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啓美麗中國建設新篇章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圍繞美麗中國建設目標,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和重點工作方向,對美麗中國建設起好步、開好局具有重要意義。

生態環境改善成效斐然

回顧即將過去的「十三五」,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是迄今爲止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成就世所矚目。

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基本完成,戰略地位不斷加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制定了一系列涉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改革方案,「四梁八柱」性質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特別是把「增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等寫入黨章,憲法修正案將新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建設和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寫入憲法,生態環境保護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不斷提升。

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性進展,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有8項已提前完成。與2015年相比,2019年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上升8.9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下降6.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均濃度下降23.1%,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2%。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總量累計分別下降11.5%、11.9%、22.5%、16.3%。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大幅减少。全國範圍內初步劃定生態保護紅綫,森林覆蓋率達到22.96%,森林蓄積量175.6億立方米,生態系統格局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整體穩定。

生態環境保護有力促進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推動了高質量發展。截至2019年,全國實現超低排放的煤電機組約8.9億千瓦,占煤電總裝機容量86%,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超低排放清潔煤電供應體系,6.1億噸粗鋼産能開展超低排放改造。我國光伏、風能裝機容量發電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國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達23.4%,煤炭消費占比下降至57.7%。京津冀地區煤炭運輸集疏港實現「公轉鐵」,全國鐵路貨運總量同比增長7.2%。累計淘汰黃標車、老舊車2000多萬輛,新能源汽車産銷量、保有量穩步提升。

全社會綠色發展理念、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顯著提升。越來越多的地方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强生態環境保護作爲機遇和重要抓手,推進高質量發展,努力走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雙贏之路。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加强環境保護就是維護健康市場,符合自身長遠利益,依法排污治污、保護生態環境的法治意識正在形成。生態文化、綠色消費、共享經濟快速發展,全社會關心環境、參與環保、貢獻環保的行動更加自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日益成爲社會主流風尚。

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爲世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理念和中國方案。我國率先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推動達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提前完成了中國對外承諾的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標。2020年9月,我國宣布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爭取實現碳中和。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獲得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美麗中國建設任重道遠

「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受疫情衝擊叠加影響,國內外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壓力依然很大。

從外部環境看,世界經濟正面臨嚴重衰退,孤立主義、保守主義、民粹主義反彈,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進一步持續加劇「逆全球化」思潮和行爲,技術封鎖和貿易保護等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歐美發達國家關係國家安全和基本民生的製造業回歸態勢明顯,不斷衝擊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體系,國際貿易增長前景堪憂,國際直接投資穩定性嚴重不足,外需緊縮有可能成爲常態。

從內部環境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統籌發展和保護的難度增加。國內部分地區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减弱、保護意願下降、行動要求放鬆、投入力度减小。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企業加快復工複産,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幷行推進,産能和産量短時間內集中恢復性增長,給生態環境帶來反彈壓力。同時,隨著中等收入群體擴大,居民消費規模擴張帶來的能耗增加和生活污染加劇問題不容忽視。

從經濟結構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仍處于高位。以重化工爲主的産業結構、以煤爲主的能源結構、以公路貨運爲主的運輸結構沒有根本改變,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嚴峻形勢沒有根本改變,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根本改變。主要工業産品生産、能源消費、機動車保有量等産生污染物排放的驅動因素仍處于高位平臺期,且保持持續增長態勢,經濟發展與資源能源消耗尚未實現實質性脫鈎。比如,2019年全國粗鋼、水泥、火電等産品産量和原油加工量分別爲10億噸、23.5億噸、5.2萬億千瓦時、6.5億噸,分別占全球總量的53.3%、56.0%、49.4%、16.2%,且産量仍呈增長趨勢,預計未來5~10年我國鋼鐵、建材、石化、火電等主要工業行業産品産量仍處于高位平臺期。2019年,煤炭消費總量39.3億噸,煤炭消費比重爲57.7%,約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7.7個百分點,能源結構調整仍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從生態環境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幷不穩固,與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和人民群衆期待還有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老百姓對生産生活環境質量要求會更高、對生態環境問題的容忍度更低。目前,我國大氣污染治理仍處于「氣象影響型」階段,重污染天氣時有發生,臭氧影響逐漸顯現。城市黑臭水體長治久清還需持續推進,農業農村污水治理亟待加强,海河、遼河、黃河等流域劣Ⅴ類斷面多,長江等流域總磷污染較重,湖庫富營養化問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長江口、杭州灣、珠江口近岸海域水質較差。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壓力大,超篩選值農用地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的任務較重,污染地塊再開發利用環境風險依然存在。

響應人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期待

站在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十四五」相關目標任務的確定,不僅要考慮五年期內生態環境的改善要求,還要充分考慮2035年乃至本世紀中葉美麗中國的建設目標,强化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從解决社會主要矛盾出發,堅持以人民爲中心,響應人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期待。

第一,大力推進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動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的內生動力。綠色發展是解决環境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世界銀行相關研究顯示,發達國家解决環境污染問題,70%靠産業轉移和産業結構調整,30%通過末端治理。「十四五」期間,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面推進結構調整和綠色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末端减排潜力正在逐漸减少,技術進步與結構優化調整將成爲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主要潜力。另一方面,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加快形成,更加强調疫後綠色復蘇,這對推動綠色發展是難得的機遇。

「十四五」時期,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後經濟綠色復蘇,優化區域格局,壯大綠色發展新動能,以傳統産業轉型升級、資源能源效率提升、能源清潔低碳發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爲重點,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爲依據,以結構調整、布局優化、效率提升和政策激勵爲手段,培育高質量發展綠色增長點,推動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大力實施綠色轉型,實施一批綠色轉型升級重大工程,全方位推動生産方式綠色轉型。積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大力培育綠色消費理念,與擴大內需戰略相銜接,啓動全民綠色消費行動計劃,以生活方式的綠色轉變帶動綠色消費,以綠色消費倒逼生産方式綠色轉型,培育壯大生態經濟,從源頭大力推進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强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內生動力。

第二,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統籌環境治理與生態保護。生態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需要系統保護,减污增容幷重。一方面,通過污染减排、環境治理,在「分子」上做减法,减輕污染壓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擴大生態容量,提升承載力,在「分母」上做加法。比如大氣環境治理,既需要通過大氣污染减排和聯防聯控减輕污染排放,也需要通過防風固沙、城市藍綠空間建設等生態保護措施,擴大生態容量,擴大空氣擴散條件。又如水環境治理堅持「三水」統籌,將减污增容、節水提效、增加生態用水保障、水生態恢復等結合起來。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既需要加强溫室氣體排放控制,也需要增加森林、草原、濕地等碳匯功能,提高各方面的適應能力,推動氣候與環境的協同治理。

第三,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今年3月,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這是在部門領域黨中央審議印發的第一個關于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體現了黨中央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

「十四五」時期,要以體制機制改革爲突破,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健全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衆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四,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加快經濟綠色轉型發展,厚植綠色資本,既是大國競爭的新焦點,也是謀求大國地位的新起點。在以氣候變化、能源革命、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問題爲代表的綠色戰略中,我國可積極應對,深入開展「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環境治理進程和履行國際公約,爭做負責任的參與者和各種全球環境問題國際準則制定的主導者,爭取「十四五」重點地區和行業率先「碳達峰」,積極推動生態文明、綠色發展和人類共同體理念融入全球綠色治理體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王金南、秦昌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