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 三方面著手防範農貿市場

【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說,應從農貿市場的環境、物品、人員三方面來重點防範這一場所發生新冠肺炎疫情。

賀青華說,在農貿市場環境方面,要加強日常管理,農貿市場要做好工作人員健康監測,農貿市場物品要分類進行管理。要完善農貿市場環境衛生設施,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合理使用空調,規範使用廁所、垃圾收集、洗手等設施設備的日常管理。由專人負責市場公共區域環境衛生、貨物運輸、保潔用品等的消毒、清潔工作。特別是門把手、電梯按鈕、扶手和公平秤等高頻接觸物品表面,要定期進行清潔消毒。此外經營者要自覺維護攤位內環境衛生,做好自家砧板、刀、工作服等的衛生清潔工作。

賀青華說,要建立農貿市場產品溯源制度,市場開辦者或經營者應落實有關部門進貨查驗和追溯管理制度,不得採購無合法來源的各類產品。

在農貿市場人員管理方面,賀青華說,農貿市場從業人員和顧客要做好個人防護,養成戴口罩、戴手套,保持手衛生、1米以上社交距離的良好衛生習慣。

如何避免農貿市場成為疫情暴發「隱秘的角落」?

中新社北京7月3日電:因武漢此前疫情和北京近期聚集性疫情都與農貿市場有密切關聯,農貿市場的食品安全到底是否有保障?怎樣避免農貿市場再次成為疫情暴發「隱秘的角落」?中國官方3日回應外界關切。

中國農產品市場建設水準如何?

「中國農產品市場伴隨改革開放而逐步發展起來,全國現有農產品市場4.4萬家。」中國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副司長胡劍萍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指出,2019年批發市場交易額達到5.7萬億元人民幣,吸納就業人員近700萬人。目前約七成農產品經由批發市場分銷,農產品市場仍然是農產品流通的主管道。

針對封閉的市場中病毒細菌易滋生,生物污染和防疫風險較高等問題,胡劍萍坦言,在一些大城市受租金高等因素影響,有些市場將水產品、肉類等鮮活農產品的經營放到了地下,如果通風、清潔不到位,會帶來一定的衛生防疫隱患。下一步將做好消殺防疫工作,同時引導市場調整功能分區,把生鮮農產品轉到地上經營,營造更加安全、舒適的消費環境。

胡劍萍直言,長期以來,農產品市場處於「誰投資、誰管理、誰運營、誰受益」的模式,還存在規劃佈局不合理等問題。未來將提升軟硬體建設水準,大力推動農產品市場立法工作,明確市場公益性地位,規範建設運營管理各項制度。

如何防範農貿市場再發疫情?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介紹稱,農貿市場防疫要關注三個環節:一是環境,二是在市場的物品,三是在市場的人員。

在環境方面,一是要加強日常管理,做好人員健康監測,以及對保潔的衛生要求。二是完善農貿市場環境的衛生設施,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合理使用空調,規範使用廁所、垃圾收集、給排水、病媒生物防制、洗手等設施設備的日常管理。三是由專人負責公共區域的環境衛生、貨物運輸、保潔用品等的消毒、清潔工作。四是做好銷售區域的衛生。

在物品方面,要建立產品的溯源制度,市場開辦者或市場經營者應落實有關部門進貨查驗和追溯管理制度,不得採購無合法來源的各類產品。

在人員方面,從業人員和顧客要做好個人防護,養成戴口罩、戴手套,保持手衛生,1米以上社交距離的良好衛生習慣。

一旦發生疫情怎樣防止擴散?

因防疫需要關閉的農貿市場何時能重啟?賀青華強調,市場一定既要滿足疫情防控的需要,又符合復工復產復業復市,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需要,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42條的規定,由原來關閉市場的機關重啟。

食品安全如何保障?

「6月,北京新發地市場食品和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以後,我們迅速在全國部署各地開展食品中病毒污染的監測工作。」張志強透露,截至7月2日,浙江、雲南、河南等地報告了5萬餘份食品等樣品病毒監測結果,均為陰性。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市場稽查專員陳諝表示,以北京新發地市場為警戒,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著力排查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的風險隱患,部署加強農貿市場、批發市場等重點場所的食品安全風險的管理。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限制活禽交易和宰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推廣活禽集中宰殺,逐步取消活禽市場交易。

資料顯示,截至6月中旬,全國市場監管部門累計查辦野生動物違規交易案件450件,共檢查農貿市場等各類經營場所1772.6萬個次,檢查經營戶5631.2萬戶次,停業整頓市場及經營戶1.2萬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