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旅遊應是澳門大健康產業重點 陳觀生

  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特區政府未來將著力發展以中醫藥研發製造為切入點的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首次將大健康產業作為經濟多元化的首選產業。
  大健康產業成多元經濟首選
  行政長官賀一誠原訂8月10日列席立法會答問大會,但因疫情關係取消,改由書面提問。立法會上載行政長官書面答覆三十位議員的提問。特區政府正編制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議員葉兆佳提問加快總部經濟建設、促進經濟多元發展的部署。賀一誠表示,特區政府未來將著力發展以中醫藥研發製造為切入點的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有關部門會更加積極主動,更具針對性地落實招商引資工作。
  美國福布斯集團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福布斯雜誌的總編輯史提夫•福布斯,在談到生態健康行業的前景時表示:「你們所講的『生態健康』在我們美國被叫做『預防性醫療』,在美國,生態健康和預防性醫療正在成為全球經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脈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可以沖向未來。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健康醫療仍然持續會成為經濟當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在中國如此,在美國也是如此。你們也可以去征服美國的市場。我們應該為中脈這樣的企業報以非常熱烈的掌聲,因為中脈致力於解決中國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和生態問題。」對於未來,福布斯表示:「展望未來,大家認為未來什麼產業能夠成為領頭的產業呢?這就是你們大家所處的這樣一個產業——健康產業。憑著你們的努力,未來你們的產業還將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也相信,未來在你們努力下,你們的企業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近年來,我國大健康產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根據國家相關規劃,到2020年,「健康中國」帶來的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元;2030年將超過16萬億,是目前市場規模的3倍。未來十年是大健康產業的黃金十年。佔據上風口,擁抱趨勢和變化,就能擁抱未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健康中國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健康產業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黃明達認為:「大健康產業是永不落山的朝陽。」
  長期來看,大健康產業的利好政策必將出臺。結合發達國家的健康產業發展經驗來看,中國大健康產業占GDP的比重不足5%,與發達國家的10%以上有很大差距。在產業結構調整成為主流趨勢的情況下,中國出臺利好政策鼓勵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可能性非常大。
  特區政府未來的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之路,特首指將以中醫藥研發製造為切入點。也將積極研究在城市總體規劃中設置中央商務區,興建甲級寫字樓等現代商業設施,讓企業選擇在澳門設立總部。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即將出臺,賀一誠表示,深度合作區將成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契機。現時粵澳已成立多個專項小組,負責推進總體方案的各項工作。賀一誠指出,建設深度合作區的核心任務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透過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澳門經濟發展提供新機遇。合作區將重點推動以中醫藥研發製造為切入點的產業發展。
  因此,政府將建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人才引進制度,現已完成檢討人才引進機制,預計今年第四季公開諮詢。人才引進將採取「定額」、「定向」、「定點」的方式執行。同時因應國家賦予定位,以及特區「二五」規劃中促進產業適度多元的發展方向,首階段將優先引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及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發展產業的優秀領軍人才。
  醫療旅遊符合澳門發展定位
  人口老齡化、政策驅動、行業技術積累以及人們追求健康的需求是推動大健康產業大發展的關鍵因素。大健康概念是根據社會需求與疾病譜的改變提出的一種全域的健康理念,它追求的不僅是個體身體健康,還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道德等方面的健康,是世界上前沿的健康理念,必然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流。
  同時,醫療旅遊成為很多國家大力推動的產業。一些國家,為了吸引外國就醫者,更是不遺餘力。泰國、印度已成為醫療旅遊勝地,而馬來西亞等國也奮起直追。馬來西亞政府這幾年才開始對外國人開放醫療旅遊,2010年,就有39.2萬外國人到馬來西亞進行醫療旅遊,赴馬醫療旅遊的人數,不斷增加到。他們多數是進行心臟外科、骨科、整形及牙科手術、試管嬰兒和健康檢查等。馬來西亞政府還推出了旅遊醫療保險,若出現醫療事故可給予保障。
  在據相關業者介紹馬來西亞醫療有他國沒有的特色,一是醫生資源豐富。「馬來西亞有33間醫科大學,大馬人很熱衷當醫生,每400個人中就有1個是醫生!」因為醫生多,所以對醫生要求也很高,當地執業醫生普遍畢業或進修于英、美、澳等醫療發達國家。二是收費相對便宜。馬來西亞對國外遊客的醫療收費是全東南亞最低的,比素有「亞洲醫療中心」之稱的新加坡便宜一半,甚至比泰國更低。三是語言優勢。對中國遊客而言,馬來西亞華語通行,語言溝通方便。
  近年來,國內一些具備「醫+旅」條件的地區逐漸看到醫療旅遊的發展前景,一些相關部門和單位在政策引導之下,充分利用本地醫療消費的價格優勢和資源優勢,在國內積極推廣「醫+旅」新型旅遊服務產品。
  「醫療旅遊是一門新興產業。」海南省相關官員表示,不少國家正在以特色醫療資源優勢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消費者,並換來了巨大的外匯收入。如韓國的整容業,泰國、新加坡的牙科整形矯正,印度的心臟搭橋等。據聯合國有關資料顯示,全球醫療保健旅遊業的年收入已達到4.4萬億美元,成為近年來世界最大的產業之一。
  除海南之外,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也對醫療旅遊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北京市旅遊委與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聯合制定了《北京市中醫藥文化旅遊示範基地建設工作方案》,使中醫藥文化資源同旅遊產業相結合。根據方案,這些示範基地將會依託一些中醫藥文化內涵豐富的場所而建,如中醫藥文化遺址、博物館、公園、中草藥種植園、中藥工廠等。屆時,品藥膳、洗藥浴、采中藥都將成為京城旅遊項目。據瞭解,目前,北京一些有實力的醫療機構已建立了自己的國際醫療部,面向境外來賓提供專業的服務。政府相關部門如能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在這些醫療機構和旅行社之間架起橋樑,充分利用中國醫療消費的價格優勢和資源優勢,積極推廣醫療旅遊產品,這種旅遊消費模式有望成為北京入境旅遊一個新的增長點。
  發展醫療旅遊,上海市也不甘落後。據內地業界人士說,上海的醫療旅遊業即將迎來春天。「醫療旅遊業的實質是WTO框架下的跨境醫療服務貿易和醫療服務外包。作為一項複合型產業,它的發展不僅是地區醫療服務業的發展,同時也能大力帶動當地的航空、旅遊、酒店、會展等行業,全球市場年收益已達500億美元。據業內預期,到2012年,亞洲醫療旅遊市場年增長率將高達17.6%,上海已經具備條件開展醫療旅遊業務。」
  《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對粵澳兩地中醫藥產業做出了明確規劃發揮區域整體優勢,統籌兩地中醫藥產業協同發展的策略,兩地將深化落實CEPA,實現優勢互補,促進產業多元化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澳門中醫藥產業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如今正是探討下一步發展方向的時候,醫療旅遊除了旅遊之外,也能運用澳門中醫藥產業的實力,結合中醫療養活動,進行不一樣的旅遊,正符合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
  大健康產業可探討資本化發展
  當前,本澳發展大健康產業既具有重要意義,又具有良好條件。積極發展健康產業,不僅有利於提高居民健康水準和生活品質,而且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業內人士表示,醫療旅遊的綜合性和專業性很強,要實現醫療旅遊業的健康發展,必須建立健全行業管理體制,實現相關資源的有效整合。這就需要澳門特區政府制定相關的發展計畫,也就是說沒有政府的支持,醫療資源和旅遊資源就無法形成有效整合。
  所謂大健康,就是圍繞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對生命實施全程、全面、全要素地呵護,既追求個體生理、身體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等各方面健康。實現大健康,需要樹立大健康理念、進行大健康教育、創新大健康技術、發展大健康產業、完善大健康服務。發展大健康產業,就是轉變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即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防治模式。為此,除了應繼續發展以醫療器械為主、以藥品為主的醫療醫藥工業,還應加快發展以保健食品、藥妝、功能性日用品等為主的保健品產業,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諮詢服務、疾病康復等為主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推動中醫藥及健康產業的發展,本澳應從幾個方面進行。第一,以橫琴粵澳中醫藥產業園為平臺,支援中藥及大健康相關產業的新產品、新技術和新設備研究,提高相關的技術和裝備水準;第二,加大中藥治未病和幾千年來的養生保健的優勢,給中藥及相關產業以特殊鼓勵政策,全方位支持各使用中藥和健康產業發展;第三,通過政策,加大中藥及相關產業科研投入和產業扶持力度,引導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第四,以優惠條件,引導本澳企業或引進骨幹中醫藥企業,打造中藥及相關產業的品牌企業;第五,深度挖掘中藥中醫的文化優勢,向全世界推廣,形成一種醫藥為主導的世界傳統醫藥保健產業。
  產業發展的建設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除了政府和社會資金等外界供給外,更為健康和理想的狀況是,產業利用自身發展的成果,實現成果的社會和經濟收益,自我造血,循環發展,不斷壯大。這個過程中,資本化平臺能夠協助各方將產業成果市場化、商品化和資本化,通過產權入股、質押、證券化等方式獲得資金,重新投入研發,實現科研實體的自我增值。本澳可以考慮設立一個資本化平臺,利用各類中藥知識產權進行融資和投資活動,以使知識產權投入社會生產,更好地被利用,也可使知識產權所有者獲得再生產所需的資金。這一平臺可以是各方出資設立的實體公司,也可以是政府支援的服務機構。其主要職責是︰收集和整理各研發機構的科研成果、協助界定知識產權歸屬、協助評估知識產權價值、通過融資網路將知識產權進行資本化處理。出資與參與方由政府投入一定比例的起步資金,並在境內外尋找具備一定實力的諮詢公司、評估機構、金融機構或醫藥公司出資,共同組建投資服務平臺。平臺的主要業務和盈利模式是在整合資訊諮詢平臺資源基礎上,對中藥知識產權業務及相關健康產業提供價值評估和融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