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群遷移背後:西雙版納森林裏發生了什麽?

  6月5日晚,一路向北的15頭野生亞洲象經歷了進入昆明轄區後的第一場暴雨。因天氣原因,無人機難以繼續跟拍,雨夜前行的象群短暫地消失在人們視綫中。
  象群去哪兒了?
  據雲南省北遷亞洲象群安全防範工作省級指揮部(下文簡稱「指揮部」)最新消息,截至6月6日16時50分,受持續雷雨天氣影響,象群西北遷移後轉向南下,總體向西遷移5.5公里,仍在昆明市晋寧區夕陽鄉一帶活動。不過,1頭公象暫時「退群」,獨自向東北方向移動了1.5公里。
  對於近日來象群遷徙方向的突然轉變,雲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教授陳明勇表示,象群進入昆明市晋寧區後,指揮部與專家組對象群的移動方向以及城市、鄉鎮和村寨的分布格局進行研判,發現北面正好是人口密集的雙河鎮。爲避免象群對當地居民造成威脅,决定在雙河鎮的法古甸村,釆用渣土車等大型車輛,在北面和東面進行封堵,在西面和南面則采用適量食物進行引導。目前,兩種方法幷用起到了積極作用,象群開始向西和南面移動了幾公里。
  「晋寧與昆明市區間隔著330平方千米的滇池,象群進入昆明市區的可能性非常小。」雲南大學生態學與地植物學研究所教授吳兆錄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象群爲保護三頭幼象,也會盡可能避開人多的路綫,但現在還無法確定象群最終的去向。
  北遷象群歸家難
  經過兩場强降雨,6月6日淩晨的夕陽鄉最低氣溫降到了19攝氏度。0時30分,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無人機夜間紅外監測顯示,象群活動减少,有時還抱團取暖。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蔣學龍等人此前就撰文分析,這批亞洲象目前的活動區域幷非其適宜的棲息地。一是缺乏充分的自然食物,二是大量且長時間降雨後氣溫降低,不是亞洲象活動的適宜氣候條件。
  陳明勇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氣候變冷、冬季到來、食源銳减等因素會造成象群體質下降,尤其對小象不利。即便象群在遠離版納、普洱的區域找到棲息地定居,因難以與其他象群進行基因交流,這群野象可能會出現近親交配的情况,對種群的長期發展也不利。「綜合來看,這可能會導致這個野象小種群的滅絕。」
  「繼續往北走,象群面臨的風險比人類面臨的風險更大。」吳兆錄說,此前有視頻拍到,一隻小象掉進水溝後被另一隻成年象用鼻子撈起,那如果從懸崖上掉落怎麽辦?最壞的情况是,小象可能在遷徙路途中累死。
  目前對象群「勸返」的辦法是「圍堵+投食引誘」。現場指揮部采取地面人員與無人機跟踪相結合的方式,24小時不間斷地加强對象群的監測,確保每頭象都在監控範圍內。同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布防,持續引導象群向西南遷移。5日投入應急處置人員及警力510餘人,出動渣土車64輛、其他應急車輛52輛、無人機14架,設置堵卡點3個,勸返車輛200餘輛次。
  吳兆錄分析說,「從結果看,這兩種做法是有效的,但難度很大。」早在1994年,吳兆錄在西雙版納猛養自然保護區考察。有一次在清晨剛走出村寨,當地嚮導趕快拉住他,示意他不要講話、不要動。當時周圍十分安靜,只能看到遠處竹林上層和樹梢在晃動,那是野象在活動。等了大概半小時,一行人向前走了約400米,看到大象留下的新鮮糞便。「這說明,大象在三四百米外就能感知人類活動,這頭大象是性情溫順的,朝著反方向走開了。大象與其他肉食野獸不同,它們攻擊人類不是爲了覓食,而是爲了自己的安全。如果遇到性情暴躁的大象,正面遇見,人類大多難以生還。」吳兆錄說。
  另一方面,24小時連續追踪的無人機可能會對象群造成干擾。吳兆錄指出,從官方提供的無人機拍攝視頻中可以看到,大象會用鼻子玩無人機投射到地面的影子,幾年前還有大象用鼻子甩起樹枝攻擊無人機的新聞。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學研究所所長郭賢明則表示,除了無人機,還有幾百人跟著,象群可能會無法好好休息,時間久了可能會心情狂躁。
  針對網上熱議的「對象群進行麻醉,運回西雙版納」的辦法,景洪市林草局亞洲象檢測員武俊會在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表示:「有相當大的風險。」如果劑量大了,大象會死掉,如果劑量小了,大象在運輸途中醒來,又會發生人員傷亡。在《中國亞洲象研究》一書中,就有1970年代大象因麻醉劑量不準確而被藥死的記載。
  此次北遷象群被稱爲「斷鼻家族」,包括成年雌象6頭、雄象3頭、亞成體象3頭、幼象3頭,麻醉過程中,大象一旦出現應激反抗行爲,會發生不可控的後果。
  一位長期研究亞洲象的專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不論是出於避免人員傷亡的考慮,還是考慮到象群的生存問題,都要幫助大象南歸。此前已經有兩頭亞洲象在玉溪元江離隊後,自行返回普洱,目前一直在寧洱縣活動。理想的狀態是在象群自行返回的基礎上,適當進行人工干預,保證象群安全返回,但如果最後沒有其他辦法,也不排除選擇麻醉這種方式。
  「國際上針對(象群遷徙)這種情况所采取的方法是比較多的,最主要的是對原有棲息地進行改造,從根本上解决大象食源問題;另一種方式就是通過人爲的干預,對象群整體進行轉移安置。這些做法專家組都會進行綜合考慮。」陳明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象群出走西雙版納背後
  就在上述象群的遷移吸引人類視野的同時,5月24日淩晨,另一個擁有17頭野生亞洲象的象群試探性進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幷逗留至今。該象群現已給植物園東部的作物保護與育種基地等科研設施造成損失,如果它們進一步向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核心區移動,將威脅到植物園內1350多種珍稀瀕危植物,園方目前正緊急采取建設臨時防護網等措施。
  這個被稱爲「小缺耳家族」的象群,來自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猛養子保護區,包括成年象11頭、亞成體象4頭,還有2頭幼象。今年2月,小缺耳家族南遷過程中已經路過了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5月下旬象群返程途中再次進入植物園。流經植物園的瀾滄江支流——羅梭江剛好在這裏拐了一個彎,把陸地圍成一個葫蘆形的半島,植物園就建在島上,三面環水,隨著雨季降雨量增加,象群多次試圖渡江失敗,被困植物園至今已超過10天。
  「只要降雨暫停,江水水位下降,水流不那麽湍急,這個象群很快就能回到原來的棲息地,它們原本就在返程路上。」吳兆錄分析說。
  爲何兩個家族象群同時「出走」西雙版納?
  「亞洲象棲息地日益减少,無法承載象群生存需求,是根本原因,因而象群只能外遷。」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立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得益於動物保護工作,象群從1980年的大約170頭增加到現有的300頭左右,但另一方面,棲息地面積却由1976年的2084平方公里下降到近幾年的500平方公里以下。
  如果從空中俯瞰,西雙版納依舊保持著森林的外貌,造成了一種天然林地覆蓋率很高的假像。「天然林地和森林是兩個概念,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內生態環境和西雙版納自然環境也是兩個概念。」吳兆錄說,森林既包括保護區這樣適宜動物棲息的天然林地,也包括保護區外橡膠、茶葉等經濟林,經濟林的大面積種植雖然提高了森林覆蓋率,但却侵蝕了原有天然林,造成整個西雙版納範圍內天然林和動物棲息地的碎片化。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顧伯健曾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工作了近6年。他在媒體上介紹說,西雙版納當地人爲了種砂仁這種中藥材,把與砂仁爭奪陽光和養料的林下幼樹草本植物全部清除掉,導致熱帶雨林無法更新,從而破壞了棲息地質量。
  「砂仁種植是歷史問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地爲發展經濟鼓勵農民在自有土地種植砂仁,而不是在保護區核心區。現在,當地經濟發展依賴性最高的已經不是砂仁,而是橡膠林和茶園,後兩者也是目前對天然林侵占最嚴重的經濟林。」綠色和平東亞地區森林與海洋項目經理潘文婧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張立團隊曾於2017年在《科學報告》發文指出,在1975年~2014年的40年裏,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橡膠林面積擴大了23.4倍。這種看上鬱鬱葱葱的植物吸水力極强,且樹高葉密,遮蔽陽光,導致樹下寸草不生,林中生物的多樣性减少甚至死亡,橡膠林因此也被稱爲「綠色沙漠」。研究顯示,與天然林相比,人工橡膠林中的鳥類减少了70%以上,哺乳類動物减少了80%以上。
  2011年,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修訂了《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天然橡膠管理條例》,禁止在國有林、集體林中的自然保護區和水源林、國防林、風景林地、基本農田地、旅遊景區、景點與海拔950m以上和坡度大於25°的地帶開發種植橡膠,對於坡度大於25°的分水嶺、溝谷坡面和橡膠林地應當逐步退膠還林、退耕還林。
  隨著橡膠種植管控力度增加,以及近年來茶價上漲,茶園逐漸有取代「橡膠林」的趨勢。張立團隊於2017年發表的文章中提到,對比2014年和2005年的土地覆蓋圖,茶園覆蓋面積顯著增加。橡膠種植園集中在雲南南部,而中部和東部地區廣泛的森林和零散的橡膠種植園已經轉變爲茶園。
  針對西雙版納天然林碎片化的問題,吳兆錄認爲,應該建設比保護區總面積更大的森林保護廊道,供象群遷徙,幷通過經濟補償等方式鼓勵當地農民减少種植橡膠等經濟作物,保留大象愛吃的灌木和草本植物。
  吳兆錄回憶說,1957年,中國科學家第一次在西雙版納發現野生亞洲象的踪迹,1958年開始建設自然保護區,以保護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及系統內的珍稀動植物,亞洲像是被保護的動物之一,但不是唯一。正是因爲保護區森林保護得好,樹木高大茂密,才導致了大象愛吃的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减少,大象只能出走保護區、到原來活動過的棲息地覓食。但是,保護區外的土地在上世紀80年代承包給農戶後,保護區和農田間過渡的天然林地被更賺錢的人工橡膠林取代,大象走出保護區後仍找不到食物,就只能越走越遠。
  1997年前後,科學家們首次觀測到象群北遷到普洱地界,此後,越來越多的象群北移到普洱一帶,幷在普洱和西雙版納間往返。「今年4月象群走到墨江時,原以爲象群到雨季前就能折返回普洱,誰也沒想到它們會繼續北上走到玉溪,甚至走到昆明轄區。我仍認爲象群向北遷徙500多公里是偶然事件,一開始可能是迷路了,到後來可能是慌不擇路,哪里有水源和食物,就往哪里走。」吳兆錄說。
  對象群北遷的原因,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首席科學家孫全輝則認爲是「野生動物生存進化的一種適應機制」,動物通過擴散行爲擴大種群的分布範圍,减少局部種群密度,避免種群近親繁殖。
  「從野生動物的生存演化規律來看,隨著種群數量增加,向外擴散的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前提是沒有與之對峙的强大外力。隨著象群北上,人類聚集區增多,我們最不願看到的就是萬一發生人象衝突,出現人員傷亡事故,這對大象來說也不是好事。」吳兆錄說。
(李明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