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抗疫基金必須用於「刀刃」上 劉紹滿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特別「第二波」疫情已嚴重衝擊本澳經濟,對整體經濟造成嚴重影響。雖然特區政府連連出招,如電子消費卡、中小企貸款利息補貼等援助救市,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尤其在廣東省對本澳實施「封關」狀態之後,零自由行來澳,加上本地區對外實施「封關」措施,無疑成為「孤城」,令經濟造成停擺狀態,各行各業進入「冰封期」,用損失慘重來形容也是適當不過的事實,無薪假、裁員、結業等不斷出現,情況令人憂慮。為提振經濟,應對本次經濟危機,當局擬設立一百億澳門元抗疫援助專項基金來「加碼」救市,受到各界大力支持,筆者亦相信若該基金實施得好,對有需要的企業或居民來講正如一場急時雨及是雪中送炭,但也應設有嚴格的門檻及管理機制,其並非現金分享或人人有份的,若逢申請都派則就沒有任何價值及意義,正如經濟財政司所言的要用在「刀刃」上。

在「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全球以來,令到本澳整體的經濟真正走進了「冰封期」,這也是史前沒有發生過的現狀,正如行政長官日前所言的其也是人生以來首次見到如此的景象,普遍企業經濟收益負增長,零旅客來澳,居民出入境不便,百業不興旺,昔日旅客鯽的旅遊旺區,至今如同「死城」一般,實在令人擔心又心痛。例如,自廣東省實施對所有經廣東口岸入境人員進行核檢以及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十四天,連同早前本澳實施對港客、外國人入境限制,旅客在澳幾乎絕跡。有學者表示,兩措施疊加下,不排除賭收將降至近零。因新冠肺炎影響生意大跌,無路可退,近日陸續傳出大型企業裁員,博企也在名單內,有打工仔指,雖未見公司裁員,但同事間對消息議論紛紛,人心惶惶,擔心隨時會被開刀,明顯對前景不抱樂觀。以目前疫情的情況來看,整體經濟復甦路途仍是不明朗,社會普遍期望特區政府繼續需加大政策支援力度。

病毒無情,疫情無情,人間有情。環顧全球各國政府在應對本次經濟危機的處理,都是堅持「不惜一切代價」的救助原則。例如,英國、德國、義大利、美國、丹麥等政府均推出財政的補貼計劃,為實體經濟創造流動性,避免大量失業。從政策幹預的工具來看,主要有三種:一、為大企業提供運營保障:美聯儲局將為高評級公司發行的公司債券提供擔保,並實質上購買公司債來發放廉價貸款提供運營的信貸資金;二、為家庭和企業提供貸款:美聯儲局接受由汽車貸款、信用卡、學生貸款和其他類型的信貸擔保的資產組合,促使銀行繼續向需要貸款的消費者和企業發放新貸款;三、為民間借貸計劃提供支援:與財政部聯合,支援中小企業貸款。儘管宏觀政策不太可能馬上幫助經濟重回正軌,但各國政府的政策底線應該是大幅降低疫情衝擊對全球經濟的風險。儘管財政赤字可能大幅上升,但通過「直昇機撒錢」直接向家庭發放現金的規模必將擴大。在選擇救助對象上,企業可能比民眾更加重要。當前企業所陷入的困境,完全是疫情衝擊所致。如果企業倒閉,新企業的資本投資、融資、生產銷售再加上僱傭工人將需要很長時間,這肯定會延長經濟復甦時間,加劇經濟衰退的程度。相反,如果這些企業可安然度過危機,一旦危機解除,就可迅速恢復生產能力。只要居民就業得到保證,居民收入最終也會轉化成市場需求,形成經濟復甦的動力。因此,對企業的救助可能是本次疫情後經濟能否取得復甦的關鍵。

然而,為應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市民生活和中小企經營帶來的影響,特區政府早前採取了一系列的減免稅費、支持信貸、鼓勵消費的措施,涉及金額將近四百億澳門元。近日,特區政府計畫將透過澳門基金會,設立一項規模為一百億澳門元的抗疫援助專項基金,對受疫情影響而在生活或經營上有困難的澳門居民和企業商戶作援助,以及對防疫抗疫工作給予財政上更有力、更快捷的支援,其目的就是務求做到急市民所急,穩定澳門經濟,保障民生就業。當局指,專項基金將重點考慮當前疫情對居民、僱員,以及企業的經濟壓力,將循稅務義務的方向釐定援助對象的身份,務使援助更公平合理和更具針對性。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本次疫情對全澳居民及企業的經濟壓力,務求專款專用,把抗疫基金的款項盡量投放至在最需要的點上,好讓大家在應對疫情時,有更大的支援及信心,達致「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的目標。第二輪經援方案將以居民、僱員、企業為惠及層面,也會兼顧失業和開工不足的群體。對於如何清晰界定惠及對象,目前正朝有履行稅務義務為基礎核算投放的金額和發放的方式。

特區政府所設立一百億元抗疫援助專項基金,仍需要啟動立法程式,社會也期望當局及早把法案送交立法會審議,以緊急程式的立式,爭取盡快通過實施,為民所急,為民所用。僅是聽到打雷,沒見落雨,沒有任何意義。

新冠肺炎疫情現於全球蔓延,特區政府嚴謹應對,以居民安全為首要考量,先後出臺不同防疫措施,廣獲居民認同。對於,政府亦準備設立一百億澳門元抗疫援助專項基金,「加碼」救市。消息一出,坊間熱議,對百億基金普遍反應正面,希望援助金滲透至各行各業,總好過坐以待斃。有社會聲音指,鑑於疫情持續,各行業陷入困境,不少人面對失業,家庭壓力增加,呼籲本澳社會賢達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政府適時加碼推出一百億元的抗疫援助基金,很有必要和及時,但如何讓基金落到實處,考驗政府決策和智慧。正如有意見指儘管可向當局申請中小企發展基金貸款,但獲批金額杯水車薪。近期得悉政府加碼推出一百億元援助金,冀當局對他們這行業有所關顧,助業者走出困局。且有建議希望適時向有需要的企業發放一次性的特別資助,彌補中小企發展基金貸款之不足,不至於幾個月後,因大批抵不住的中小企業倒閉。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對澳門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影響,各行各業大受衝擊,中小企情況尤甚,苦不堪言。澳門中華總商會日前也向特區政府建議設立中小企「風險基金」,快速扶助中小企,並建議政府可強化融資擔保服務,金融機構可加大扶持力度,監管部門可適當調整監管政策,共同協助中小企度過難關。「風險基金」的設立能為日後再遇到不可抗力的突發事件時,能立即啟動基金,為中小企提供直接、務實的紓困措施。對於政府加推百億設立抗疫基金,近日各界希望可以填補上一波援助措施的不足,甚至寄望仿效外地操作,加大支援企業營運,共度時艱。 有意見則建議首要希望政府於即將「加碼」發放的一百億元抗疫援助金中,能撥出相應比例作為支持中小企支薪援助,解業者燃眉之急。政府將推出另一輪涉及一百億元的援助金,冀能適切惠及中小企。政府不妨考慮仿效外國做法,補助企業發薪,盡可能補助企業需支付薪酬的一成至三成,按實際情況維持三個月至半年不等,讓企業能不裁員下,有足夠現金流保持營運。例如,有意見也建議善用現時政府轄下所設的不同基金,如旅遊基金、文產基金、社保基金、教育發展基金、漁業發展及援助基金和科技發展基金等,深度研究如何利用這些基金針對援助各行業的企業及人員,另透過這些基金增加內需,推動相關範疇產業發展,促進經濟復甦。

對於特區政府公佈將透過澳門基金會設立一項一百億澳門元的抗疫援助專項基金,為有困難的澳門居民及企業給予援助。眾多立法會議員連日來讚揚政府決策積極果斷,望作出針對性的援助,做到急民所急。認為政府接下來宜審慎善用這筆專項基金,有效實施針對性的援助措施。民生方面,現時面臨最大困難是一些收入減少、停工甚至被解僱的僱員,以及無工作收入的自僱或自由工作者。政府目前所開展的「以工代賑」能為失業者提供援助,但對不在範圍內者,則未能得到適切支援。另對一些特困家庭會採取額外援助措施,值得本澳參考。全國政協常委、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禮對特區政府早前採取了近四百億元的抗疫措施後,短期內再設立抗疫援助專項基金表示十分支持和認同,並認為當前境外新冠肺炎的疫情不斷擴散令全球經濟環境波譎雲詭,澳門作為微型經濟體,難以獨善其身。今次政府設立抗疫援助專項基金是審時度勢、因勢利道而推出的及時和必要的措施,將更能穩定澳門經濟,保障民生就業。政府亦深知箇中道理,並於早前推行一系列的減免稅費、支持信貸、鼓勵消費的措施,包括「中小企業特別援助計劃」、「中小企業貸款利息補貼計劃」、「消費補貼計劃」及「企業商號水電費補貼措施」等中小企援助政策和「以工代賑」措施,涉及金額將近四百億澳門元。一百億的抗疫援助專項基金宜與現行已有的支援措施錯位發展,要以更快捷、更直接方式發放,讓基金發揮更大效益。抗疫援助專項基金必須用於刀刃上,做好幫助重災區行業的僱主和僱員上,建議增加弱勢家團的援助;發放津貼以援助一些因受疫情而出現經濟困難的家庭;推行以政府主導和出資的「僱員帶薪培訓」措施;用津貼方式支援一些中小商號補貼員工放無薪假的工資補助;補貼僱主受疫情影響需承擔外僱的住宿費,以及適當減低中小企業的租金負擔等,這些能讓居民生活及中小企經營給予實際和直接的幫助。

值社會關注的問題就是,隨著疫情升級為全球大流行,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加強出入境管制,重挫旅遊業。澳門主要依靠博彩旅遊服務出口帶動,如今近乎「凍結」的客流,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對不少中小微企而言,這一波打擊確實致命。旅遊業同樣作為澳門的支柱產業,輻射各行業,既然特區政府首階段的防疫工作取得成效,社會各類經濟活動逐步恢復,就更應該把握先機,及早謀劃,為疫後提振社區經濟早作準備。現時內地多個省市已陸續復工復產,逐步恢復正常秩序,希望特區政府積極與國家相關部門溝通協商,在疫情安全可控的情況下,爭取早日重啟非重點疫區來澳自由行政策,以及儘快開通內地勞工來澳復工複產,解決中小企業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正如業內希望的,期望當局能採取更多實際措施,幫助他們度過難關,重塑澳門安全的旅遊休閒中心的形象,助力旅遊業進一步發展。政府和業界應發揮良好的溝通和合作機制,讓社會盡快恢復正常。

今次疫情是數十年來影響最嚴重、覆蓋最廣泛,本澳經濟受到沉重打擊,經濟恢復的影響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社會各界應積極配合政府「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策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推動經濟加快復甦和恢復社會正常生活。公帑的利用,正如經濟財政司長所指的,政府現時預測審慎樂觀,但面對變化萬千的外圍環境,政府採取的預算計劃是從動態管理考慮,強調儲備一定要用在刀口上。因此,一百億的抗疫援助專項基金應要以更快捷、更直接方式發放,讓基金發揮更大效益,但必須應用於「刀刃」上,成為有需求的企業或居民真正的「救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