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掃除障礙港府須更有作為

  【香港中通社10月6日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日發表五年任期內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其中推動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建設北部都會區等備受關注。與過去4份施政報告相比,本次在融入國家發展篇幅較多,在香港本地發展篇幅,也提出更細緻的配套措施。
  2017年上任,林鄭月娥的首份施政報告主題為「一起同行擁抱希望 分享快樂」,不難見到新官上任的樂觀向上,2018年則為「堅定前行 燃點希望」。2019年,香港因「修例風波」遭遇社會暴亂、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林鄭月娥當年的施政報告名為「珍惜香港 共建家園」,呈現排除萬難希望香港重回安定的期盼。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香港在「黑暴」後再受重創,「砥礪前行 重新出發」的主題是香港市民的心願。2021年,香港在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的雙重護航下,「齊心同行 開創未來」成為社會的共識。
  縱觀過去的5份施政報告,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央推動香港發展,克服了發展障礙,壓制了反對勢力,創造了有利的政治環境,讓香港政府更能有所作為,「以前樣樣都不敢做,提都不敢提」,實際上是政治能量不夠。
  劉兆佳舉例,基本法23條立法,過去沒有政治條件做,因為有反對派的一些阻擾,港府一直以「沒有時間表」推遲。如今香港的政治環境變了,立法已不是遙遠的事情,若再不立法,只會逼中央從維護國安的角度再出手,也會造成中央對香港維護國安責任的不信任。
  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的北部都會區讓人耳目一新,因新界一直未如香港島和九龍發展得好。如今提出的發展規劃,是香港特區第一次突破思維、跨越香港及深圳行政界線的規劃,林鄭月娥還提出「雙城三圈」的空間概念,促進深港在經濟、基建、創科、民生和生態環境的緊密合作。
  劉兆佳指出,香港回歸後,一些香港人抗拒與內地融合發展,導致新界北一直發展不起來,如今要靠兩地政府人為發揮作用,特別是深圳政府也會有對接支持,一起打破隔膜,讓政策對接促進人心融合。
  明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經歷過去兩年多的政治形勢劇變,中央出手讓社會回復安定,給香港帶來一系列政策支援,給予港人希望。港府想要維持香港往日的經濟地位,需要提出更具體的政策、更大的決心和更果敢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