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一帶一路」的未來

一個繁榮的中國,必然是留學生嚮往的國度;一個璀璨的年代,必然是留學生憧憬的歲月。歷史上中國只有兩個時間段出現了留學生來華高潮,一個是盛唐時代的長安城。另一個,就是當今新時代的中國,留學生的集聚地遍及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大城市和西安、南京、成都等傳統古都。留學生事業,既是國與國人文交流的主要舞臺,也是奠定未來友好往來與夥伴關係的主旋律。

上海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亞洲經濟中心城市和最為開放的中國留學教育生目的地,其中尤以江南第一高等學府、馬相伯先生創辦的復旦大學最為典型。筆者所在的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是改革開放初期最早大規模吸收留學生的機構,直接促進了海外對華認知品位。習近平主席代表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六年來,沿線國家青年一代出現了留學復旦的熱潮。他們在課堂上熱烈探討一帶一路藍圖,在校園裏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課題,在實地教學調研中感受著中國活力和人民的熱情。

傳播

和六年前相比,如今我接觸的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留學生們,在入學復旦大學之前就已漢語過關。隨著中國對外開放力度的逐年加大和漢語熱本世紀在全球主要城市的持續升溫,新時代的復旦留學生們要麼在其母國孔子學院早就熟練了漢語,要麼就在上海等中國城市接受過基礎教育;對於一帶一路可用雙語進行傳播。

如熱烈奔放的男孩康哲,2014年就作為波黑的高中生第一次來成都參加舞蹈比賽。後來開始自學漢語,並考入復旦大學,作為中國政府獎學金獲得者。2018年在第二十屆CBDF「院校杯」國際標準舞公開賽上,他作為復旦大學代表隊的主力,與清華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的競賽中獲得冠軍。他愛好運動,喜歡大球運動,業餘時間安排得滿滿登登:給上海的青少年教英語,給上海的中青年教舞蹈等。他認為,這樣的生活讓他感到充實快樂,又能接觸社會,瞭解中國。在學習上,他認真又勤奮,每次我上課走進教室,總是能看到他早早坐在教室的第一排。總之,給我的感覺就像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一樣熟悉、親切、令人喜愛。薩拉熱窩正是他的家鄉;這是一座飽經滄桑和戰火焚燒的城市。

上課時的討論,他的觀點幾乎讓我忘掉他是個異國青年。如課堂上曾經討論家庭的經濟學意義,一位來自泰國同學的回答是「父母老了以後,我可以孝敬他們」。康哲則說:「我覺得自己出生至今,都是父母在各方面的付出,他們從我身上得到的是‘驕傲’、‘自豪’等精神方面的東西。我對於父母的付出,一言以蔽之,就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顯然,康哲對古漢語的運用更加嫺熟。

他認為:「參加一帶一路可以得到很多好處。波黑,也是一帶一路國家之一。從進入一帶一路到現在,我國和我們普通人從各個方面都得到好處了。比如說,我們兩國外交關係提高了。從2018年開始,波黑和中國互相免簽。對我來說,這是件大事。我覺得未來越來越多中國人會去波黑旅行,而且目前世界上最好遊客就是中國人,他們會給我們帶來新的工作機會,也會帶來新的合作機會。」

另外加入一帶一路後,康哲還敏銳地發現:「我的祖國跟各個中國大公司簽了好多合同,讓他們幫我們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中國在建設方面已經算是世界上最好的,所以新的高架路是給中國公司建設的。為什麼選中國?因為價格和品質兩方面的優勢。不參與一帶一路會有這樣的機會嗎?這可很難說了。」

同時,「一帶一路給參與國的年輕人帶來很大的好處」。康哲認為,對於青年學子來說就是獎學金。「所有參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都可以報名一帶一路獎學金。對一個普通學生來說,得到獎學金可以完全改變他們的生活,也可以幫助他們打開以前開不了或者完全沒有的門,進入新的更好的舞臺發展。當然,中國也可以得到新的朋友,以後這些關係還會越來越好,所以更多合作機會來了」。

康哲還強調:「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提高我國普通人的生活水準。如果同時別的國家也得到發展上的便利,這我也願意接受。我覺得我們還是要看誰提出這些嫌疑:都是發達國家。我覺得他們提出的嫌疑並不是他們關心波黑,而是因為自己害怕中國變太強了。從歷史方面來看,中國屬於和平的國家,所以我自己願意跟中國一塊發展,不管誰比較強」。康哲也把自己的這些想法告訴了家裏人。

在我看來,他的父母目睹過戰火;所以我從來不和他議論波黑內戰以及北約對巴爾幹半島的狂轟爛炸。但是那些炸斷的大橋、毀壞的公路甚至被戰火燃燒的博物館,是和誰一起修復的呢?是中國人,是一帶一路,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希冀

北京第二屆「一帶一路」峰會前夕,和中國同處東北亞區域的俄羅斯遠東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委員長首次訪問俄羅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和遠道而來的普京總統進行了三個多小時的會晤,隨後舉行歡迎國宴。俄朝峰會的具體地點是著名的遠東聯邦大學,曾經是七年前的亞太經合組織非正式首腦峰會的主場;其體育館大樓恰恰是朝鮮設計和施工的,參加的朝鮮工人達五千人。也就是從那時起,朝鮮以及整個朝鮮半島共同參與俄羅斯遠東開發、全面融入中國新興發展戰略、打造東北亞自由貿易區等意向就一直是基本選項。朝鮮如果能夠大規模參與俄羅斯遠東開發,當然是造福東北亞經濟薄弱區域振興的事業。中國、日本和韓國也有開發意向,只是目前只有中國在遠東地區已經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

要讓整個朝鮮半島,從目前的地理結構上完全和一帶一路相貫通,實際上是件障礙重重的發展課題。首先是半島南北縱橫的京義線鐵道三八線段,在朝鮮戰爭爆發的初期就被炸斷;近七十年來尤其是本世紀以來的南北政府一直想修復接通,並讓貨物運輸可以直接抵達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如果直接抵達中國東北,就意味著韓國經濟從陸路上和一帶一路的相貫通乃至直接對話歐洲。韓國總統文在寅一度也是雄心勃勃,既然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為什麼半島不能接通京義線鐵道及南北公路實現民族命運共同體和半島統一市場呢?然而,美國的冷淡及其對朝鮮制裁的毫不鬆口,使得半島「冰凍依然」。

關於一帶一路的討論,美國在復旦的留學生一般是回避的。這種姿態以及迅速傳遞出的白宮方面消息,也讓韓國留學生們既有失落感又充滿著希冀。如趙晙原是這樣理解一帶一路的:「習近平主席和中國想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實行國家間的交流,形成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就是為了中國與周邊國家擴張經濟貿易的大型工程,也是為了重現過去輝煌燦爛的絲綢之路。通過這個大型工程會產生非常多的職位,也會帶來許多創造財富的機會。我對一帶一路最感興趣的是韓國到底會不會參加一帶一路,眾所周知的是現在中國有非常多的留學生,而且留學比例上來看,韓國留學生占最多。我來中國留學的原因是想瞭解中國的文化和語言,通過這些知識可以給我創造很多機會,不僅在韓國的市場,而且也可以在中國發揮我的能力,給自己創造更好的機會,我想大多數留學生都有這樣的想法,所以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不僅對中國,而且對周邊國家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但他又認為:「韓國的立場不得不慎重,因為韓國與美國處於非常友好的關係,韓國的經濟增長有很多是由美國幫助的,但是韓國的地理條件是緊貼中國的,也和中國有很多經濟往來,不能忽略中國對韓國的重要性。正是因為這些理由,雖然韓國有必要參加一帶一路,但是韓國不能馬上回復,正處於為難的狀態。」

在是否為難方面,其實日本也一度面臨這種狀態。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日本留學生就這樣坦言:日美也是同盟關係,但在經濟領域美國總是對日本經濟超高壓地實施強硬政策;日本經濟的未來其實就在於能夠儘快地融入一帶一路藍圖。

而在地理條件上,日本同中國是一衣帶水;韓國在「不能接通京義線鐵道及南北公路」的前提下,和日本一樣是依託「一路」即海上絲綢之路,參與東北亞經濟的一體化合作。這對韓國企業及留學生來說,似乎有所不甘心。因此,有一種新思路圖謀破題。這就是去年提出、今年熱議的「韓中隧道」,就是用隧道連接起中國山東半島和韓國仁川港或首都圈,讓韓國成為中國新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如果建設韓中隧道,將成為超過300公里的世界最大長度隧道;這是從中國的威海到仁川的大概距離。而橫穿英國和法國多佛爾海峽的通道隧道長達50公里,可見是多麼大的工程!但專家說,這樣的海底隧道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工程!

未來

韓國政府在戰略決策中感到為難,卻又想經濟參與一帶一路藍圖。類似的境遇,其實在西歐國家之間也是存在的。眼下,英國脫歐遲遲未遂,變成了經濟成本上耗不起的「持久戰」;法國黃背心街頭抗議活動持續困擾馬克龍,巴黎聖母院又上演了一出「悲慘世界」;德國經濟低迷不堪,甚至出現了零增長狀態……可以說,西歐國家以及歐盟三駕馬車的優越感已經極大地削弱了,正處在全球化的十字路口。在這個歷史性抉擇的關鍵時刻,中國的一帶一路更像個積極的路標。

比利時姑娘那諾雅,在我開設的「新民週刊導讀」課上就曾對朱國順先生的文章《歡迎義大利》(原文載於《新民週刊》1033期、2019年第12期)進行瞭解讀;她在解讀中表達了西歐國家的某些不淡定的微妙情緒。朱國順的文章主要內容是,有關義大利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合作。該文章首先說到,早在1299年威尼斯商人寫了一本書《馬可•波羅遊記》,向歐洲介紹歐亞大陸另一端的中國,在720年後的2019年3月23日,義大利首都羅馬郊外的馬達瑪別墅,中國與義大利簽署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那諾雅指出:「作者認為兩國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又分處古絲綢之路的兩端,中意經濟發展具有互補性與合作的必然性。我感覺到作者樂觀的態度,即‘一帶一路’也成為越來越多國家人民的共識。」

她大大方方地告訴同學們:「我的男朋友是法國人,他和我一樣,也非常關心一帶一路的問題,我們經常在歐洲的媒體閱讀各個國家對於這個話題的文章,所以,我想談一下有關歐洲人對待‘一帶一路’的態度。總的來說,歐洲人對‘一帶一路’倡議意見並不一致,或者可以說處於一個相當大的矛盾中。其中,對巴黎、柏林和布魯塞爾來說,要判斷是否存在系統性的對手。新的義大利政治聯盟的政府選舉出來後,羅馬與歐盟所在地布魯塞爾的關係越來越差。另外,現在還存在著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戰這個問題,都是與中國建立更緊密關係的極大障礙。」

不過,那諾雅還進一步地分析指出:「當然在歐洲,對於‘一帶一路’的態度,我覺得可以以地理位置作為一個劃分,那就是北部地方持反對意見,南部地區持歡迎意見。南部地區的代表就是義大利,從經濟程度上來講——北部比較富裕,南部相對較弱。義大利為什麼加入‘一帶一路’呢?因為義大利確實擁有地理優勢。中國已進軍了10%的歐洲港口,而在義大利東北部邊境有一個港口城市的里雅斯特-Trieste,它已經是一個工業區,對中國很有意義。況且這個港口的鐵路網很發達,從的里雅斯特去慕尼克的話,就比從漢堡到慕尼克距離短多了。」為什麼那諾雅這麼強調地理位置的遠近呢?其實她的意思、我聽了之後就覺得很明白,「那就是義大利東北部港口城市——的里雅斯特離德國南部很近,而上海到的里雅斯特的道路比上海到歐洲北部的港口要短十天,這是非常重要的優勢,這意味著的里雅斯特產生了與歐洲北部的巨大競爭力。這事關一個新的歐洲的平衡,是每個歐洲人都不可能忽視的大問題。總的來說,法國、德國是相當矛盾的,目前遠遠還未出現作者所說的那樣的思想統一」。因此,那諾雅判斷——西歐一些國家還會繼續拒絕、繼續矛盾,經濟的困境繼續會找不到出路,那麼經過或長或短一段時間,仍然會無路可走,結局就是像義大利的選擇一樣,融入進「一帶一路」的藍圖。那諾雅的判斷無疑是理性的,可謂是權衡利弊的推演。

有意思的是,在那諾雅演講後不久,盧森堡就加入了;而在北京第二屆「一帶一路」峰會期間,瑞士加入了。所以,一帶一路的未來就像這些青年留學生一樣,是光明的,是蓬勃的,是昂揚的……而對於留學生事業來說,這正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要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