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供港物資一切如常  為市民提供「定心丸」

【香港中通社7月27日電】香港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連日突破新高,大型社區疫情可能一觸即發。隨著政府再度收緊防疫和限聚措施,市民開始大量購置食品及日用品減少外出,此種情況下會否出現供應短缺再掀「搶購潮」?香港食品委員會主席吳永恩對香港中通社表示,目前內地供港的副食品貨源充足,供應如常未受疫情影響,市民可放心吃下「定心丸」。

「香港的副食品大多由內地供應,疫情在港持續半年,供港物資從未受到影響。」吳永恩作為跨境蔬菜運輸公司老闆,對供港物資的波動非常瞭解。從業44年的他告訴記者,無論社會局勢發生怎樣的變化,供港物資從未受過任何影響。

記者近日來到香港西區副食品市場探訪時,恰逢一輛跨境運輸蔬菜的貨車卸貨。與過往的滿載不同,現時貨車僅裝載半車廂蔬菜。吳永恩坦言,由於政府要求食肆晚市禁堂食,酒樓餐廳等供貨驟減。不過疫市下有危亦有機,供應街市予市民的零售需求近期明顯增加。

吳永恩介紹,所有內地供港食品均經由文錦渡口岸到港,為防範冷鏈食品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每輛貨車僅裝載同類型食品,水果、蔬菜及生鮮食品亦需經過嚴格的病毒檢測,以確保供港物資安全合格。

隨著深圳市和珠海市收緊香港跨境貨車司機入境安排,跨境司機的核酸檢測結果有效期縮短至72小時,這會否增加運輸成本?吳永恩表示,跨境司機的新冠病毒檢測受政府資助,並不影響運輸成本,供港物資價格不會受到波動。

疫情襲港初期,香港市面曾爆發「搶購潮」,一夜之間米麵糧油被市民瘋搶一空。吳永恩笑言,市民在3月份大量購入糧食類商品,導致4月份相關商品銷售量出現下滑。他提醒市民大米作為受政府管制的儲備商品,有一定存貨量,即使不依靠進口也足夠供應市面超過1個月。

吳永恩表示,由於網路上的不實資訊誤導,導致市民出現緊張情緒,將商品搶購一空,這完全沒有必要。「即使日後防疫措施再收緊,也沒有任何事情會影響民生供應,市民毋須擔心。」他說。

香港再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香港中通社7月27日電: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27日在港表示,考慮到疫情的最新發展,特別是近期確診個案顯示,涉及不戴口罩和不同社交活動帶來較高風險,目前有急切需要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全日不准堂食,以及「限聚令」收緊至兩人。

當日,香港特區政府舉行跨部門記者會。張建宗表示,當日早間,行政會議舉行特別會議,批准4項措施,並將很快刊憲;有關措施將在7月29日零時零分生效,為期7天,直至8月4日。

4項措施包括:第一,除特定處所,餐飲業務負責人在任何時間須停止提供堂食,但可提供外賣。商場中飲食場館提供的座位須關閉;酒吧須繼續關閉;餐飲處所要繼續為顧客量體溫及提供酒精搓手液。第二,香港法例第599F章表列處所停止營業的範疇將納入體育處所和游泳池,這兩類新增處所和其他表列處所一樣暫時停止營業。第三,在公眾地方進行群組聚集的人數限制從4人進一步收緊到2人,同一戶或在交通工具上獲豁免。第四,任何人身處公眾地方,不論室內還是室外,一定要佩戴口罩。

此外,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表示,民政事務總署將與東華三院合作,為出現較多確診個案的慈雲山居民進行病毒檢測。未來一周會把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計畫擴展至小巴司機、街市租戶、特殊學校宿舍員工,初步估計涉及人數超過50萬。

香港食肆將全日禁堂食

香港中通社7月27日電:香港第三波疫情嚴峻,特區政府27日宣佈收緊防疫措施,規定食肆全日禁止堂食、只能外賣,新措施29日凌晨起生效。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27日告訴香港中通社記者,新措施生效後,估計香港餐飲業7月生意額損失約50億港元;如措施延續,預計8月會進一步下跌七至八成,則生意額或將按年暴跌70億港元左右。

黃家和建議,特區政府的「防疫抗疫基金」仍有約80億港元,可用於補貼餐飲業。他指出即便「保就業」計畫中雇主可得到一半工資補貼,但當下餐飲業受疫情衝擊,現金流嚴重缺失,雇主恐難以負擔另外一半。

早前,香港餐飲業界宣佈自7月中旬起,全港數以千計食肆將在晚上6時後推出七折優惠,8月則推出八折優惠。黃家和發現,隨著防疫措施逐步收緊,許多餐廳為吸引顧客而加大外賣折扣力度,一些較高檔餐廳甚至推出5至6折優惠。但雇主仍要承擔鋪租、人工費等成本,「能虧少點就很好了「,他十分擔憂疫境中餐飲業界的生存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