓消費者體驗到無處不在的購物體驗。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新零售的試水,對今年的「雙十一」有著非同尋常意義。往常的電商促銷活動多是由電商平臺和商家自上而下推動,目的在於強化用戶體驗。但在當前情況下,隨著電商拓展線下舉措變得常態化,線上線下聯手促銷目的更多在於收集消費數據,從而幫助商家對產品細化定位,尋找市場需求點進行精準營銷,把握核心目標用戶。

隨著新零售、無界零售等新模式的推進,電商平臺正以前所未有的積極性擁抱線下管道。對於積極擁抱零售生態變革的線下管道來說,「雙十一」成為一次新的機會。電商平臺已經擁有豐富的線下管道資源,使其可以整合利用多種管道,打造新型零售生態。

線上線下融合,用「黑科技」支撐新的零售生態,已經成為各家必選。上海國美總經理王炎稱,「雙十一」經過多年發展,消費者愈發理性,重新煥發活力的實體門店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步入其中。此次「雙十一」活動期間,上海國美也依託新零售戰略核心優勢,通過新場景改造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購物體驗,有序引導理性消費。

「‘雙十一’不再僅是線上零售狂歡,而是零售生態的狂歡。這將是對各電商平臺構建新的零售生態能力的一次檢驗。」國際數據公司分析師陳舒歆認為,電商平臺一直被視作零售業數字化轉型的引領者,在激烈競爭下,這些電商平臺正在進行「數字化再轉型」,以推動業務轉型進入新階段。

就在國內,甚至是全球零售業都在被中國影響,迎接「新零售」到來的時刻。澳門的零售業界又如何呢?統計局資料顯示,一六年有營運的批發及零售店舖/攤檔共14,465間,按年增加460間。在職員工增6.7%至68,292人,僱員佔82.1%。批發及零售業在一六年收益為1,109.1億元,按年升1.8%;在員工支出(+12%)及經營費用(+14.4%)增加的帶動下,支出按年增1.4%至1,009.5億元,購貨及傭金支出(-2.3%)則下跌。行業盈利95.4億元,按年跌12.2%;反映行業對經濟貢獻的增加值總額減1.5%至190.8億元。由於場所普遍減少購入固定資產,固定資本形成總額降15.1%至25.5億元。

批發業店舖5,021家,按年增加106家。行業收益升19.5%至411.2億元,當中「燃料批發」(88.3億元)、「電器、藥物和衛生用品等其他消費品批發」(86.6億元)及「機器設備批發」(70.5億元)的收益分別增112.6%、31.3%及21.3%;「糧食批發」(110.9億元)的收益則降11.2%;行業支出為378億元,增17.8%。盈利按年升21.1%至35.2億元,增加值總額升16.2%至62.2億元,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為6億元。

零售業店舖有6,807家,按年增加318家。受經濟調整影響,內部需求轉弱,加上旅客減少購買奢侈消費品,一六年零售收益較上一年減4.3%至632.3億元。「鐘錶金飾」(141.1億元)和「家庭電器」(20.3億元)收益分別跌3.9%及63.5%,「百貨零售」(94.5億元)微跌0.1%;另一方面,「成人服裝」(98.2億元)、「皮革產品」(67.1億元)和「化妝品及衛生用品」(28.6億元)的零售收益分別升17.6%、10.1%及21.3%,「超級市場」(50.3億元)收益微升1%。行業支出573.6億元,按年減4.7%,其中購貨及傭金支出(379.5億元)減12.4%,經營費用(131.6億元)和員工支出(62.5億元)則分別升15.7%和14%。盈利按年降23.1%至54.7億元,增加值總額117.2億元,減6.9%;零售業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按年跌40.4%至19.2億元。

車輛及車用燃料銷售店舖有995家,按年增加10家。行業收益按年跌25.4%至50.3億元;受車輛稅調整及用車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機動車貿易」收益顯著跌42.1%至23.3億元,「車用燃料零售」收益則升13.4%至14.9億元。行業支出因購貨減少而跌23.3%至44.9億元。盈利大減41.6%至3.2億元,主要是「機動車貿易」(3,770萬)盈利大跌84.5%所致;增加值總額亦按年跌19.3%至8.6億元。

攤檔方面,街市攤檔及固定街檔共1,642檔。全年收益15.3億元,支出13億元,按年分別減12.8%及11.1%。盈利2.3億元,按年跌21.2%;增加值總額減23.1%至2.8億元。

不僅是跌跌不休。而且就總額來看,全年也才收益1,109.1億元,行業盈利95.4億元。相比較僅僅天貓一天的1682億元營收。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但澳門其實也不需要妄自菲薄,畢竟有著市場地域等方面的差異。而且從行業發展趨勢來講「新零售」也是才崛起,澳門仍有迎頭趕上,甚至是彎道超車的機會。

而且,就在今年的6月份「澳門創業菁英走進阿裏騰訊」活動在深圳舉行,有來自澳門民建聯和澳門城市大學等多個社團及澳門各行業代表參與,並在團長——澳門城市大學校董、民眾建澳聯盟副主席曾志龍的帶領下,參觀了深圳灣的阿裏P2神鯨空間、田面的設計之都等地。並與阿裏CEO張勇交流和學習新零售應該怎麼做。此外,澳門也已經有從事零售業的人士在進行著有關新零售的嘗試,特比是第一步基礎線上平臺的搭建。

那麼,話說回來,新零售又究竟是什麼呢?

首先,新零售以用戶體驗為中心,關注了人的真正需求,更懂人的經營之道。不僅僅是關注消費者的需求,也關注內部員工的發展和需求,同樣以更包容更積極的態度面對其他的商業合作者,能真正做到「和氣生財」。

淘寶之所以能活躍到現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他始終關注小而優的個體商家,組織各種免費報名的活動和政策,又有一件代發的分銷系統,這樣中小型個體戶可以一直持續的生存,同時淘寶平臺收集每一位用戶的購物流覽習慣,把購物需求做了分類,每個用戶在平臺上都能夠根據每日更新的推薦商品找到自己心儀的物品,進一步刺激了用戶的需求,因此成功的開發了用戶的荷包。所以有了我們口中「萬能的淘寶」,他把自己的定位做成了搜索引擎般的存在,讓人不得不膜拜他的經營模式,賺的盆缽滿滿,其真正的做到了「和氣生財」,「既成就了他人,又成就了自己」。

再列舉一個京東的例子,京東能一步步做大,靠的是什麼?

劉強東總結了四個關鍵的要素。

第一,京東擁有自己的資訊系統。所有的系統軟體都是自主研發,而不是簡單的照搬照套,花大價錢購買不知道利弊的別人開發好的代碼,從而掌握了主動權,控制了成本和風險。

第二,產品管道。劉強東的主張是「把百分之九十九的產品撤掉,只留下百分之一有競爭力的產品」。這樣就做到「少而精」,更好的降低了庫存,節約了成本。

第三,先進的物流配送系統。劉強東要做到「創東方第一支類似亞馬遜的倉儲體系,外加一只UPS般的物流配送隊伍」。

第四,用戶體驗。京東時刻保持憂患意識,杜絕一切假貨爛貨,以良好的用戶體驗為先,時刻監督產品品質的把關,維持價格的穩定,以及良好的售後服務,正是如此,一步步抓住了消費者的心,從而占得了市場的先機。

這樣成功的例子近幾年層出不窮,說明了什麼?只能說明不論任何商業做到極致,都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

實體零售+電商,不等於新零售;傳統百貨+生活服務,也不一定是新零售。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才能誕生真的地道的新零售。傳統零售想要真正的走出商業困局,一定要追根溯源,不僅僅是方法和術的層面,一定要關注「人」的需求,要上升到經營哲學的層面,才有可能完成業態的創新和轉變。要創新,一定要轉變傳統零售的經營思路,不僅僅關注企業效率,一定要兼顧用戶體驗才能突出重圍。

「新零售」是一個絕妙的概念,也是未來商業歷史必然的發展趨勢,而要真正做到實現它,必須擁有踏實強有力的戰略思想做支撐,必須經過技術與商業理念的反復融合,而不能單純的套用所謂的「模式」。而這樣的技術又不僅僅限於互聯網、資訊應用、經營管理、公共關係或行銷傳播,而是多元化技術與知識的嫁接與融合,以人文因素為主導,具有時代感、文化背景、社會元素的全新商業理念。與其說是「新零售」,不如說他代表著一種因地制宜的創新,一種商業戰略的進化。當然,任何創新都需要成本,這樣的前提致使很多企業難以達到模式化「新零售」的基礎硬體。

而這一系列的硬體,就包括全新的移動互聯網路支撐,全新的交易系統,數據管理系統,全新的組織結構,創新的物流配送服務以及商品採購體系,全新的結算方式,支付平臺等做支撐。

除了硬體之外,這些企業還需具備與「新零售」要求相匹配的全新思想體系。如以人為本,與時俱進,人才培養,企業管理,團隊協作意識,緊急情況預案等。

這些都是邁向新零售之路所需必備的戰略支撐。因此,新零售之路漫漫,中小企業發展探索之路任重而道遠。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握時機,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驕不躁的走好每一步,全面開發企業自主能力和機遇把握能力。

其實,諸如澳門零售業界所遭遇的問題,在國內也是存在。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雲峰在贏商網北京站舉辦的《每週下午茶》沙龍上指出,「傳統零售行業面臨著內憂外患,亟待從業者解決」。與此同時,傳統零售業正面臨著不少嚴峻問題。

首先,傳統零售業本身受到以購物中心為首的新興業態的排擠。如今的超級購物中心既能夠以人為本,創造出舒適而不乏空間感的購物環境,又能夠滿足到消費者的人性化需求。一站式的周到服務,能充分滿足消費者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的需求,所以單純傳統的零售業的事實競爭能力遠遠不及購物中心。

第二,傳統零售業同質化和同行業之間的惡性競爭。同類商品的惡性價格戰對整體行業的發展十分不利,僅僅是保持著低價格,卻忽視了服務的傳統零售業,無法面對來自其他業態和商圈的挑戰。

第三,傳統市場過於保守和傳統,沒有新意和熱點。百貨類永遠不變的商品陳設和分類已遠遠不能勾起消費者的關注,滿足消費者的內心需求。

第四,傳統零售業受到了來自電商的顛覆性衝擊。現在的年輕消費群體都對網路駕輕就熟,做事講究效率,而電商們不僅能提供詳盡的商品說明,售後服務諮詢,並且送貨上門,既提高了滿意度又能兼顧效率。而傳統百貨只管銷售,售後退貨還經常要看售貨員的臉色,已遠遠不能被注重服務的龐大的年輕消費者群所接受。

第五,整個傳統零售業都受到了人力、租金成本上漲的困擾,銷售業績不斷下滑。包括連鎖百強在內,整個傳統零售業的營業額在不斷增加,但利潤一直在減少,鞋服類最為明顯,為了減少成本開支,如今市面上已很難看到價格低廉質地又好的服裝和鞋類了,取而代之的網購更能以低廉的價格、良心的品質更能贏得消費者的偏愛。

第六,如今新興的零售業態中,專業店、便利店發展來勢洶洶。那麼你可能會好奇,他們的生意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在一個零售公司的大數據裏,把銷售頻率最高排名前百分之五的商品提出來,統統放在一個店裏面,這就是他們的生存模式。因此,這樣的形式更能對消費者的胃口,滿足消費者真正實際的需求。

第七,越來越多的快時尚品牌興起,以名創優品,優衣庫,H&M等為例,他們本著流行,時尚,種類繁多以及物美價廉為賣點,受到了廣大消費群體的追捧,逐漸取代了傳統百貨的霸主地位,這就是新零售的發展趨勢。

而上述的這些嚴峻問題,幾乎都是本澳的零售業界所面臨的,新零售就是對這些問題的較為完美的解決。因此,澳門新零售的發展也就是澳門業界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