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簡體書入台的五個時期

  2020年底,大陸抗疫題材兒童繪本《等爸爸回家》被臺灣文化主管部門指出含有「大外宣」的內容而被禁止在島內發行,島內各級圖書館以及網絡平臺均下架該書。隨後,臺灣文化主管部門規定,2021年2月1日起,臺灣地區出版由大陸授權、簡體字轉繁體字的書,都必須先向文化主管部門申請許可通過,然後才能取得書號,才能享有圖書免稅的資格。簡言之,今後臺灣出版社在沒有通過審查前,無法出版大陸授權書籍。此番操作在島內出版界掀起軒然大波,也有島內媒體質疑這種做法有思想審查的苗頭,是要走「戒嚴時期」的回頭路。
  其實,當前大陸簡體書在島內圖書市場占比極低,爲何台當局仍執意限制簡體書入島?臺灣出版界受大陸簡體書影響到底有多大?簡體書在日漸凋敝的島內圖書市場到底扮演什麽樣的角色?未來幾年簡體書在島內會何去何從?帶著這些疑問,我們有必要再次回顧梳理大陸簡體書在臺灣島內圖書市場發展的五個階段。
  大陸簡體書在台的「戒嚴時期」
  臺灣讀者對大陸簡體書的需求由來已久。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後,便宣布在臺灣地區實行「戒嚴」,並頒布「臺灣地區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嚴禁大陸圖書在臺灣出版、發行、流通。但這仍無法完全阻斷臺灣讀者對祖國大陸的求知欲,特別一些入陸名家的學術著作,在臺灣學術圈很有市場。一些台灣出版商看到了商機,但爲了避免被查禁,便采取盜版加混改的方式,常常導致一些大陸圖書被改得面目全非。
  當時,魯迅、沈從文、巴金、茅盾、曹禹、老舍等人的作品都被盜印流傳。魯迅於1933年與人合著的《創作的經驗》,被臺灣書商改爲「魯迅著」,書名亦被改爲《〈阿Q正傳〉的成因》。曾任臺灣幼獅出版公司總編輯的陳信元寫過一篇《地下的魯迅》,專門介紹了魯迅作品曾經在臺灣被盜印的情形。當時他本人也經常趁去香港開會的機會收購一些大陸文學作品,帶回臺灣提供給出版商印發。茅盾的《世界文學名著講話》被翻印時,被改成了幾個版本,有的把作者改爲「曹開元」,書名改爲《世界文學名著評話》;有的把作者改爲林語堂,書名改爲《世界文學名著史話》。翻印朱光潜的《我與文學》時,有的將朱光潜改成朱潜,還有的將書前的序言作者由葉紹鈞改爲朱自清。
  大陸簡體書在台的「解凍時期」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正式提出實現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爲緩和兩岸關係創造了良好開端,由此兩岸隔絕狀態逐步打破。1987年7月14日,臺灣當局迫於島內外輿論壓力,宣布解除施行達38年之久的「戒嚴令」,開放黨禁、報禁、出版禁等,規定出版品由軍事管制移交行政機構負責。7月22日,臺灣當局公布「出版品進出口管理與輔導要點」和「出版品進入自由地區管理要點」,規定「臺灣機關、學術機構因業務需要,可以申請出版及采購大陸非宣傳共産主義意識形態的圖書入台,但出版商必須經過臺灣新聞局審查批准」。由此,雖然大陸圖書入台仍有種種限制,但大陸文學、藝術、科技等圖書入台已有合法渠道。
  1987年11月,臺灣當局開放臺灣民衆赴大陸探親,從此打開了兩岸長期隔絕的大門。臺灣民衆迫切需要瞭解故土鄉情,瞭解被封閉的40年間對岸的社情、民情、經濟及科學發展吠况。隨著一波又一波回大陸探親的人潮,大陸圖書也被一批又一批地帶到了臺灣,在臺灣迅速掀起一股强勁的「大陸圖書熱」。據有關資料統計,1987年底至1988年底,臺灣至少有50家出版社翻印大陸的文學作品,發行大陸文、史、哲方面的書籍有1萬種以上,其中20世紀70年代後的作家的作品就有120種以上。1989年,臺灣出版商還公開出版《簡化字總表檢字手册》,可見臺灣市場對於大陸圖書的需求與日俱增。
  大陸簡體書在台的「新起步時期」
  自從兩岸隔絕的大門打開以後,歷史的潮水奔流向前,兩岸人民往來日益頻繁,逐漸發展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社會各界大交流局面。鑒於當時兩岸交流大氣候,1992年7月,臺灣地區行政機構制定了「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其中第37條爲,「大陸地區出版品、電影片、錄像節目及廣播電視節目,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進入臺灣地區,或在臺灣地區發行、製作或播映。」明確規定大陸出版物進口屬許可制,可允許限量進口參閱,但不得公開販賣。1994年3月,大陸圖書展在臺北舉行,此次共展出大陸181家出版社的1.7萬種(2.6萬册)圖書。這是大陸圖書首次在臺灣公開展覽,也是海峽兩岸出版交流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可見,臺灣當局在兩岸交流交往的現實考量下,在島內民衆要求進一步開放的輿論背景下,一步步地放開了大陸圖書入台的限制。
  這段時期,大陸圖書在臺灣市場處於蓄勢階段,雖仍未完全放開,但市場需求紀已初見蓬勃之勢,特別是臺灣的研究單位、高校等。需求最大宗的是人文社會、藝術文化等類別的書籍。原因是這類書籍大多是工具書,對高校研究者很重要,但涉及內容較爲專業,普通讀者的需求不大,因此臺灣許多出版社不願投入太多的人力財力進行此類書籍的翻譯編輯工作。大陸人口多,市場大,出版社人力充足,這個困擾就相對較小。並且大陸出版社除了經濟效益,還會追求社會效益,所以願意投入人力財力組織翻譯人才翻譯編輯各國各類的專業書籍。所以,臺灣的學術研究者、大專院校的師生只能轉往大陸簡體書中尋找,也造就許多開設在大專院校附近的書店,都會私下提供代訂、販售簡體書的服務。同時臺灣衆多大學圖書館、研究院等也都是通過這些途徑采購大陸簡休字圖書。由於渠道相對局限,當時簡體字圖書在臺灣的售價相當高,銷售者獲利也高。在利益的驅動下,大陸圖書不斷流入臺灣,特別是在臺灣知識階層中的傳播不斷延伸,影響不斷擴大。
  大陸簡體書在台的「蓬勃發展時期」
  隨著大陸改革開放全面展開,兩岸人員、經濟往來蓬勃發展。2001年12月11日和2002年1月1日,大陸與臺灣先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在WTO的框架之下,大陸經濟進一步走向開放,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前景更加廣闊。這些都讓臺灣民間要求全面開放兩岸經濟往來、排除政治因素干擾的呼聲高漲。2001年,臺灣問津堂書店從度門大詔引進簡體字圖書,因此受到臺灣當局的干涉,一批簡體圖書被「查處」。當局這一舉動引起了很多學者的抗議,紛紛爭取簡體字書在臺灣銷售的「合法化」,這一事件加速打破了大陸簡體書在臺灣銷售的限制。在臺灣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7月,臺灣當局正式施行「大陸地區出版品在台銷售辦法」,規定大陸簡體字版學業學術用書在辦理了相關手續後,即可在臺灣地區公開上市銷售。從此,大陸圖書在臺灣市場走出了灰色地帶,成爲合法行爲。
  從此,大陸簡體書在臺灣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階段,許多簡體書店如雨後春笋般出現,如天龍書局、三民書局、誠品;若水堂、秋水堂、山外、結構群、聯經等等。
  大陸簡體書除了有補足臺灣出版業缺口這項功能,價格也是簡體書當年能够在臺灣風靡一時的一大原因。一般而言,簡體書在臺灣的定價都是人民幣的定價再乘以固定匯率,早’年人民幣的匯率低,因此,簡體書的售價比起臺灣出版的圖書便宜許多,大學生、研究生提著籃子大把大把地搶購簡體書,是那時臺灣溫羅汀書店街的日常風景。簡體書店也從北部大學商圈,向臺灣中南部等其他地區擴張業務。
  例如若水堂書局,2002年底在台中成立;2003年開設網絡書店,在綫發行大陸出版物;2005年起,在桃園、台南、新竹、高雄相繼開設專門銷售大陸圖書的連鎖書店;2008年又在大陸簡體書集散地「台大商圈」拓展了業務。基於這一形勢,大陸出版界紛紛赴臺灣舉辦書展、期刊展,參展人數逐年增多,規模也越來越大。據統計,從2004年起簡體出版物入台的報關進口金額幾乎年年攀升。其中,2012年僅廈門外圖集團出口到臺灣的出版物就達6000萬碼洋,在臺灣圖書市場占有宇超過了50%。另據臺灣若水堂書局統計,2013年大陸出版物進口報關册數達37.1萬册,同樣顯示了大陸圖書在台的良好態勢。同時,這一時期大陸出版機構也開始透過各種管道在臺灣設立公司、書店等,直接在臺灣市場推銷大陸圖書。
  大陸簡體書在台的「市場衰退時期」
  近十年,隨著臺灣經濟低迷、少子化現象,閱讀人口逐年下降,臺灣出版行業已然告別黃金時代,甚至有悲觀者認爲臺灣出版業即將面臨崩解。簡體書價格隨著匯率不斷升高,定價也不斷提升,加上大陸出版社在書籍印製品質1:不斷提高,圖書價格相應上漲,簡體書在臺灣市場的價格優勢也逐漸減弱。另外,隨著網絡時代發展,閱讀媒介載體多元化之後,臺灣簡體書也與繁體書一樣,遭受到巨大衝擊,臺灣讀者能在網絡上下載到簡體書的電子版,讓願意購買紙質書的讀者不斷流失。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簡體書店的蕭條甚至關門停業,如專營簡體書的若水堂在2020年7月結束了網絡書店服務,隨後9月30日也關閉最後兩間位於臺北、高雄的實體分店,由此宣告以往簡體書在臺灣熱銷的榮景不再。
  即使大陸簡體書在臺灣市場的榮景不再,占比例極低,臺灣當局仍執意重提嚴格審查,人爲干擾兩岸文化交流,使出版業者困惑不巳,給臺灣搖搖欲墜的圖書市場雪上加霜。兩岸交流是符合兩岸人民共同意願的,也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任何政黨都不應該違背人民的意願及利益。歷史證明,兩岸民衆交流意願真誠强烈,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
(周雨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