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付巨災將設恆常部門

【本報訊】立法會昨日繼續辯論行政法務範疇施政,議員關注災難處理、災後救援。政府表示,將設恆常部門應變重大災害。

災難處理、災後救援

議員胡祖杰提到,建構智慧城市旨在打造永續的宜居城市,甚至智慧安全或韌性城市,這樣與水浸、自然災害的應對有大關係。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表示,經過“8.23”風災,政府在預警、應急、統籌機制方面加大力度,希望改善不足。重大災害應變機制的建立是韌性城市的一部分,會由黃少澤司長統籌成立一個恆常部門,在物資儲備、災難處理、災後救援方面作改善。

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表示,上次風災的樹木倒塌情況嚴重,民署在風球除下後,首要工作為開通道路,第二為疏通行人道及車道的水浸情況,另外,民署在天災期間的食安預防上做了大量工作,到受影響超市、凍肉店,協助運送水浸食物到焚化爐。以免惹來健康隱憂。

議員胡祖杰認為,要避免重覆掘路,應該致力使用共同管道,舊區即時無法實現,但共同管網、共同管井應是未來可行方向?他建議分區分段逐步改善本澳道路管網。他希望本澳能選用吸水、透水的材料鋪設路面,如海綿般吸水,將雨水滲透到路面底部,防止水浸。

民署管委會副主席羅志堅表示,由於本澳道路比較狹窄,管網擺放要有安全要求,佔用空間比目前更闊。他相信將來要循共同管網考慮,但要看社會的接受程度。

他稱,在海綿道路建設上,民署逐步採用相關材料鋪設海綿道路,例如荷蘭園大馬路近盧廉若公園的一段行人道,進行擴闊工程時正是採用透水材料鋪設,以增加雨水的收集能力,將來其他街道將循此方向鋪設。但他指出,這做法在人行路上較合適,因透水、吸水的都是輕質材料,澳門道路交通繁忙,道路用這些材料造,恐承載力不足,引致頻繁維修,需要充分論證技術的可行性。他說,當局將參考國際做法,改造道路中間的綠化帶,用濕地吸引道路兩邊產生的雨水。

電子系統監察外勤人員工作

此外,議員陳亦立詢問前線稽查人員長期在外工作,上級如何監督?

戴祖義表示,稽查人員的工作量大,利用電子平台,部門可掌握外勤人員的工作情況,減省人手及監察時間。人員出勤時會攜帶電子系統,以拍照、GPS定位等方式如實反映工作情況,讓上級了解何人、何時、何地做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