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美對華政策的十個美國人

  特朗普關於中國的一連串傲慢無禮的宣言給那些負責將這些言論落地的人們構成了重大挑戰——未來70年或許就要依賴他們的表現。排名不分先後:

邁克爾•皮爾斯伯里

在美中關係的世界裏,邁克爾•皮爾斯伯里已經活了幾輩子。20世紀70年代,作為蘭德公司的分析師,他是呼籲與中國建立進一步的冷戰關係的主要人士之一。如今,皮爾斯伯里改變了論調,為特朗普咄咄逼人的貿易政策喝彩,並在布賴特巴特廣播電臺的一次講話中批評「全球主義」現狀。皮爾斯伯里目前在哈得孫研究所任要職,據稱在政府中說話很有分量。他的機構經驗和在世界舞臺上與中國為敵的意願結合在一起,對試圖改寫數十年飄忽不定的外交政策的白宮來說,這可能是寶貴的財富。

裴敏欣

裴敏欣是美國克雷爾蒙特麥克納學院的教授和研究員。從20世紀80年代來自上海的學者到如今克萊爾蒙特麥克納學院的教授,他長期以來一直批評廣泛傳播的冷戰時期的一種觀點,即西方對中國的開放必然會換來互惠的自由化擁抱。

董雲裳(蘇珊•桑頓)

董雲裳目前仍是國務院東亞和太平洋事務代理助理國務卿。這位曾在中國、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亞美尼亞工作的職業外交官的鴿派立場不斷遭到包括參議員馬爾科•魯比奧在內的一些人的攻擊,儘管這些人遠沒有班農尖刻。但她的工作效力和專業經驗得到了前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的賞識,使之在與她負責的31個亞洲國家的外交關係中發揮了重大影響力。

彼得•納瓦羅

現年68歲的彼得•納瓦羅曾是經濟學教授,他最受人尊崇的成績是在國內問題領域取得的。他在職業生涯的晚些時候轉而主攻反華論戰,這使他受到傳統的全球政策圈子和經濟圈子的排擠。納瓦羅本人和他的貿易保護主義衝動由此得到自由放飛,他與特朗普在中國據稱「進行經濟欺詐」一事上的心神合一令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部得到提升。納瓦羅被認為是今年春季推出的一輪關稅措施背後的推動力量,這些關稅措施讓傳統經濟學家和中國問題專家感到困惑,但讓對貿易持懷疑態度的特朗普陣營感到欣喜。然而,他在白宮可能面臨狩新近重新抬頭的反對聲浪,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財長史蒂文•姆努欽一據報導,在兩人大吵一場後,納瓦羅被排擠出了瓰近的貿易談判。

易明(伊莉莎白•伊科諾米)

如果希拉蕊•克林頓於2016年當選總統,外交學會的易明很可能會成為對華政策問題上最突出的聲音之一。由於對中國的嚴重環境問題擁有獨特的專業知識,易明成了如下問題上的重要聲音——即在各方爭當全球變暖問題上的全球政策制定者的過程中,中國將扮演何種角色。她在本刊報導中主張,那些期待中國填補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後留下的真空的人將大失所望。

亨利•基辛格

在理査德•尼克森對中國進行歷史性訪問46年後的今天,基幸格作為時任國務卿的視角仍然受到眾人的追捧,就連特朗普這樣極為反感正統觀念和傳統慣例的人也不例外。自特朗普當選以來,現年94歲的基辛格曾與他進行三次會面,最近一次在2月,據說他們在一次私人會面中探討了朝鮮和中國問題。伍德羅•威爾遜中心的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主張:「中美之間的牢固關係對地緣政治安全而言至關重要。」基辛格如此堅定地主張美中應加強聯盟關係,以至於批評人士竟然說他應該按照《外國代理人登記法》的規定進行登記。但是,他的學院派知識基礎不可否認,他在2011年發表的大部頭專著《論中國》在企圖弄懂中國的外行心中堪比聖經。

葛來儀(邦妮•格拉澤)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亞洲問題高級顧問葛來儀的履歷和她投過稿的出版物名單一樣長——從《紐約時報》到較少人關注的《朝鮮防務分析雜誌》。葛來儀長長的履歷表明,除了在CSIS的工作之外,她的職業生涯幾乎全部用來刻畫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前不久還曾在希拉蕊•克林頓的2016年亞洲政策團隊中任職。在中國對朝鮮半島衝突的影響力方面,葛來儀已經成為一名專家。她並不認為當前的中朝關係會阻止中國在緊張的談判中發揮積極作用,而她本人也總是帶著懷疑的眼光。葛來儀作為希拉蕊陣營人士的身份可能會使她成為現任政府不歡迎的人,但她的「成績單」無疑會使其他中國觀察人士繼續聽取她的意見。

博明(馬修•波廷傑)

特朗普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博明走過了一條曲折的道路才到達現在的職位,但這條道路一開始的關注點和現在是一樣的——那就是中國。博明是官員兼作家J•斯坦利•波廷傑的兒子,在21世紀頭十年中期曾在路透社和《華爾街日報》從事對中國的報導。對於他的前上司赫伯特•雷蒙德•麥克馬斯特來說,在特朗普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之間走鋼絲被證明是一件難以勝任的工作,但傅明卻巧妙地予以應對,完成了這項費力不討好的為美國對華政策「指揮交通」的日常工作。博明還是前不久陪同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前往朝鮮接回3名美國人質的僅有的四個人之一。

亨利•保爾森

在普通人看來,亨利•保爾森的名字可能首先會讓人想起2008年經濟危機。然而,在中國政策圈子裏,他卻被認為是——可能除了亨利•基辛格之外——與中國最高領導層關係最密切的美國人。他在投行高盛公司任職30多年時間裏所建立的這種關係,使他具備成為中美之間傳話者的獨特條件,並在2011年成立了專門致力於加強兩國合作的保爾森研究所。作為一個新鷹派世界裏的鴿派人士,保爾森的影響力在白宮是有限的。但是,儘管當前的政治風向不同,保爾森與中國領導層的關係讓他仍然是一個重要人物,而那些渴望理解中國政府經濟舉措的人也會繼續尋求他的意見。即便是在當前充滿敵意的氛圍中,保爾森也繼續主張加強美中關係。

利明彰(比爾•畢曉普)

當這份名單上的人需要迅速瞭解當天的中國新聞時,他們就會去看利明彰的報導。他創辦的《中國時事新聞通訊》每週出版四次,有數以千計的付費訂閱者,讓世界各國有興趣的人都能及時瞭解來自中國的——有時是鋪天蓋地的——新聞。同為中國觀察人士的孟捷蕩稱他是「華盛頓最優秀的中國國內形勢分析家之一,夜以繼日地關注中國國內政治、商業和中美關係」。利明彰將自己精通的廣博學識與一針見血的分析風格相結合,使得《中國時事新聞通訊》成為一份必讀刊物

(德里克‧羅伯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