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代表團結誓師大會能否成為轉捩點?

繼其主要成員偏綠的「未來事件交易所」作出的「總統」大選當選人預測,蔡英文、韓國瑜兩人的民意支持度開始發生逆轉性的變化,兩者的差距正在逐步縮短之後,作為「超級韓粉」的「旺旺中時」前日公布的民調,也顯示韓國瑜的支持度百分之二十七點九,而蔡英文則是百分之三十五點一,雙方差距從上月底的十三點七個百分點,逼近至七點二個百分點,韓國瑜有觸底反彈跡象。對此,韓國瑜競選總部副執行長孫大千在受訪時表示,韓陣營正進行競選策略調整,請支持者再給候龜頭炎一個月的時間,有信心再一個月就能把落後狀態打平,估計十一月中選情就能與蔡英文黃金交叉。

受此最新發展態勢鼓舞,國民黨內基層組織近日發起籌辦「全國黨代表誓師大會」,號召國民黨全體黨代表在選戰關鍵期的十二月齊聚新北市公開相挺韓國瑜。這個造勢大會,具體時間仍待韓國瑜行程規畫,當天黨主席吳敦義也會受邀與韓國瑜同台,以象徵全黨團結挺韓。「全國黨代表誓師大會」不是單一活動,而是類似後援會組織,周二籌備會議決議由新北市前議長陳幸進之子陳汪全任總召集人,象徵黨的基層主動團結要與黨中央聯手相挺韓國瑜,爭取勝選。知情人士指出,目前國民黨「全代會」的黨代表約有二千人,「全國黨代表誓師大會」目標希望能有至少五百名黨代表現身相挺,周二晚間的籌備會議,二十二個縣市的黨代表聯誼會的負責人都有出席,有信心開出紅盤。知情人士說,過去幾次「總統」大選,「全代會」黨代表從未串連組成類似這樣的後援會組織相挺黨提名「總統」參選人,這次是因明年「總統」大選將是國民黨生死存亡之戰,但韓國瑜至今卻選的比較辛苦,黨代表才主動想站出來為黨貢獻。

至於是否會在此基礎上,舉行國民黨「臨全會」,進一步強化全黨尤其是高層的整合,促使流失的支持者,尤其是「郭粉」回流,則未見提及。實際上,這個由黨代表自發舉行的「全國黨代表誓師大會」,只是一個誓師造勢大會,對黨員尤其是黨內高層沒有拘束力;而「臨全會」為因應選情作出的決議,則具有黨紀的約束力。既然集會者都是黨代表,而且也既然二十二個縣市的黨代表聯誼會的負責人都參與其事,而聯誼會的負責人也多是黨部的負責人,那麼,就完全可以行使《中國國民黨黨章》第十八條「有直轄市及縣(市)級黨部半數以上請求時,得召集臨時全國代表大會」規定所賦予的權力,連署要求黨中央召開「臨全會」,在為韓國瑜造勢的同時,解決國民黨全黨尤其是高層的整合問題,號召全黨團結一致,萬眾一心,顧全大局,拋開恩怨,全力為韓國瑜輔選。以實現把蔡英文拉下台,及讓民進黨下架的目標。

倘成事,就將是自一九九六年實行「總統」直選之後,國民黨為「總統」大選,再次召開「臨全會」。而第一次是二零一五年的十月十七日,當時討論的唯一議題是「廢止洪秀柱同志代表本黨參選第十四任中華民國總統原提名案」並進行舉手表決;在場黨代表八百九十一位,舉手贊成該案共八百一十二位,超過半數通過原提案。

而在前段時間,國民黨內外也瀰漫著一種「換瑜」的呼聲,也正因為有此背景,王金平和郭台銘才一度不願參與國民黨內「總統」初選後的整合,幻想會發生「換瑜」,自己好取而代之。而現在,隨著韓國瑜的民調逐步回升,而黨中央也吸取「換柱」的深刻教訓,斬釘截鐵地表態,無論如何都將不會「換瑜」,因而為韓國瑜造勢而召開一次「臨全會」,也是抹消前次「臨全會」「換柱」的陰影,「扯平了」。

當然,由於「中選會」標定的辦理政黨提名「總統」參選人登記手續截止期為十一月二十二日,而《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又規定,參選人獲「中選會」確定後,不能退選及「換人」,因而國民黨即使是在十二月間召開「臨全會」,也根本不可能發生「換瑜」之事。但以「後臨全會」的「始終如一」來彌消「換柱」的「前臨全會」,還是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而且可能也將能感化及喚回流失了的支持者。

「全國黨代表誓師大會」雖然主要參加者是黨代表,但既然其標定參與人數目標是「至少五百名」黨代表,單憑他們就根本不可能造成聲勢,因而估計將會開放給「韓粉」參與,這就有可能會出現某些事態。

一是「嗆馬」,前次在新北市舉行的韓國瑜造勢大會,發生「韓粉」轟正在致辭的馬英九下台的事件,讓「馬迷」頗為失望及不滿,「郭粉」更是堅定支持郭台銘,導致藍軍的裂痕更深。近日馬英九與郭台銘擁抱,「韓粉」再次「嗆馬」,「馬迷」當然也「以牙還牙」。馬英九深明大義,由馬辦出面發表聲明,回擊「假韓粉」,為真正的「韓粉」以至韓國瑜緩頰,這就折射了在馬英九的認知中,「韓粉」中有「無間道」,那些「假韓粉」刻意激怒包括馬英九在內願意支持韓國瑜的人,分化離間藍軍。因此,倘韓國瑜及其幕僚團隊在未來兩個月倘是未能解決「假韓粉」的問題,而馬英九為了實現把蔡英文拉下台的目標,也以「當然黨代表」的身份出席並參與為韓國瑜造勢,「假韓粉」重施故伎,國民黨就不但是舊裂痕未能修補,而且反而製造新的裂痕。而在此時,距離投票日已經不遠,要彌補也並不容易。

二是由於這個「全國黨代表誓師大會」並非是正式的「臨全會」,而只是部分「黨代表」自發召集,因而另一部分黨代表可能會不參與,實際上策劃者就作出「至少五百人」出席的企劃,等於是全體黨代表的四分之一。另外,那些具有「當然黨代表」身份的黨內大佬,其中的「經濟藍」「知識藍」出身者,可能會以沒有出席的義務為藉口,而婉拒出席。也將令造勢大會的氣勢失色。因此,以「臨全會」其而代之,或是在事後召開「臨全會」進行補強及平衡,可能會效果好些。

三是「經濟藍」和「知識藍」是否「認數」的問題。其實,在韓國瑜的「國政顧問團」的成員,大多就是「知識藍」,而且多是馬英九的前部屬。但似乎是「無所作為」,好像只是擺設,未能發揮作用,甚至與韓國瑜發生扞格。如「核四」等問題的主張,卻被韓國瑜「打臉」。這讓「經濟藍」和「知識藍」更難回流。因此,如要讓該造勢活動真正發揮作用,韓國瑜和「韓粉」們必須善待「經濟藍」和「知識藍」,促使他們在把蔡英文拉下台及讓民進黨下架的共同目標下,顧全大局,「含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