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官會晤在即 為首腦會談鋪路?

  【香港中通社10月6日電】中國與美國10月6日同日宣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將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本周在瑞士蘇黎世舉行會晤。這將是楊潔篪與沙利文繼今年3月在阿拉斯加激烈交鋒後,首次面對面會晤。此次會晤將產生什麼作用?能為兩國首腦會談鋪路嗎?
  白宮發表聲明說,此次會晤是美國總統拜登9月9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的後續安排。「我們將繼續尋求負責任地管控好美中之間的競爭關係。」 中國外交部聲明中只提及,雙方將就中美關係及有關問題交換意見。
  此次會談的背景,是美中關係繼續惡化,台海局勢不斷升溫。美國在9月9日習拜通話後,緊接著有一系列遏華舉動,包括與英國、澳大利亞建立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與歐盟啟動新合作平臺「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考慮為臺北駐美代表處「正名」等;
  10月首5天,解放軍近150架軍機飛入台「防空識別區」。美方兩度對此表達關切,並重申美方對臺灣的承諾「堅如磐石」。拜登5日又稱,在與習近平通話時談到過臺灣問題,他們同意遵守所謂「臺灣協議」。
  在中美關係持續惡化背景下,中美舉行高層會晤有何意義?美國為何一面在與中國領導人通話時強調避免衝突,一面繼續傷害中美關係?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6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中美關係已進入了‘新形態’。在‘舊形態’下,中美關係可用單一的詞來定義,例如關係改善就是全方位改善,再如特朗普政府時期,兩國主要是鬥爭,合作面很少。而‘新形態’下,無法再用單一的詞去定義,中美關係可能是多面的,競爭與合作並行,各方面之間還可能存在矛盾,兩國關係也不會再有全方位的改善。」
  香港《南華早報》援引熟悉知情人士說,此次中美高官會談可能探討兩國元首舉行面對面會談的可能性。此前外界猜測本月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將可能成為「習拜會」契機。
  張家棟認為:「由於自美國新政府上臺以來,中美尚未進行正式的首腦會談。相信近期兩國一切高官接觸,都是為首腦會談鋪路。雙方正式會面前,總要有一些成果,目前雙方正各自提出要價。美國民主黨人對11月即將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非常看重,要確保峰會成功也離不開中國的支持。」
  如何看待首腦會晤的前景?張家棟認為:「中美不會像過去一樣,首腦會晤可以定立宏大的議題,例如克林頓政府時期,兩國可以提出‘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恐怕日後難以再達到如此高度,難以通過一個概念來指導整體的中美關係發展,而是較可能在個別領域達成共識、合作。」
  《南華早報》還援引消息人士稱,此次高官會面,雙方的目標是重建溝通管道。美國貿易代表戴琪4日也表示,美國將努力在不同的基礎上與中國「重新連接」(recouple),而非”脫鉤”(decouple)。
  美國是否有「重新連接」的誠意?張家棟指出:「中美之間的溝通管道原來非常多,不過絕大部分在特朗普政府時期已被切斷,疫情又將餘下管道也基本切斷。現在中美處於史無前例的斷裂狀態。目前看,美國並不急於與中國恢復舊有溝通管道,而是希望建立新的對話機制。從特朗普政府開始,美國強調與中國對等,雙方交換的籌碼要在同一層面進行交易。不過美國力量有限,不能完全按自己意願塑造中美關係,需要中國雙向互動,這將是一個動態磨合的過程。」
  美有關部門隱瞞原油洩漏事故
  香港中通社10月6日電:據美國媒體報導,近日發生在美國加州南部海岸的嚴重原油洩漏事故,污染了奧蘭治縣多處海灘,對周圍海洋環境、物種以及當地旅遊業造成致命威脅。美有關部門隱瞞原油洩漏事故,引發當地居民和媒體的質疑。
  當地時間4日晚間,美國聯邦政府及奧蘭治縣官員稱,此次事故導致的原油洩漏量已經增加到14.4萬加侖,約合 54.5萬升。為調集更多資源對受災區域進行清理,加利福尼亞州政府已宣佈奧蘭治縣進入緊急狀態。
  隨著原油洩漏事件的不斷發酵,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有關部門在事故發生初期存在嚴重失職。
  《今日美國》獲取到的一份內部檔顯示,加州州長緊急服務辦公室在當地時間1日傍晚6點13分首次收到原油洩漏的相關消息。然而有關部門卻隱瞞了這一消息近24小時,才最終向民眾公開,導致第二天仍有大量遊客前往海灘,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原油洩漏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相當廣泛,海鳥羽毛沾上原油便無法飛翔,鯨魚、海豚及其他海洋生物遊過漏油水域或吸入有毒氣體會呼吸困難或死亡。生物多樣性中心海岸專案主任阪下美代子表示,原油不可能清理乾淨,最後會被沖上海岸,人們和野生動物都會接觸到,這對動物繁衍有長期影響。
  就在原油洩漏對當地居民和野生動物造成嚴重傷害的同時,事故責任方卻在想盡辦法撇清關係。此前,發生洩漏的石油公司負責人曾表示,這起事故「很可能是由附近的船隻拋下船錨、砸破管道」引起的,這一言論立即引起了輿論的猛批。奧蘭治縣檢察長表示,該公司發言人的表態「完全不可信」,應當對事故發起獨立調查,幷禁止這家石油公司參與調查。有關專家也表示,釀成這起原油洩漏事故「更加可信的原因」是:相關輸油設施的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