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歷史教科書爭議的本質及其影響

臺灣歷史教科書爭議並非單純的歷史教育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爭議雖然部分基於歷史事實的敍述,但大部分焦點集中於歷史解釋,而歷史解釋又涉及「統獨」之爭,因此本質上是「一個中國」與「台獨」兩種歷史觀的對立與衝突,分歧的焦點在於意圖把臺灣帶向何處。歷史教育會影響國民的身份、思想和行動,「去中國化」的歷史教育,二十年下來已累積可觀的破壞性能量,從「太陽花運動」和「反課綱微調運動」參與學生身上可見一斑。蔡英文當局廢止課綱微調,意味著臺灣青少年將繼續浸潤在「台獨」歷史意識教育下遠離「中國」,島內「台獨」社會基礎會得到進一步擴展,兩岸之間「台獨」與「反台獨」的較量將更激烈,也更複雜。

在近二十年的臺灣,如何敍述和詮釋近代歷史、如何編纂歷史教科書,不斷引起爭議和衝突。最近的事例乃是,2012年馬當局通過「民眾意見書」及加入新的教科書審定委員的方式,著手調整高中課綱中的部分用語,如歷史課本將「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將抗戰勝利後「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等。微調課綱引來綠營強烈反對,民進黨支持一些學生以「馬政府沒有公佈微調課綱會議的發言紀錄及成員名單,是黑箱作業」為由發起「反課綱運動」,迫使國民黨政府改為新舊課綱並行。去年5月蔡英文上臺後,台灣教育主管部門新任負責人潘文忠在上任第二天即宣佈廢止國民黨政府於2014年通過的微調課綱。

馬英九政府緣何要調整課綱?民進黨又為何反對?兩者之間僅僅只是遣詞用字的分歧嗎?如果不是,背後潛藏著怎樣的意涵?事實上,從歷史教科書和歷史教育的意義和價值著手,我們可以探測到兩者分歧的真正內涵所在。

歷史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使學習者獲得豐富的歷史知識,並培養人與時間、人與空間緊密聯結的歷史意識。什麼是歷史意識?簡言之,歷史意識就是對「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將去向哪里」這一問題的回答。由於歷史意識總是以被詮釋的方式出現,所以首先涉及的是人們的認知和詮釋活動。人們在詮釋歷史時,總是要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歷史態度和歷史意識,即歷史觀。如何認定過去,決定了如何面對未來。因此,歷史觀並不僅是如何看歷史,更是如何看未來。

在一個教育普及的社會中,教科書是形塑學生成為新生代國民與文化傳統繼承者等角色的重要媒介,歷史教科書在這方面的作用尤其顯著。歷史教科書是一般國民普遍歷史觀的重要來源,通過政府審定和由政府頒行的教科書,是一個國家向其人民宣示其統治正當性的重要工具。因此,歷史教科書並非象牙塔里老學究的文章,它除了追求事實,更要陳述一個國家的來龍去脈,總是要直接反映官方的主流意識形態,起到鑒古通今、咨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也因此往往成為政治與文化衝突的一個核心。那麼,在這場爭議中,馬英九政府微調課綱反映了怎樣的歷史意識?民進黨試圖維護的又是怎樣的歷史意識?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雖然台灣地區曾經遭遇殖民統治,臺灣同胞也有著與中國其他地區民眾不盡相同的歷史記憶如悲情意識等,但這些都從未改變臺灣屬於中國、臺灣同胞屬於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歷史和現實。自日本戰敗、臺灣重新回歸中國後,兩蔣時期臺灣的歷史教學和歷史教科書長久以來所塑造的是大中國歷史意識。臺灣從1945到1983年的教科書課程標準,都是以「我國」稱呼「中國」,國象立場的主體性可謂旗幟鮮明。然而,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起,李登輝與民進黨逐漸合流,開始重新詮釋臺灣的歷史,試圖以臺灣受殖民的歷史為參照點,重新建構起一種遠離「中國」、走向「台獨」終點的歷史意識。李登輝和陳水扁時期通過大幅修訂中小學課綱、肆意篡改歷史教科書的結構、用詞與內容等手段,大肆推行「去中國化」的歷史教育。由此,南京大屠殺被從歷史課本上抹去,「抗戰勝利」變成了「終戰」,「日據時期」變成了「日治」,陳水扁在位時還推動過一個「教科書不當用詞檢核計畫」,列出5000多個「不當」詞,結果,國劇改成「中國京劇」、國畫改為「中國水墨畫」。更為嚴重的是,歷史課綱在結構上按照「同心圓理論」來編排課程,將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並列,形塑「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架構和概念,從而不斷向青少年灌輸「臺灣不屬於中國」的「台獨」史觀。

馬英九上臺後,在島內諸多有識之士的呼籲下,面對這一大是大非的問題,終於在第二任期內決定著手修改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滲透在課綱中的「去中國化」和歌頌日本殖民歷史的錯誤史觀。例如,把「中國」改為「中國大陸」;把「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接收臺灣」改為「光復台灣」;把_「日本帝國大東亞共榮圈的構想」改為「日本帝國大東亞共榮圈的侵略構想」;對慰安婦的描述增加「被迫」二字等。

事實上,每個國家的教科書若要回到合理性與正當性,都會以其「憲法」作為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主張「中華民國」之領土涵蓋大陸與臺灣,因此,談本國史一定要從中國的五千年歷史談起,中國史自然是本國史。但是,民進黨主張「台獨」,為了塑造臺灣的主體意識,構建臺灣自己的歷史,需要把「臺灣史」從「中國史」中分割出來,從而隔絕臺灣與大陸的關係。而且,歷史事件的陳述,使用怎樣的「辭彙」表達,都涉及到「主體性」或「立場」問題。因此,究竟應該表述為「日據」還是「日治」?中國史是本國史還是外國史?這些爭議所呈現出的並非僅僅遣詞用句的差異,更是蘊含著兩種歷史意識的対立。顯然,馬英九政府微調課綱本質上體現了「一個中國」立場,是對陳水扁時期在教育領域「去中國化」行為的撥亂反正;民進黨反對課綱微調,則是要繼續「去中國化」,想維持李扁時期的「兩國論」或「一邊一國」的「台獨」歷史意識。國民黨與民進黨在歷史教科書上的爭議實質上就是兩種歷史觀的對立與衝突,分歧的焦點則在於把臺灣帶向何處。

「培養新一代青少年具有什麼樣的歷史意識與歷史觀念」的問題關係到國家民族的命運。一位史家曾g,在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度裏,誰提供記憶、塑造概念、詮釋過去,誰就贏得了未來。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際遇,臺灣地區曾經遭遇了相較於中國其他地區更為複雜的經歷,特別是曾幾度遭受外國侵略和殖民統治,如何看待歷史自然成為政治勢力的必爭之地。

人們如何構建和敍述過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當下的理念、利益和期待。記憶是社會中不同人群爭奪的對象,也是他們之間權力關係的指標。歷史教科書編寫反映了政府、學者對歷史資源與歷史知識產生的態度,也是溝通政府、學界與民眾的橋樑。那麼,是誰決定了歷史教科書的書寫與講授?這個「話語霸權」的背後是強大的政治社會,它決定了歷史教科書的形式與內涵。因此,歷史教科書作為意識形態的重要領域,其爭議直接反映了當代臺灣的政治走向,諸如「臺灣歷史教科書編審遭意識形態介入」之類的說法只是揭露了當時的政治現實而已。

自臺灣啟動政治自由化和民主化進程以來,「台獨」逐漸成為部分政治勢力的明確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除了在實際的選舉行動中極力爭奪外,「台獨」勢力更著重從政治、歷史和文化等領域展開了對既有象徵符號、文化特性以及歷史意識的解構。從李登輝開始,事關國民意識的歷史教育實際上一直掌握在分離主義者和「台獨」分子手上。臺灣佛光大學謝大寧教授指出:「推動教改以來,教科書早已經被有心人士悄悄地操弄成改變青年意識形態的工具。這些年來,通過李登輝時期的緩步改變,到扁當局時期杜正勝的高調操作,一場我稱之為『國族建構工程』的意識改造,已經成功地改變了年輕人對臺灣整體的看法。陳水扁在政治上推動『一邊一國』,結果是推車撞壁,可是我們的教科書早已成為一邊一國。」

「去中國化」的歷史教育,二十年下來已累積可觀的破壞性能量,這從「太陽花運動」學生和「反課綱微調」學生身上可以看到。它以漸進和隱蔽的方式改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現狀,深深影響著當代臺灣青少年的社會歷史記憶以及他們的社會認同。不久前媒體發佈民調,認為自己是臺灣人的比例從20年前的4成4攀升到7成3的高點,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者、認為自己同時是臺灣人與中國人者,各僅占一成。可以說,正是學習了「去中國化」的歷史教科書,才造成現在30歲以下人的認知就是兩岸「一邊一國」,蔡英文更據此聲稱「台獨是(島內)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臺灣學者石之瑜指出,蔡英文這一說法反映了臺灣社會這幾年圍繞「反中」立場而形成的政治霸權,以及基於這個霸權所帶來的社會衝突乃至政治迫害。今天,「反中」的聲音在年輕世代中很安全,但如果「親中」,就會引同儕側目與排擠。

但更為嚴重的後果是,它在臺灣社會和民眾心中造成客觀現實與主觀想像之間的巨大衝突,人為製造了臺灣民意在兩岸關係方面的內部張力。

由於官方通過各種政治社會化過程所建構的邊界及其影響是相對持久的,馬英九上臺執政後,雖然極大地改善了兩岸關係,但很難對李、扁20年執政的「國家改造」加以改變,其「不統、不獨、不武」的消極政策自然也無法改變臺灣人民的政治認同。然而,在臺灣島內各主要政黨或主張「中華民國在台灣」或宣稱「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年輕世代以臺灣”國民」為主觀想像的同時,客觀現實卻是世界絕大部分主權國家不承認「中華民國」或臺灣是「主權國家」。國際法學者詹姆斯•克洛福(James Crawford)在其著作《國際法下國家的成立》中討論臺灣法律地位時更是明確指出,雖然臺灣政府在1990年初大幅修改「憲法」,而且漸漸調整過去對臺灣法律地位的主張,但這些行為與言論,都不足以改變臺灣屬於中國領土的法律地位。臺灣是一個處於內戰狀態之下的「地方性事實政府」迄今仍然沒有改變。

於是,一種主客觀背離的現象呈現在眾人面前。一方面,誠如李光耀在他的新書《李光耀觀天下》中所言,臺灣與大陸的重新統一是時間的問題,臺灣的國際命運早在1943年開羅會議上就被確定,「台獨」已不可能;另一方面,「反中」成為臺灣政壇唯一正確的政治立場,臺灣社會被「恐中」「仇中」的情緒所籠罩。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李光耀先生所說的那樣,「李登輝當『總統』時,他發起臺灣化的進程,強調該島脫離中國。但是這不會改變最終統一的結果,這樣做只能使臺灣人民在重新統一實際發生時更加痛苦」。

僅就當前而言,蔡英文當局雖然一再強調「維持現狀」,表態遵守「中華民國憲法」,但與此同時,任命有深綠意識形態的「文化部長」「教育部長」和「大法官」,民進黨以人數優勢在「立法院」強勢決議全面暫緩課綱微調,一度想要廢除孫中山遺像等等,顯示其謀求「台獨」的步伐仍在進一步加速。在這種局面下,浸潤在「台獨」歷史意識教育下的臺灣年輕人會繼續遠離「中國」,島內「台獨」社會基礎會得到進一步擴展,兩岸之間「台獨」與「反台獨」的較量將更激烈,也更複雜。

(郭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