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之島」、美國人的「東南亞」 揭秘中國新建交的「朋友」們

  至9月21日中、所兩國正式建交,三年里,中國又多「結交」了六位新朋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巴拿馬共和國、多米尼加共和國、布基納法索、薩爾瓦多共和國和所羅門群島。其中,三個位於中美洲,兩個位於非洲,一個位於大洋洲。

因為距離,不少中國人對於這六個國家並算不了解。它們究竟是怎樣一個國,擁有怎樣的過去和現在?

所羅門群島:沒有寶藏的「幸運之島」

建交時間:2019年9月21日

位置:大洋洲

公元前1000年,猶太人部落首領大衛攻下耶路撒冷,建立了統一的以色列-猶太王國。大衛死後,他的兒子所羅門即位。所羅門大帝每年從屬國征收大量金銀財寶並存放在猶太教聖殿「耶和華神廟」里。猶太王國滅亡後,神廟被付之一炬,所羅門的寶藏去向何處,成了謎。

因為這個傳說,位於西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成了尋寶者的旅行勝地——盡管二者其實並無任何聯繫,只是源於一個美麗的誤會。據聯合國官網介紹,1568年,西班牙航海探險家阿爾瓦羅•德•門達納在島上發現了砂金,誤以為找到了所羅門的寶藏,於是命名這里為所羅門群島。

不過,盡管沒有所羅門的寶藏,這里也不會讓尋寶者失望。所羅門群島另有所藏——由六座大島和九百多個小島組成,這里的自然資源極其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90%以上,金銀礦藏也相當豐富,沿海漁產,尤其是有著「軟黃金」美譽的金槍魚產量驚人,占到該國GDP總量的18%。對於島民來說,生活倒也不愁吃喝、怡然自得,三千年來都保持著類似的活動步調。

和其他曾經被殖民的島國一樣,至今仍屬於英聯邦王國的所羅門群島曾經存在著經濟單一的問題。在1990年代初期,木材占該國出口收入的一半。但這種對環境的破壞和不可持續性引起了政府注意,並頒發自1997年起不得砍伐森林的禁令。

旅遊業成為所羅門群島近年來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這里以乾淨的海水和清新的空氣聞名,且和周邊群島相比,火山活動相對較少、基本不會對當地的生活造成威脅,因而它又得名「幸運之島」。

不過,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日本軍隊來說,這里與「幸運」的距離有點遠。

在軍事史中,所羅門群島諸多島嶼中的一個,名聲要更響亮一些,瓜達爾卡納爾島,簡稱瓜島,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之地。

作為人類戰爭史上最為慘烈的一次島嶼爭奪戰,歷時六個多月的瓜島戰役,以美軍小型登陸戰為開始,演化成了日本與盟軍的決戰,雙方共交戰30多次,均損耗了大量的戰艦、飛機。日軍傷亡慘重,3.6萬餘地臉部隊,約有1.9萬人陣亡;而美軍也付出了至少7100人陣亡的昂貴代價。

最終,日本因無力進行消耗作戰,而選擇撤軍,自此大勢已去,在自己的血泊中走上了潰敗之路。

為了紀念在這場戰役中犧牲的美國士兵,美國於1994年在所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出資幫建了國會大廈。這座只有2層、外形神似碉堡的大廈,現在是所羅門群島重要的地標性景點。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活下去,靠的是賣可可和收捐助

建交時間:2016年12月26日

位置:非洲中部

盡管有著如同南歐小島般的名稱,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以下簡稱「聖普」)卻是個貨真價實的非洲國家,距非洲大陸西岸外海約250公里,由兩個主要島嶼——聖多美島和普林西比島及其附近的14個小島組成。

聖普是非洲第二小的國家,國土面積1001平方公里,比香港特別行政區還小些;人口20萬,約是「朝陽群眾」的十八分之一,分布還很不均:九成以上人口聚集在聖多美島,普林西比島只有6000人左右——盡管人數少,普林西比人卻很有自己的想法,從1995年開始實行自治。

在葡萄牙人1470年到來之前,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都是無人島。而且對於這兩座小荒島,葡萄牙王室也不太看得上,隨手當作賞賜將其分別送給兩位航海家。得到聖多美的是阿爾瓦羅•卡米尼亞,他於1500年在島上建立了第一個人類定居點。

對於打算開始新生活的定居者們,農業是第一步,他們選擇了種植甘蔗——恰逢糖變成貴族王室餐盤中的寵兒,且又特別適合在島上種植。到了16世紀中期,聖普成了非洲最主要的食糖產地。

但隨著糖變得越來越不值錢,聖普逐漸淪為奴隸貿易的中轉站。直到新的經濟作物盛行——可可和咖啡出現在聖普的莊園里,凋敝的經濟才有了回轉。到了1908年,聖多美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產地——可可至今仍是該國最重要的農作物。

1974年,聖普和葡萄牙政府達成協議,在次年獨立。但葡萄牙人撤離,也帶走了熟練工人和種植技術,導致可可產量下降。更不幸的是,1980到1990年間,國際上可可價格暴跌,聖普政府面對巨大的國際收支赤字,經濟一下就到了崩潰邊緣。

於是,除了賣可可和咖啡,聖普政府的另一主要收入就是各種國際捐助——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銀行、歐盟、葡萄牙……

幫扶之下,聖普還是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如今,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4.4億美元,人均GDP剛超過2000美元。雖然不多,但對比十年前738萬美元的年GDP和1200美元的人均GDP,已是進步——至少能摘掉一直都戴著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這頂帽子,邁入了「中等收入國家」之列。

布基納法索:打工之國

建交時間:2018年5月26日

位置:非洲西部

位於西非內陸的布基納法索,大概是中國六位新朋友里境況最「慘」的:沒資源、不靠海、土壤多沙貧瘠,一直以傳統農牧業為主。

國土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人口2000萬,人均GDP僅為644美元,幾乎排在「最不發達國家」的末端。唯一的「之最」,是全球識字率最低。

因為國內幾乎沒有現代產業,布基納法索人只能出國打工,到加納、科特迪瓦和幾內亞等自然資源相對豐富得多的南方鄰國出賣勞力,這也使得布基納法索成為周邊國家主要外來勞工輸出國。據統計,約有近百萬布基納法索人長期住在加納和科特迪瓦。

雖然貧弱,布基納法索卻是個西非文明古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3世紀的布拉文化。但1960年8月5日從法國殖民者手中獨立後,布基納法索發展之路十分坎坷,政局動蕩,經歷了多次政變。

值得一提的是,聖普總統特羅瓦達曾向財新透露,布基納法索決定與中國建交,聽取過聖普的經驗:「如果我們認為自己做的事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就該與大家分享。嗯?可以這麼講吧,我是布基納法索總統的一個很好的朋友。」

另外,據BBC報導,中國曾是布基納法索驢皮的最大出口國,將其用來製造阿膠。不過,由於驢皮需求上升太快,威脅到了當地驢的生存,布基納法索隨後禁止了驢皮出口。

巴拿馬共和國:擁有世界上最貴的「收費站」

建交時間:2017年6月13日

位置:中美洲

這個國家最為人所知的,便是巴拿馬運河了。這條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運河,是當今世界最重要航道之一。自1977年逐漸從美國手中收回控制權(1999年完成全部控制權移交),「收過路費」就成了巴拿馬政府的最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近幾年的年收入可達10億美元。

有人戲稱巴拿馬運河可能是「世界上最貴的收費站」,倒也貼切——每條船經過船閘時所交納的費用平均值約為54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8.5萬),收費標準因船只大小、貨物重量而定,和美國之前按照維護和營運成本計算通行費的「樸素」做法相比,昂貴不少。

和中國的製造業標桿城市義烏一樣,巴拿馬運河也能反映國際趨勢——其交通流量是世界貿易的晴雨表。要是經過這里的船只少了,意味著世界經濟不太景氣;反之則是經濟繁榮期。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也被吐槽過「亂收費」——哪怕你遊泳過去,也得交錢,不過很少。美國人理查德•哈里伯敦在1928年曾遊泳通過巴拿馬運河,繳費36美分。

與這個國家相關的,除了運河,最出名的就是巴拿馬草帽了——據說是世界上最貴的帽子,最貴的要價10萬美元。

這種多為米色的小禮帽,飾有一條黑色寬帶,是布拉德•彼特、米蘭達•可兒等好萊塢明星、國際名模凹造型的必備品,英國名流如查爾斯王子、丘吉爾也很喜歡戴這種帽子。編織帽子用的是一種叫托奎拉的草,重量輕、透氣性好、十分柔軟有韌性,怎麼蹂躪都不會有褶皺和痕跡,帽子編得越緊則越貴。

不過,事實上這是個「美麗的誤會」,托奎拉草多生長在巴拿馬的鄰國厄瓜多爾,大多數帽子實際上產自那里。

至於名字?那是因為美國時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1906年11月16日視察巴拿馬運河建造情況時,戴著這種帽子留下了影像,也讓它被冠名為「總統的巴拿馬草帽」。

多米尼加共和國:美國人的「東南亞」

建交時間:2018年5月1日

位置:中美洲

對於電影特別是好萊塢大片愛好者來說,位於加勒比海的島國多米尼加並不算陌生。《玩命關頭1》里,幫派老大多米尼克為逃避警察追捕,「隱居」在了多米尼加,直到第四部才回歸。《速7》開頭,男主角布萊恩的妻子米亞及他們的孩子,被保護在多米尼加的一座海邊別墅里。

不僅如此,這里還是《極限特工:終極回歸》《加勒比海盜2》和《侏羅紀公園》等電影的取景地;1994年5月,「流行樂之王」麥克•傑克遜和「貓王」之女莉莎•瑪麗在這里秘密結婚、度蜜月,席琳•迪翁、帕瓦羅蒂等諸多名人都曾在此度過假。普通遊客對這里也是青睞有加,多米尼加的旅客量占全加勒比海地區(除墨西哥外)的47%,不少美國、加拿大人還會選擇在此養老定居,因而其素有「美國人的後花園」「加拿大人一生的歸宿」之稱。

有如此吸引力,與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密不可分。這個鄰近美國的熱帶小島,四季陽光充沛,有著細膩乾淨的白色沙灘、碧藍的大海、繁茂的棕櫚樹,偶有蜂鳥蝴蝶飛過,適合癱著吹海風;境內有四大山脈、沙漠景觀,可以徒步、騎行;也不缺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的城市,以及獨具異域風情的混血文化——土著泰依諾族和加勒比的本土文化與拉丁文化碰撞,催生了一個虔誠而熱情四溢的多米尼加。

多米尼加和其所在的西班牙島的命名,與著名航海家哥倫布密不可分。哥倫布及其他九十多位船員抵達這座島後,隨即宣布整個島屬於西班牙,因而取名「西班牙島」。到達多米尼加時正值星期天,於是便以此取名(西語中多米尼加意為星期天)。

後來,這位航海家不幸染病,於1506年5月20日在多米尼加病逝,遺骸安葬在了現今多米尼加首都聖多明各的普里馬達美洲大教堂。1795年,法國戰勝西班牙,獲得多米尼加的所有權,西班牙隨後派遣一個代表團把哥倫布的遺骸帶回了祖國。

但當時帶回去的遺骸是否為真,西班牙人和多米尼加人爭吵了二百多年。即便西班牙研究人員進行DNA對比後,宣布本國保有的哥倫布遺骸為真,每年仍有40萬遊客到普里馬達美洲大教堂朝聖。

除了前面提到的支柱產業旅遊業外,多米尼加經濟還靠出口加工業和僑匯拉動發展。出口的商品,除了蔗糖、咖啡、可可、香蕉等熱帶島嶼的「拿手菜」外,還有雪茄——除了古巴,能當得起「雪茄之國」稱號的,只有這里了。

如今,這個面積約為北京3倍、人口只有北京一半多的島國,已是加勒比地區經濟發展最強勁的國家之一。與鄰國海地形成鮮明對比——兩國一東一西,將西班牙島一分為二——多米尼加的人均GDP是「窮鄰居」海地的九倍,正因如此,不少海地人想方設法偷渡到多米尼加工作、生活,導致了兩國政府、國民間矛盾不斷。

但兩百年前,兩國的地位完全是倒置的,那時,海地是世界上最具經濟價值的殖民地,其後又成為蓄奴制時代唯一一個黑人奴隸革命成功的國家,而多米尼加只能算窮鄉僻壤。1821年,多米尼加脫離西班牙,宣布獨立,但僅兩周後又被海地吞並,直到23年後才再度獨立。

轉折出現在1870年代。海地遭受外部封鎖打壓,加上內部治理的問題,從此動蕩不斷,經濟發展一落千丈;而多米尼加以大種植園取代原先的畜牧業經濟,加上美國資本的推動,經濟起飛。

薩爾瓦多共和國:沒有救世主的暴力之國

建交時間:2018年8月21日

位置:中美洲

「薩爾瓦多」,在西班牙語里的意思,是「救世主」。只不過,這個命途多舛的國家,從未迎來一位「救世主」。

1524年,薩爾瓦多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在接下來的近三百年里,十四個歐洲白人精英家族控制著全國經濟——盡管他們只占到全國人口的2%。獨立後,國家財富仍由這些家族控制,普通民眾的生活極端貧困,起義不斷。但這些反抗運動都被軍事獨裁政府壓了下來,在其背後,站著美國政府及其軍事援助。

民兵遊擊隊和政府軍之間的爭鬥自1980年開始,持續了12年,造成75萬人死亡或失蹤——這個中美洲面積最小(2.13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如今總人口也才637萬。內戰期間,美國時任總統卡特和里根,曾給予薩爾瓦多政府支持,幫助其建立了一支針對民兵的「死亡隊」。「比起得克薩斯州,薩爾瓦多離華盛頓可要近得多!」里根曾如此解釋美國介入薩爾瓦多內戰的原因。

內戰結束後,美國的影子仍然飄蕩在薩爾瓦多的天空上——自從2001年推行「美元化」政策後,薩爾瓦多的國家貨幣單元就是美元。對於普通人來說,美元化的結果是物價的飆升。獨立記者張翠容在造訪這個國家時觀察到,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只能靠兩份兼職賺取每月80美元的薪水,租公寓花去30美元,網費每月25元,只能剩下5美元用於吃飯。

如今的薩爾瓦多,以暴力頻發和幫派林立著稱。作為墨西哥通往美國的毒品運輸中轉站,當地分裂出諸多爭奪利益的黑幫——據統計,薩爾瓦多各類黑幫總人數大約為7.2萬人,在監獄中的不過1.3萬。

由於國內艱難的生存狀況,薩爾瓦多人多選擇到美國謀生。據薩爾瓦多央行,2016年薩僑匯收入為45.8億美元,約占GDP的17.1%。每年被美國遣返的非法移民,不計其數。

即便如此,「到美國去」仍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2018年末起陸續抵達美墨邊境,想要沖入美國的「移民大篷車」里,不乏薩爾瓦多人。

(陳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