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政謀獨之心不死又要提出「正名公投」

  二零二零東京奧運賽事已過三分之一,「中國台北」運動員在賽場上風力拼搏,到昨日共奪得二金四銀四銅的好成績。如以金牌數目計,在獎牌榜上名列第十七名;但如以獎牌總數計,則大幅躍升為第十位。作為炎黃子孫,也為台灣地區的健兒感到高興及榮耀。
  回頭看,如果二零一八年的「東奧正名公投」獲得通過,中華奧委會按照該「公投案」的訴求,向東京奧運組委會和國際奧委會提出「正名」為「台灣」隊的名義參賽,而遭到東京奧運組委會和國際奧委會以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及國際奧委會《洛桑協議》、《名古屋協議》為由,拒絕其申請,台灣地區運動員,就不但是不能在東京奧運的賽場上馳騁拼搏,而且更是拿不到這些獎牌。他們為備戰東京奧運而刻苦訓練的心血,全部付諸東流。
  這個道理是人都明,而且就連民進黨人也有所認知。但「東奧正名公投」發起人紀政,卻不以為然。又來蹭熱度,叫嚷要在明年發起「二零二四年巴黎奧運正名公投」。她聲稱,希望下届二零二四年巴黎奧運,能以「臺灣隊」的名義參加。她還表示,「所有的臺灣同胞,都不願意我們的國家代表隊出場的時候被稱爲『Chinese Taipei』,因而出來公投,讓我們正名可以成功」。
  而在兩年多前,在幕後支持紀政推動「東奧正名公投」的「獨派」大佬辜寬敏,當然是再次表態支持紀政,甚至還根據東京奧運開幕式「中國台北」隊的出場安排,進而聲稱期待台日能進一步建立正式「外交關係」,讓「兩國」關係正常化。
  但紀政的話音剛落,就惹來一片反對聲音。馬英九指出,上次「東奧正名公投」已經被否决,推這東西對臺灣沒有意義,只會害了臺灣。「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說,紀政應該先問問有機會參加二零二四年巴黎奧運會或今年參加東京奧運會的選手贊不贊成「正名」,「奧運會是選手的舞臺,爲什麽一定要因爲政治的原因,讓臺灣不能參加」。他直言「東奧正名公投」已經把民衆意志表達清楚,參加奧運會與「正名」之間要如何選擇,道理很清楚。臺北市議員羅智强也在臉書上指出,「東奧正名公投」如果成功,就沒有舉重郭婞淳和羽毛球男雙的金牌,就看不到林昀儒在乒乓球上的精彩表現,就沒有戴資穎在奧運球場扣人心弦的揮拍,也看不到莊智淵、盧彥勛打第五次奧運會比賽。
  就連民進黨人也不贊成紀政的胡鬧,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羅致政表示,正名涉及島內共識和國際支持等面向,這樣的共識和國際支持,在不同的時空環境是不一樣的。而且,現在仍是奧運賽事進行期間,選手最需要的不是這些議題的討論,而是全體民眾站在他們旁邊,給予最大的支持、鼓勵,不希望這樣的議題在這段時間變成「主要議題」,全心全意為台灣選手加油打氣,讓他們能夠為台灣爭光,才是現階段最重要的工作。
  這些道理,紀政並非不知道。實際上,在她推動「東奧正名公投」期間,國際社會的反應及國際體育界的反對,她應是仍記憶猶新。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莫健就曾告訴蔡英文,舉行「東奧正名公投」,很有可能會影響台灣的奧會會籍,美國也愛莫能助。而東亞運奧委會也決定取消原計劃於二零一九年在台中舉辦的東亞青運會。在表決中,「贊成取消」的有中國、香港、澳門、蒙古、北韓、南韓等六票,只有「中國台北」投票「反對取消」,日本則棄權。而在台灣官民的認知中,日本是台灣的「好朋友」,也只是投下「棄權」,沒有跟台灣一起投反對票。
  在國際奧委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信守《洛桑協議》和《名古屋協議》,而且中國具有足夠的國際影響力,可以影響其他國家一起對所有抵觸上述協議精神的訴求進行抵制的情況下,為何紀政還要「屢敗屢戰」,圖謀再次發動「奧運正名公投」?看來,可能是有以下的幾個原因。
  其一當然是「謀獨之心不死」,以及「獨派」在背後掇弄。紀政當時推動「東奧正名公投」,除了是出於其本人的「台獨」理念之外,更是受到「獨派」勢力尤其是「台獨」元老的支持。因此,雖然「東奧正名公投」失敗了,但卻仍然不死心,要像唐吉珂德挑戰風車那樣,繼續進行「正名公投」。而下一次奧運是於二零二四年在巴黎舉行,按照台灣地區《公民投票法》規定,下一次「公投」的舉行日期是二零二三年八月二十六日,正好趕得上巴黎奧運,因而要趁此機會,再次在國際體育領域展現其「台獨建國」的狼子野心。
  其二是受到東京奧運某些事態的鼓舞。在此刻正在進行中的東京奧運中,雖然在整體上是堅持了一個中國原則及《洛桑協議》、《名古屋協議》,但仍然有一些小動作。如在開幕式中,組委會刻意安排「中國台北」隊以「タ(ta)」字輩依序進場,而非中國及「中國臺北」開頭應爲的「ち(chi)」字輩,這被辜寬敏之流認爲是替臺灣「正名」。而且,「NHK」主播在「中國台北」代表進場時,更直接說「臺灣です」(是臺灣),引發臺灣輿論議論。這正是「台獨」大老辜寬敏鼓吹「台日建交」的「依據」,並認為既然有此氛圍,就應繼續推動「奧運正名」,並繼續由紀政出面,進行「奧運正名公投」。而最接近的奧運是巴黎奧運,因而就將下一個「奧運公投」鎖定為「巴黎奧運正名公投」。
  其三是評估「巴黎奧運正名公投」將會「低空掠過」地獲得通過。實際上,「獨派」及紀政認為,既然在民進黨和「獨派」勢力受到嚴重壓抑的二零一八年十一月「九合一」選舉綁「公投」,「東奧正名公投」雖然被否決,但反對票卻比贊成票多不了多少,而且反對票也跨過了投票率的「門檻」。更重要的是,在幾個遭到否決的「公投案」中,「東奧正名公投」的反對票率是最低的。因此,「獨派」勢力和紀政之流認為,在蔡英文掀起「恐中反中」惡流,毒化台灣地區政治氛圍之後,他們再推出「巴黎奧運正名公投」,獲得成功的機率將會較高。既此,他們要籍此推動「台獨」的政治利益,就高於台灣地區運動員參加奧運賽事的權益。
  這個邏輯可能還挾帶著紀政本人的私心。倘若「巴黎奧運正名公投」獲得通過,國際奧委會和巴黎奧運組委會拒絕接受以「台灣隊」的名義參賽,當然台灣地區運動員就將拿不到獎牌尤其是金牌。這樣,台灣地區運動員奪取金牌的紀錄就「到此為止」,就可避免紀政所獲金牌的「含金量」,被越來越多的金牌數目所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