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歡與虔誠:臺灣的媽袓信仰

  2019年4月7日(農曆己亥年三月初三)夜10時,被臺灣媒體報道爲「全球宗教盛會之一」,被美國《Discover》雜志譽爲「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的台中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在數以萬計信衆的簇擁下,展開了9天8夜繞境進香之旅。至16日回鑾,途經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等4縣市近百座廟宇,繞境進香全程近350公里,預計逾百萬人參與此次活動,再次成爲全台信衆參與人數最多的盛會。
  從湄洲朝天閣、北港朝天宮到新港奉天宮:媽祖轄區的擴大和地位提升
  「大甲媽祖繞境進香」系台中市大甲區「大甲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舉行的「出巡繞境」民俗活動,終點在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奉天宮,是目前臺灣民間規模最盛大、動員力最强的常態性宗教活動。台中鎮瀾宮的歷史可追溯到雍正八年(1730年),來自莆田市湄洲島的居民林永興將湄洲媽祖祖廟神像恭請到臺灣,湄洲媽祖在台中大甲生根。雍正十年(1732年),地方人士爲媽祖興建小祠,之後擴建並改名爲鎮瀾宮,爲「鎮海安瀾」之意。近年來在臺灣相關單位協助下,固定舉辦的繞境活動升級成爲「大屮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
  大甲媽祖繞境進香起源於清代乾隆時期,當時鎮瀾宮每隔12年前往福建莆田湄洲朝天閣進香。日據時期中葉,因大安港廢港,兩岸交通被逐漸阻隔,大平媽祖進而轉向北港朝天宮「割火進香」,俗稱「謁祖進香」。1988年,鎮瀾宮取消往北港進香,改往新港繞境進香,即由「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北港進香」改爲「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繞境進香」,大甲媽祖由「謁祖進香」改爲「繞境進香」。1959年之前,進香活動爲7天6夜,1962年增爲8天7夜,增加北斗鎮奠安宮駐駕;2010年增爲9天8夜徒步繞境進香,增加回程駐駕清水鎮朝興宮。從「謁祖進香」、「割火進香」到「繞境進香」,從湄洲朝天閣、北港朝天宮到新港奉天宮,從7天6夜、8天7夜到9天8夜,進香時間的延長、地點的改變、方式的變更代表了大甲媽祖轄區的擴大和自我地位的提升,更顯示了「大甲媽」已是全台的媽祖。
  日程、科儀與典禮:神聖的巡游與信衆的狂歡
  在整個繞境活動中,媽祖繞境的起駕日期由廟方擲茭詢問後確定。每年元宵節晚,於大甲鎮瀾宮內,擲茭決定繞境進香時日。進香時日確定後,就按以下行程進行:
  第一天,從大甲鎮瀾宮出發,駐駕彰化南瑤宮;第二天,駐駕西螺福興宮;第三天,駐駕新港奉天宮;第四天,早上於新港奉天宮前舉行祝壽大典,晚上回駕;第五天,駐駕西螺福興宮;第六天,駐駕北斗奠安宮;第七天,駐駕彰化天后宮;第八天,駐駕清水朝興宮;第九天,回鑾大中鎮瀾宮。
  依照傳統的禮儀,媽祖繞境進香主要科儀有茭窖、竪旗、祈安、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安座等10個主要的典禮,每個典禮都必須按照既定的程序、地點及時間來虔誠行禮。
  在整個大甲媽祖繞境進香隊伍中,龐大的各式陣頭最吸引目光,分別有報馬仔、頭旗、頭燈、三仙旗、開路鼓、大鼓陣、頭香、貳香、三香、贊香、綉旗隊、福德彌勒團、太子團、神童團、莊儀團、哨角隊、三十六執士、轎前吹、娘傘、令旗、馬頭鑼、凉傘、神轎班。
  2008年,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被指定爲全臺地區的「重要無形文化活動資産」,其中報馬仔、開路鼓、大鼓陣、鑽桌腳、鑽轎底、搶香、進香、求媽祖敬茶、索取報馬仔紅綫等繞境陣頭和習俗活動,更體現傳統文化回歸的特色。在進香活動中,媽祖的神聖通過巡游讓廣大信衆瞻仰,民衆的虔誠在整個繞境徒步中得以展現,從而獲得對媽祖的一致認同,總之,在共同信仰下,虔誠、認同和狂歡達到了頂點。
  信仰隆盛的「媽祖島」:臺灣人對於媽祖的信仰
  在臺灣,媽祖信仰之盛,舉世罕見,它不僅是臺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也已成爲臺灣最具社會能量的民間信仰。據不完全統計,臺灣地區2300萬同胞中竟有1600多萬媽祖信衆,稱得上爲「媽祖島」。媽祖信仰在臺灣,不僅信衆最多、資源最豐、媽祖廟最多,並且帶動了臺灣宗教文化産業的蓬勃朝氣,間接經濟産值達60億元新臺幣。在臺灣民衆心目中,媽祖展現了慈愛、悲憫、寬容和平等的內涵,不僅是擁有廣大靈感的萬能女神,更是慰藉人民心靈的慈母至親。
  對媽祖的崇拜,源自移民祈求航海平安的庇佑。媽祖信仰由明清時代漢人移民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渡海而來,臺灣海上活動頻繁,歷經臺灣荷西時期的東亞貿易活動及明鄭王朝的武裝海商活動,因此媽祖成爲臺灣人最普遍信仰的海神之一。
  據統計,臺灣地區有媽祖廟500多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就有39座,建於明代的有2座,清代37座。島內最早的媽祖廟是澎湖馬公天后宮,建於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年),爲目前臺灣最古老的廟宇;台南市大天后宮,相傳因媽祖顯靈助頭功驅逐荷蘭人,因此在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九月建鹿耳門聖母廟,在今台南市安南區土城,每年春秋二祭,爲臺灣本島建立媽祖廟之始,爲當時臺灣唯一官建之祀典媽祖廟;而鹿港媽祖廟是島內規模最大的媽祖廟,建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傳說因鄭成功東征鹿港時媽祖顯靈助戰成功而興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進攻澎湖時,傳說媽祖顯聖助戰成功,故增修了媽祖廟,當時施琅征台解放臺灣後,上表奏請,謂得媽祖之助,乃晋封爲「天上聖母」;北港朝天宮建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與莆田湄洲島的媽祖廟、天津的天后宮並稱爲「天后宮三大廟」;大甲鎮瀾宮創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有200餘年歷史。嘉慶五年時間以媽祖護國佑民,曆著昭應神威加封長達32字的封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助重慈篤祐天后之神」;嘉慶年間,水師提督王得祿蕩平海盜蔡牽,爲酬謝媽祖神佑,乃在嘉慶十七年時間奉獻梵鐘一座,置於北港朝天宮,並由嘉慶帝御筆親書「神昭海表」四字。光緒十三年,嘉義大旱,媽祖顯靈降雨,光緒帝頒賜「慈雲灑潤」四大字。
  2009年媽祖信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媽祖信仰也逐漸從湄洲島走向了世界。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共有媽祖信衆2億多人,媽祖廟宇5000多座,形成了「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廟」的說法,而媽祖文化已成爲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漁家女到「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共同記憶的構建與官方的奉祀
  媽祖,原名林默,是北宋時期福建莆田湄洲嶼的一位女子,她熱心扶危濟困、救助海難,死後由鄉親於湄洲島上立廟奉祀,千百年來被尊爲「海上女神」。
  數百年前,大陸先民渡海來台,將媽祖作爲保護神。在島內民衆的共同信仰和記憶中,媽祖出生於官宦世家,其父林願辭官後,在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嶼半耕半讀,樂於興善,當地人都稱他「林善人」。林善人與王氏婚後,夫婦焚香拜佛,廣施善事。在佛堂焚香祝告後,當晚王氏即夢見觀音拿一珠丸給她服用,後即懷孕。傳說王氏懷胎12個月,在建隆元年(960年)三月廿三日傍晚,在一道紅光和異氣氤氳中,就生了第七個女兒——媽祖。媽祖出世一個多月,仍不會啼哭,夫婦倆就給她取名「默」,稱「默娘」。
  媽祖自幼聰慧,所讀典籍,過目成誦。10歲時,便朝夕焚香誦經拜佛。13歲即已博古通今,能詩能文,兼具參禪悟道的慧性。媽祖自幼善知水性,常出手拯救受難漁民,因此福建沿海一帶居民紛傳媽祖爲海神轉世。
  曾有玄通道人來到林家傳授要典秘訣,媽祖至15歲時便窮理盡性、讀盡三教之書,玄通道人始離林家。自道人去後,媽祖每日精研典訣、兵書和劍法,訓練自己成爲文武雙全的才女。16歲時,從一位從井中升起的神仙手中獲得銅符(一說爲天書),自此,媽祖靈通自在,用銅符驅邪壓煞,消災解厄,治病救人,普濟衆生。28歲時,在夢中救其父兄於海中風暴,因夢被其母喚醒而救兄成功,其父罹難。媽祖海上尋父,果然在其夢境之地找到其父屍體。其父過世後,媽祖悲哀日甚,乃在重陽日登高遠游、白日飛升,時年28歲。
  此後,更是收服了自封爲金王兼大將軍的千里眼及柳王兼二將軍的順風耳,借他們協助巡衛廣大的海面,護佑漁民。故在媽祖升天後,常顯靈感應,有時在驚濤駭浪中,民衆見媽祖穿紅衣提紅燈(俗稱「媽祖火」),航海的人只要向紅燈劃去,即可安然無恙。由於媽祖常救人於狂風巨浪中,顯靈降福於人世間,地方人士感念她的孝誠和靈驗,便發起建祠,尊稱她爲「通靈賢女」。
  由於媽祖屢次在海上救苦救難,自宋以降,歷代帝王都敕封其爲「天妃」、「天后」。實際上,不僅媽祖的封號及其所庇護和管轄的內容有變遷的歷程,就連臺灣的海神信仰本身也經歷了一個從玄天上帝到媽祖信仰的轉變。玄天上帝屬於海神,早在漢代就是閩南人的北極星方位之神與守護航海的水神。自明代後在南京建廟奉祀,明鄭後,玄天上帝信仰傳入臺灣,由於臺灣四海環海,生計模式主要爲「討海」的緣故,其成爲臺灣的主要民間信仰。1680年清朝將領萬正色克明師總督林升後,將勝仗歸功於對決時突起的海風,認爲是媽祖顯靈,故奏請康熙帝册封,這是清廷第一次對媽祖表達尊崇。後萬正色以「克復厦門,神靈協助」爲號對明鄭水師展開心理攻勢,使與媽祖同鄉的朱天貴投降,此即清朝運用媽祖信仰的成功策略。而此後施琅繼續充分運用媽祖信仰的力量,獲取信仰媽祖的閩粵沿海居民的認同,進而在澎湖大敗明鄭劉國軒,後奏請敕封媽祖,康熙在湄洲島建天妃廟,媽祖再被升級,施琅率衆捐薪將台南的寧靖王府改爲大天妃宮,後改大天后宮,成爲臺灣奉祀媽祖的首廟故清廷先是以媽祖替代明鄭奉祀的玄天上帝來籠絡民心,後又多次借媽祖顯靈來强化清統治是順應天意,以鞏固政權。自此媽祖信仰在臺灣蓬勃發展。
  祭祀圈和情感鏈:聯結兩岸情感和信仰的「萬能和平女神」
  官方對媽祖雖有多種册封,民間則尊稱其爲「媽祖」和「媽祖婆」。臺灣四面環海,據說昔日自內地遷移來台者,往往捧供媽祖神像同行,當漂泊海上遇到驚濤駭浪時,只要祈禱媽祖,就能化險爲夷,因此信衆愈來愈多。平安抵台後,爲感念媽祖神恩,便建廟崇拜,因而臺灣早期的媽祖廟都建在海港邊。移民們定居臺灣後,面臨瘟疫疾病、農作物病蟲害,以及旱災、水災等問題,都祈求媽祖解決,因此民間有所謂「迎媽祖」和「繞境」的習俗。繞境是指神明巡視地方,民間相信繞境時不但可驅逐惡魔,且能消滅流行病和病蟲害,使人獲得平安和豐收。至此,媽祖已從「海神」轉爲「全能之神」。
  媽祖能受民間與官方的崇祀,乃與特有的神性(神明屬性)有關,即媽祖同時爲三教之神、航海之祌和仁孝之神。媽祖長在佛教家庭,其母吞佛珠受胎,先天具有佛性;受儒家典籍影響,事父母至孝;從玄通道人學道;故其同時是佛教的活佛、儒教的學者和道教的仙姑,在飛升後成爲三教的神明,受到三教的崇敬。大陸沿海地區及臺灣居民皆拜媽祖爲海神,而臺灣地區尤爲虔誠。臺灣地區舊式航海船隻上,必在船隻最高處造「媽祖堂」,而現今的漁船中也必有媽祖神位。此外,媽祖面對父母的至孝和在海上救苦救難、陸上消災解厄所顯示的仁慈和博愛,使其具有和「仁愛」和「孝順」的德行,無論是家族制度的維繫和中華民族對仁德的弘揚,都在其德行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就這樣,媽祖從一個漁家女逐漸演變成了「天妃」、「天后」和「天上聖母」、「萬能女神」。
  媽祖被列爲臺灣「十大信仰之首」,在島內有學孝就臺灣的宗教信仰曾指出,土地公、王爺、巧祖、觀世音四者,可以說概觀了臺灣人的固有信仰。媽祖信仰不僅是海洋宗教信仰在臺灣的實現,也體現了中國民間信仰的社會特點與社會功能,媽祖也被譽爲「海峽和平女神」,成爲臺灣民俗社會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和思維,反映出臺灣民俗强烈的尋根意識、憂患意識和希望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願望,更是聯結兩岸的紐帶。
  在島內,媽祖的信徒多不勝數,而政治人物也自然希望跟上媽祖熱獲取更多關注。在此次媽祖繞境進香活動中,7日即有「立法院長」蘇嘉全、台中市長盧秀燕和鎮瀾宮董事長顔清標共同扶鑾轎,8日有王金平、吳敦義、韓國瑜、蔡英文、朱立倫、賴清德、柯文哲等相繼前往參拜。島內大佬和有意角逐2020年「總統大位」的政治人物一個個爭先恐後參拜媽祖,就在於其重視的是希望吸引上千萬信衆的目光,借助神威,故島內媒體曾有「媽祖政治學」的感慨。
  大甲媽不僅是全台的媽祖,在全台的共同記憶中,媽祖信仰成就了兩岸共同的媽祖信仰圈和祭祀圈,媽祖文化是聯結兩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紐帶,借助於媽祖繞境進香的狂歡,建立起兩岸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萬能和平女神」自然能以共同信仰在海峽兩岸間架起和平發展的橋梁。
(李務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