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懟美國,楊潔篪爲什麽敢?

  「我們把你們想得太好了,我們認爲你們會遵守基本的外交禮節。」「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歷史會證明,對中國採取卡脖子的辦法,最後受損的是自己。」……2021年3月19日,一位已經年滿70歲的外交「大佬」,金句頻出,刷屏中國。
  在這一天,中美舉行高層戰略對話,美方在先致開場白時嚴重超時,並對中國內外政策無理攻擊指責,挑起爭端。現場,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直接對美方說道:「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每一句,都擲地有聲。
  從1972年被選入外交部出國學習集訓班,到一路成爲中國駐美國大使和外交部部長,從楊潔簾的身上,人們仿佛能看到中國外交近50年變遷的影子。
  他和他們,翻開中國外交史嶄新的一頁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上海市浦江電錶廠,有個小工,下班後就喜歡看英語書、英語碟片,自學英語。與此相對的是,其他工人沒事就會聚在一起打牌和踢球。那一個特立獨行的小工,不免成了他們眼裏的怪人,更何況,個電錶工人能够用得到英語麽?」
  不久,電錶廠來了一些英文材料,全廠却沒人看得惱——唯獨那一個小工,他幾乎是立刻就得到了領導的重視——尷尬的是,領導起初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該怎麽念,覺得能取出這種名字的應該是高幹子弟家庭。其實,小工也不過出身於普通工人家庭,只是他家教很嚴,小學的時候經常就要早上5點開始練字。
  整個廠因此而轟動,所有人都開始對他刮目相看。不過,因爲他的職位沒有任何改變,人們很快也就不覺得有多稀奇了,對他的印象僅僅多了一個前綴:懂英語的小工。
  又過了一段時間,政府有個機關缺翻譯,聽說上海電錶廠有個年輕人懂英語,就把他給借走了。從此,「懂英語的小工」再也沒有回來過。後來,廠裏的工人們在電視上看到了他,都還記得他的名字有一個字特別難寫——他就是楊潔篪。
  而楊潔篪對英語的熱愛其實早有淵源,在因「上山下鄉」運動進入上海市浦江電錶廠工作以前,他曾就讀於上海外國語學院(今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有趣的是,楊潔篪與曾任外交部副部長和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的王光亞是同年級。沒人能想到,住過同一間宿舍上下鋪的他們,將分別成爲中國外交部未來的部長和副部長。
  20世紀70年代初期,中國在世界舞臺上開始日趨活躍,亟須在外交事業上吸收專業人才。時任總理周恩來下令從多地的工廠、農場徵召散落的原外語學校的學生,調集至外交部以培養翻譯人才。於是,楊潔篪和王光亞重逢了。他們得以飛出國門,去到倫敦學習。同在這一幸運行列的,還有楊潔篪後來的妻子。
  幾乎在同一時期,楊潔篪的「師兄」「師姐」們也先後被國家送往英國學習或工作。他們之中,有1983年在中英香港談判中嶄露頭角的張幼雲,有前外交部副部長、駐美大使周文重,有爲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立下汗馬功勞的談判首席專家龍永圖,也有前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這樣一批年輕人,成了往後中國對外交往過程中頭角崢嶸的人物,也從此翻開了中國外交史上嶄新的一頁。
  從外交部翻譯室走向駐美大使館
  楊潔篪給人的感覺一貫是溫文爾雅的,可是,他在美國外交圈却有一個綽號——「老虎楊」——據說,這還是老布什取的。
  1977年,美國民主黨卡特入主白宮,中國政府邀請時任駐華聯絡處主任喬治•布什及其家人訪華。此行由剛回國兩年的楊潔篪全程擔任翻譯。與老布什一家建立的良好關係,爲楊潔篪後來出使美國奠定了基礎。
  在號稱中國譯事界「國家隊」的外交部翻譯室,人才濟濟,楊潔篪回國後便在這裏擔任科員——這也是他迄今爲止的外交生涯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個職務。他手裏經常會拿著一個小筆記本,用於即時積累各種資料和需要弄懂的問題。
  天分加上勤奮,很快他便得以嶄露頭角。20世紀70年代後期以來,楊潔篪多次擔任鄧小平會見來訪政要和各界名流的英語翻譯,其中就有前面提到的老布什。楊潔篪曾在回顧這段終生難忘的日子時,說,「我常常很用心地觀察領導人怎樣處理一些棘手問題,自己反復琢磨,教益很深……」
  1983年3月2日,楊潔篪夫婦在虹橋機場登上飛機,與年近70歲的資深外交家、被鄧小平點爲中國第二任駐美大使的章文晋及其夫人一起飛往華盛頓。
  章文晋遺孀張穎女士後來在回憶錄裏這樣寫道:「他(指章文晋)實在忙不過來,特別是一些重要評論文章,他無法細看,只好請當時的二等秘書楊潔篪先看。在吃早飯的時候,楊秘書向他彙報當天的重要評論文章內容,並提出哪篇文章可看或必須看……那時他還不滿30歲,英文很好,工作勤奮、能幹,頭腦清晰。」
  在往後長達20年的漫長歲月裏,楊潔篪幾乎就在中美之間往返。他曾在4任駐美大使麾下供職,從二等秘書升爲一等秘書、政務參贊、公使,並在2001年初成爲中美建交28年來最年輕的駐美大使。
  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機事件猝然發生,在事件原委尚未調查清楚的情況下,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片面把責任推卸給中國方面,小布什也在白宮草坪接二連三講話,强硬要求中方儘快釋放24名美軍機組人員,中美關係頓時緊張起來。
  爲此,楊潔篪曾在一日之內4次奔走於美國國務院、國會與中國駐美大使館之間,還成了美國白宮的常客,只爲表達中方立場。
  「就拿美國舉例來說,有一個家庭,一所房子,一個前院,有一夥人總是在這家門前的街上開著車徘徊,不到你的前院,但就是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地在靠近前院的地方開來開去,家裏有人出來查看,結果家人的車子被毀,人也失踪了。我認爲,家人有權問到底發生了什麽?」在接受CNN採訪時,楊潔篪更是通俗淺顯地舉例說明瞭撞機事件的是非曲直,「如果這種道理可以成立的話,我想美國人民能够做出非常公正的判斷,到底該怪罪誰,至少你應該說聲『對不起』吧。車也毀了,人也失踪了,可對方只是說,琪情就是這麽發生的。」
  有民意調查顯示,就是在這次採訪播出之後,贊同美國政府向中國道歉者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由最初不足20%,猛增到後來的50%以上。
  2004年,美國洛杉磯世界事務委員會授予楊潔篪大使「年度傑出外交官」的稱號,以表彰「楊潔篪在(中國)外交部工作中的出色表現以及他在華盛頓爲拓寬和加强中美關係所付出的努力」。
  世界事務委員會主席柯蒂斯•麥克隨後表示,當時委員會全票通過了對楊大使的提名。麥克說,這個獎項也充分說明瞭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一個重要的合作者」。
  中國外交的未來「勢不可擋」
  楊潔篪是在迎來57歲生日的前夕被任命爲外交部部長的。
  2013年3月,架著一副標志性的細框眼鏡、面帶微笑的楊潔篾,以一貫儒雅的姿態走進了人民大會堂三樓的金色大廳,就「我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答記者問。這是他作爲外交部部長第6次也是最後一次,來到人大記者會現場。他談到了當前各國對非洲合作發展的態度、引發「中日關係」緊張的釣魚島問題的根源等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
  而在現場,還有一位記者站了出來,提了一個關於楊潔篪本人的問題:「您出任外長已經快6年的時間了,而且這個時間段中國的外交面臨著非常複雜多變的形勢。我們特別想知道,您在這樣的一個位置上,您內心最深的感受和體會是什麽?」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6年的時間過得真快,抓也抓不住。」
  面對中美關係、中非關係、中歐關係、南海局勢……有人說,楊潔篪6年的外長生涯,是中國外交最深刻複雜的一個時期,他却爲自己能够見證袓國强大感到自豪。
  「使命光榮,任務艱巨」,楊潔篪用這8個字總結了自己這6年的外交工作。說到中國外交的未來,楊潔篪同樣說了8個字:「滾滾向前、勢不可擋。」
  離開外交部後,人們似乎越來越少會在電視上看見楊潔篪,但其實他從未離開中國的外交事業,並且依舊十分忙碌:訪問斯里蘭卡、阿聯酋、阿爾及利亞、塞爾維亞,出席第十七届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和中國一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視頻會見第75届聯大安理會改革政府間談判機制共同主席……以及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在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中闡明中方有關立場。
  「我小時候喜歡下棋,圍棋、象棋都學過。所以從那時候我知道下棋要胸有大局。看形勢同樣要看大局、看主流、看長遠。」說出過這句話的楊潔篪,在2020年8月曾發表署名文章《尊重歷史面向未來堅定不移維護和穩定中美關係》。他在文中寫道:「中國人民追求國家發展和美好生活的正當權利理應受到尊重。任何旨在剝奪中國人民發展權的圖謀都是白日做夢。」中國正在崛起時,如楊潔篪這般的中國外交官們,可謂竭盡畢生,在背後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兩者更是相輔相成——所以,到了今天,已經70歲的楊潔篪,同現任外交部長王毅一起出現在中美對話桌上時,身上依然充滿著一份來自大國的自信與底氣。
(廖宇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