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必需的嗎

性,兩性關係的良好潤滑劑

性本身並不複雜,關鍵看每個人如何定義它。是身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或者二者結合。

生活中人們常說「男人因性而愛,女人因愛而性。」這種說法強調了兩性的差異,卻忽略了在性別要素之前男人和女人同時作為一個人而存在的本質。

有時候人們對性的解讀其實是存在一些偏差的,比如認為男人都是下半身動物。固然從生理層面來講,男人的性需求看似更為旺盛,但其實他們的內心同樣需要親密的情感連接。而女人很多時候基於道德文化的規範約束,壓抑了自己的性需求,並不代表她們不需要。

人在性愛的高潮中,會失去自體感、時間感、空間感,失去分辨自己和愛人的能力,甚至失去存在的感覺,這可能是最強烈的融合經驗。當一個人感覺被親密愛人同理地了解,那時的溫暖和愉悅雖然不如性高潮具有生理強迫性,但卻同樣的親密。這種了解,便是一種精神上的性吸引了。

所以,如果能客觀地看待性,坦然地面對性,愉悅地享受性,不論從身體還是精神的層面,性都能成為兩性關係的良好潤滑劑。

性,兩性關係中是必需的嗎

性是必需的,但要說明的是這種對性的需求包含了身體和精神的兩層含義。

柏拉圖倡導的精神戀愛尋求的是一種純粹的情感連接,我想把「畸形」這個詞換成「理想化」。在客觀條件完全允許雙方進行親密行為時卻被拒絕,實際上是拒絕的一方在逃避現實,也可以說是一種缺乏現實感的表現。

舉個例子,我曾遇見害怕過夫妻生活的女性來訪者,平時和丈夫的感情還不錯,但丈夫只要一提出親熱的要求,她便渾身不自在。後來通過一段時間的諮詢,我漸漸了解到來訪者早年是極其缺乏父愛的,所以她的創傷一直固著在俄狄浦斯期,希望尋求一個和父親一般對她冷漠的男人,這種重複雖然痛苦,但卻親切。

回到我們剛才說的柏拉圖戀愛,我所說的缺乏現實感,是指當事人無法面對和接受生活中真實的男人以及真實的性愛,而只活在自己構建的一個理想化世界中,在當中有她的理想化客體。

那麼,身體的性是不是必須呢?如果雙方感情很好,心理也並無諸多情結,但由於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比如下半身癱瘓)導致無法採取傳統性愛方式怎麼辦呢?再次大力推薦一部片子——英國BBC出品的《21世紀性愛指南》。其中對性愛知識做了大量科普,讓我們看到性的豐富多彩,它不僅僅是繁衍和滿足原始慾望的手段,還是一種飽含愛意的交流。通過實例,我們發現即便沒有男女生殖器的交合,溫柔的愛撫同樣可以讓伴侶達到性滿足。

性,如何才能保持和諧呢

性和諧不僅是身體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比較常見的性功能障礙表現為男性勃起障礙,女性性冷淡等。而這些問題的背後通常有一個核心,即對親密關係的恐懼和排斥。

在精神分析框架內的情結修通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那麼短期內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正如我最開始提到坦誠溝通的重要性,和伴侶交流性愛過程中自己的感受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也需要發自內心地多多鼓勵自己的伴侶,比如你覺得另一半在某次的性愛中有一點改變和進步,一定不要吝嗇,而是大方地告訴對方。

伴侶之間還可以共同進行一些性愛技巧的探索,以及通過不同方式營造溫馨時分的情趣。

其實性愛就像沙漠中的綠洲一般,是值得我們探索的,而這條道路一旦由伴侶二人共同悉心努力完成是能夠大大鞏固親密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