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揭秘人大新聞發佈會幕後

新聞發布會的關鍵字是「新聞」二字。無論之前怎樣認真準備都難以完全,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情況。所以我(作者傅瑩,下同)和團隊的準備工作要持續到上場前的最後一刻。

2016年我就曾面臨考驗。那年3月4日上午十點多,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的準備會議剛剛結束,我走出大禮堂,秘書肖茜迎上來,湊近我耳邊說,中紀委網站發佈了消息,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原省委書記王瑉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當時距離新聞發佈會開始還有二十多分鐘,而我不僅對王瑉其人沒有任何印象,對他的違紀情況更是毫無瞭解。但可以肯定的是,對這樣的重大新聞,記者們會第一時間注意到,並且一定會在發佈會上提出相關問題……我必須有更具備針對性的回應準備。

人民大會堂的于清處長幫我們找到一間安靜的小廳,肖茜從備用資料中找出反腐敗方面的更多資料,我開始調整原來準備的關於反腐敗問題的答問要點。同時,助手們從各種管道收集更多資訊。

我事後想,有了這次「意外」,我和團隊更加重視關注發佈會之前24小時的突發事件,盡可能對任何新出現的問題有所瞭解和準備。

發言人不能信口開河,對任何問題的回應都需要言之有據,言之有理,即便因為時間緊,拿不到權威的回應口徑或者恰當解釋,至少要瞭解事實,才能心中有數,考量周全,讓自己始終處於進退裕如的地位。

發佈會是「聽」的藝術

新聞發佈會對公眾來說是「聽」的藝術,對發言人來說則是「說」的藝術。

「聽得懂、喜歡聽、記得住」這九個字說來容易,做到實在很難。在構建答問要點的時候,我和團隊孜孜以求的,就是實現這樣的目標。

第一個門檻是「聽得懂」。

我不能用公文化、專業化、理論化的內容去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而是需要把這樣的書面公文體轉換成通俗易懂的發佈會答問要點。

怎麼辦?首先是講話要短。在發佈會上回答一個問題,控制在三分鐘之內是比較恰當的,其間,差不多一分鐘轉換一個論點效果更好。據此,團隊在構建答問要點的時候,一個問題不能超過 300字,分成三段式,在這個範圍內打磨表述方式。

根據我在發佈會上實際應用的情況,如果準備得對題,我可以在要點基礎上現場發揮,一般講到 600字左右,時間能控制在四分鐘之內。

在發佈會上回答問題需要儘量選擇大白話,使用與普通人生活相關的表述。記得2013年準備新聞發佈會的時候,我需要考慮「全口徑預算決算」改革的問題,調整,再試,再調整,直到第四次,我丈夫一邊炒菜一邊聽我說完,回過頭來說:「嗯,這次聽明白了。」

第二個門檻是「喜歡聽」。

人們喜歡聽什麼樣的話?我的體會是,人們最喜歡聽真誠的話。真誠不是形式,是實實在在的感受。

當媒體記者有疑問的時候,說明公眾有關切,這份關切往往關乎「切身利益」,比如房地產稅、《證券法》;可能是「切身之感」,比如食品安全和霧霾;也有可能是「切膚之痛」,比如反家暴和婦女權益保護;甚至可能是「錐心之刺」,比如腐敗、冤假錯案、個人資訊保護;等等。面對人們的關切,發言人需要「人同此心」,才能與大家「心同此理」,讓人們接受並認可自己的回應。

第三個門檻是讓人「記得住」。

要想讓人們記住點什麼,就必須簡潔並且有重點。回答每個問題都需要考慮傳遞一個什麼樣的核心要點,這是每個答題中如同靈魂般的存在。要有幾個關鍵句子,讓人印象深刻。

單打獨鬥?不,我需要一個團隊

在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看上去像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果有人以為一場發佈會的成功是靠發言人自己的努力就能實現,那是要打一個大問號的。

我的背後有個專業團隊,團隊的力量在於能夠把多人的智慧聚合在一起。

我在2013年 3月第一次做發佈會時,準備時間非常倉促,整個過程讓我倍感吃力。

在 2014年的籌備工作之時,我開始組建起一個小團隊。首先選擇的是人大機關有豐富經驗的資深專家和有法學理論素養的幹部,他們熟悉人大業務,能夠提供法律方面的意見。後來在 2015年的籌備工作中,我又邀請到幾位院校和智庫的成員加盟,包括法學、經濟、國際關係和傳播等方向,形成了體制內和體制外相結合的綜合性人才組合。團隊中的大部分是年輕人,雖然多是兼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但大家對參加團隊興趣盎然、勇於拼搏,竭盡所能地投入。

團隊的任務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篩選和梳理問題。借助前期的媒體座談會、部委座談會和專家與智庫學者討論會,搭車瞭解和熟悉情況,尋找和判斷社會和媒體關注的重點問題。

第二階段是針對重點問題做調研和擬寫答問要點。我會根據團隊成員的專業和興趣分配給每個人重點研究的方向,先把一些問題的來龍去脈搞清楚,結合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重點,考慮如何回應。在這個基礎上,大家一起商討,然後分頭擬寫答問要點,最終選出大約 70個重點問題,作為準備新聞發佈會的基礎。

為什麼是 70個,而不是更多或者更少?

算是經驗之談吧。

「不是更多」,是無須更多,70個「問題」實際上是 70個「話題」,從大量問題中「濃縮」而來,基本能覆蓋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範圍。也無法更多,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我不能漫無邊際地準備,需要聚焦最重要的問題,將其搞清楚、弄明白。

「不能更少」,是因為再少恐怕就覆蓋不住公眾關注的範圍了。

我和團隊根據關注度、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選擇出來的 70個問題大致分成三類,我們戲稱為「押題」。

「一類問題」20個左右,是我們初步判斷的「必答題」。其中包括受到廣泛關注的社會熱點、黨和國家以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眼下最重要的工作。例如,2017年的一類問題包括民法總則、反腐敗和監察體制改革、霧霾、國防費預算和軍改、個人資訊保護、校園欺淩、個稅起征點,以及當時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的一些事件。

「二類問題」也是 20個左右,雖然沒有一類那麼緊迫,但已經在一定範圍引起社會討論,是我們判斷有可能被問到的。比如,2017年的二類問題包括電子商務法、《網路安全法》、《證券法》、中美關係、朝核問題等等。

「三類問題」包括國內外媒體年年都關注的那些舊問題,屬於「老顧客」,雖然我對這些問題相對比較熟悉,但也需要更新資料和資訊,也要考慮一些當年出現的「新鮮事」。

實際上我們考慮到的問題不僅限於此,還準備了一個更大的答問資料庫,儲存在電腦裏,起到一個兜底的作用。

通常在2月的中上旬「一類問題」的圖景就比較清晰了。這時距離3月4日發佈會的時間已經比較接近,不少問題相對明朗,媒體和社會的關注焦點也比較確定。

最後,我需要把答問要點轉化為自己熟悉和舒適的語 言。

訓練、再訓練

第三個階段是演練。

新聞發佈會總有可預見的成分和不可預見的成分。可預見得益于充分、有效和有針對性的準備,而對不可預見的部分能否應對好,往往有賴於平日的積累和現場的把控。

所以,對我而言,將重點問題的答問要點建構好,只完成了發佈會準備工作的一半。若想增加可預見性,應對好不可預見性,最大限度地提升臨場應變能力,我需要:一是牢記答問要點,二是訓練據此應對各類問題的能力。

訓練的第一步是牢記要點,尤其是其中的核心內容要爛熟於心。目的是在面對這類提問時,能比較順暢、清楚和口語化地表達出來。

除了反復練習,實在沒有別的辦法。時間緊,任務重,巴不得每天都能多記點,記順點。我把一天分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個時段,每個時段的開始都要強化前一次訓練的答問提綱,再記新的答問提綱。我會讓助手把答問提綱一段一段地錄在手機裏,在午飯後散步的時間聽,然後復述。針對個別出錯率高的辭彙和表述,有時下班後,我會找人少的公園,在一個角落對著一棵樹把一些專業法律辭彙一口氣重複多遍,希望能訓練出口腔肌肉的記憶慣性,避免在這些辭彙上卡殼。團隊成員開玩笑地提醒我,每次要換一棵樹,別讓那棵樹厭煩得枯萎掉。

訓練的第二步是演練。

在新聞發佈會上,不同的記者可能會用不同的方式提問,不僅問的角度不盡相同,關注的重點也會不同,我不能用事先準備好的答問要點生搬硬套地回應所有的問題。

怎樣訓練?由團隊成員圍繞重點問題對我進行交叉提問。進入這個階段時,已經臨近發佈會了,因此需要非常專注,一般只有兩三名助手參加,他們會記下我的口誤或者遺漏,然後逐一指正。

為了熟悉和適應現場的緊張感,需要提前進入角色,我會在發佈會之前的最後一兩天,進行模擬演練。

團隊會佈置一個模擬新聞發佈會的場景,包括架設起一台攝像機,準備好我需要使用的電腦。有人扮演主持人,有人當記者提問,還有人負責計時和記錯。大家分工配合,嚴格按正式程式和方式進行,時間也是一個小時左右。這是一個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類比練習,基本可以接近發佈會的強度。形象也是一種表達

作為全國人大會議的新聞發言人,形象也是一種表達,而且不僅僅關乎個人。

我在自己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已經認識到形象的重要性,在禮儀、服飾上從不敢大意,養成了比較規範的衣著習慣。遇到什麼場合,選擇穿什麼樣的衣服,不僅要遵循規則和習俗,也要考慮環境因素。例如,參加隆重的禮賓活動時,儘量選擇中式的衣著;出席博物館裏舉行的展覽開幕式時,選擇有一點文化元素的服飾;如果是工作場合,就儘量穿西服套裝。

人大會議新聞發佈會屬於莊重、正式的工作場合。2013年我第一次做發佈會時,選擇了一套淺灰色西服套裝,顯得低調而莊重。然而,發佈會前一天看現場時發現,衣服顏色與背景牆上的大理石太接近了,央視導演建議我換一套。丈夫鼓勵我穿一件寶藍色的上衣,他認為適合這個場合。這件上衣的樣式有些偏休閒,但是顏色周正、醒目,我搭了一條黑色的裙子,增加了正式感。

2014年我結識了形象設計師美朵,請她為我做參謀,她的嚴謹和細緻讓我在衣著上的形象表達更加專業。例如,2015年我為發佈會選擇的是鐵灰色、有隱隱的藏藍色圖案的織錦面料中式外套。美朵建議採用淺灰色薄毛背心和藏藍色西褲搭配這件衣服,而且鞋子也必須是藏藍色的,儘量不要在衣著和服飾的搭配中出現第三種顏色。雖然這些細節並不顯眼,但是,從鏡頭裏看,這身衣著形象呈現很強的整體感。

這些年,我在選擇發佈會的服裝時,無論在顏色上還是樣式上,一個貫徹始終的原則是:要顯得柔和。用美朵的話來說,柔和的形象能幫助我化解面對尖銳提問時的緊張氣氛,讓人感覺親近、平和與從容。

形象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感覺,可以包括很多內容。例如,每當新聞發佈會的大門打開,當一切都準備妥當之後,最後一件需要記住的重要事情就是:微笑。

微笑看似簡單,但在新聞發佈會上做到並不容易。因為現場直播的形式和不可預見性所帶來的壓力是實實在在的,發言人需要保持思想高度集中,我常常會忘記了微笑,助手們在演練時就經常提醒我:要微笑,不要板著臉。在現場他們也會用各種方式提示我,當我坐到發佈會的臺子上時,在電腦螢幕上看到的第一句話是:保持微笑。顯示幕的角上還會有一個微笑的表情,時刻提醒。

微笑是一種親和的力量,顯示的是自信,更是一種從 容。

說到底,微笑是一種態度。

這不僅應是新聞發言人對公眾的態度,我想,也應是中國對世界的態度。

(傅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