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經濟復甦是未來施政艱巨任務 劉紹滿

  在澳門特區政府即將公佈2022年度施政內容之際,當局各司級官員近期則馬不停蹄地會見及走訪社會各界收集各方的意見及建議,集思廣益,聽政於民,特顯親民為民的執政理念。從社會各界的意見來看,除了例牌式關注的房屋政策、交通政策、社會民生福利及教育文化旅遊經濟等之外,特別重視經濟復甦的問題。尤其本澳近兩年來因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與衝擊下,整體經濟跌到低谷,因應新一波疫情發展,特區政府近期推出八項支援措施,調撥財儲的廿三億元以追加中央預算,以紓緩中小企的經營壓力及就業人士的困難。且當局在近兩年為了應對疫情已用一千億元財儲,入不敷出,各行各業影響更是甚大,期望經濟復甦,改善就業和民生,已成為社會各界最為現實的最大願望。
  眾所周知,新冠疫情影響至今已近兩年,疫情對本澳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例如九月底本澳再現新冠確診個案,珠澳出入境措施即收緊,客量急跌,「十•一」黃金周泡湯,全球疫情不確定性多,在現有防疫、抗疫政策下,疫情反覆多變,整體經濟尚未真正復甦,仍在處「L」型的底部徘徊,這正是社會所急之處,相信也澳門特區政府所思的問題,更是考驗了當局執政智慧的問題。特別是,一場疫情讓全球的服務業大受打擊,讓旅遊休閒城市澳門的經濟發展在一瞬間陷入停滯,旅遊業、零售業等第三服務產業陷入泥潭,也讓澳門經濟產業多元化的任務更加重要。疫情雖然嚴重打擊澳門旅遊業,但也令整個業界上了深刻的一課,意識到旅遊經濟未來應該要如何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經濟帶來嚴重衝擊,本澳亦不能倖免,對此,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曾指出,在目前澳門疫情相對受控的環境下,推動經濟復蘇是特區政府的重要任務,需要社會各界攜手努力,共同為推動疫後澳門經濟的復蘇出謀獻策,集思廣益,積極提出寶貴的意見。在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合作下,澳門的抗疫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特區政府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投資,推出了一系列減免稅費、紓解民困和扶持中小企業的措施,以實現「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的目標,致力保存市場主體的元氣和活力。賀一誠表示,各國疫情反復令世界經濟復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澳門整體經濟活動放緩,各行各業、大中小企業都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預計在週邊不明朗因素持續增加的環境下,下半年澳門經濟仍然會面對較大壓力。他強調,疫情的到來,再次暴露了澳門產業結構單一、過度依賴博彩業、經濟韌性不足等問題。必須加快思考優化澳門經濟結構的具體方向及措施,推動經濟適度多元,並且付諸落實。特別是發揮好「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為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做好準備,為特區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奠定更牢固的根基。可見,面對疫情對本澳社會經濟發展打擊,當局是費盡心思是搞好經濟工作,及做好惠民措施等工作。
  澳門作為開放的微型經濟體,對外部經濟環境具有極高的依賴性。面對不穩定性的新冠疫情襲來,再加上出入境措施的限制,進入澳門的遊客數量呈斷崖式下跌,經濟顯著收縮,預計全年經濟較大幅度下降,無論大中小企業都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疫情令居民就業和生活受到較大的影響,各界都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至於如何破解澳門發展空間局限難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根本途徑。新冠肺炎疫情打擊下,推動經濟適度多元更迫切,當中加強區域合作尤為重要。有學者指出,橫琴作為粵澳深度合作區,對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和深化粵澳合作起重要作用。有聲音認為,疫情下澳門產業單一問題明顯,未來發展唯一出路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澳門可以利用自身貿易自由港和獨立稅區的特點,與橫琴在商業上互補,增加經濟適度多元化。建議當局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繼續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大灣區融合。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因此向來是粵澳深度合作的落腳點。澳門要積極聯同珠海方面加快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做好粵澳兩地有關法律、科技、金融、營商和社會民生等領域的政策協調和規劃銜接,促進資源要素便捷高效流動。希望為澳門而設的橫琴深合區,能真正發揮其的作用,能儘快落實相關的發展政策,讓投資者安心,讓廣大本地居民放心,切身到橫琴發展,融入國家發展的戰略之中,真正是助力澳門經濟復蘇與發展。當局也指出,將把握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機遇,有序落實規劃、完善管理體制,以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動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值得一提的就是,雖然橫琴深合區已落地,但是為何至今,仍是有很多有處理觀望的狀態,這正是當局應有所思或反思的問題,橫琴是否旺起來,與政策的落地非常重要,有橫琴的出現,反而會出現有很多聲音擔心影響個人的利益,並不有前瞻性的眼光,也包括某些官員都是這樣如此的「格局」,更不情願到橫琴任職,未來橫琴的推動,真是讓人深思。眼光不放長遠,如何發展,怕競爭,何有進步?政治人才的培養與任用問題,應與政績掛勾,過去的溫室養官形式應有所改革,且應大膽改革,更利於整體澳門未來的經濟發展。特別參與橫琴的發展。正如,立法會議員宋碧琪日前指出的,隨著深合區成立,珠澳合作由淺層邁向縱深,但在最迫切的防疫工作上,本澳與廣東始終無法突破領域限制,成為粵澳深入融合的阻礙。為此,特區政府應在防疫工作上,力求突破,優先與深合區合作創新防疫模式,做到「封區不封關」,實現跨境自由便捷流動,保障琴澳一體化區域持續整合。同時,政府肩負起發展深合區的主體責任,首先應積極針對過往發展問題設專責小組處理,以最大力度優化投資環境,恢復市場投資信心;其次,更要發揮制度優勢,在內地,外國等地吸引更多優質的企業入駐橫琴,並推動更多本澳企業入駐,以帶動人才雙向流動,為構建「琴澳一體化」體系提供強大推動力。
  澳門面對複雜的疫情變化,經濟復甦振興的任務艱巨。而當局則指,隨著疫情常態化,民生保障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將繼續善用財政資源,加快澳門經濟復甦。當局日前公佈於今年內推出八項支援措施,以紓緩中小企的經營壓力及就業人士的困難。故修改《二○二一年財政年度預算案》,調撥財儲的廿三億元以追加中央預算。預算修訂後,今年財政年度一般綜合預算的開支總額上升為一千○五十八億二千一百五十八萬三千八百元,而今年累計動用的財政儲備為三百七十九億九千三百五十四萬六千九百元。日前則有多位立法會議員認為上述法案覆蓋面低,更形容政府「孤寒」,促再推普惠性援助措施。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日前強調所有援助措施都是根據動態變化,政府不會「閂後門」。他並指出,今年博彩稅收估計只有○七年的水準,但社會福利的剛性開支卻維持在一九年的最高水準,包括教育、水電費補貼、長者措施等,去年為今年所做的基本福利達二百二十五億元,很多優惠由「沙士」至今,大家可能習慣了。「未來仍要睇住盤數,做好積穀防饑,相信短時間內需要面對財政只出不入,今次追加預算先幫助一批有需要的朋友,不是政府孤寒,而是疫情常態化下要有所選擇。」李偉農解釋去年與今年赤字預算八百多億元,加上今次預算修訂再增廿三億元,即近九百億元,加上去年澳基會的一百億元,故兩年已用一千億元財儲。由回歸至一二年,財儲為一千○二億元,即去年與今年動用的財儲已抵銷由回歸至一二年的儲備。他強調政府不能「只睇近不睇遠」,又形容「不是每年都好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寧願動態觀察,採取措施。」他預告這次修改不是今年最後一次,年尾還將第三次修訂今年預算案,因為今年博彩收入與原預計存在差距。至於明年的財赤,則預料約三百○三億元。澳門現時仍是內地唯一的境外旅遊城市,防疫工作吸引旅客來澳,才是解決經濟困境的「不二之選」。
  可見,在內地以外其他客源地疫情持續且出入境政策仍然較緊的情況下,且內地疫情近期反彈,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令本澳旅遊業脫離正常軌跡,為促進旅遊業的恢復和經濟復甦,相信增加內地來澳自由行城市有利於促進本澳經濟穩步復甦。有意見建議政府適時向中央申請增加內地來澳自由行城市數量,一方面可加快旅遊業在疫情穩定後的恢復步伐,促進經濟穩步復甦,改善就業和民生,另一方面亦可增強社會對經濟復甦及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正如有立法會議員建議的,疫情對本澳經濟造成嚴重衝擊,而經濟適度多元要取得實質性進展仍需時日,短期內本澳經濟仍將依賴旅遊博彩業,吸引旅客訪澳將是經濟復甦的關鍵。出於防疫考量,內地目前仍未恢復個人遊網上簽註及團隊遊,對本澳旅遊業恢復構成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暴露澳門經濟韌性不足,經濟結構單一的弊端顯現,疫情也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反思。後疫情時代,澳門應該如何探索經濟多元化發展?澳門未來應如何探尋支撐經濟的新動力?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暴露了澳門經濟結構存在的問題和風險;澳門整體經濟活動放緩,各行各業、大中小企業都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旅客來源過度單一對經濟發展會帶來一定風險,不利於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多年來,內地一直是本澳最大客源地,不管是旅客規模還是旅客人均消費力,都高居各國各地區之首。全球疫情導致經濟遇冷,消費需求明顯放緩,作為澳門支柱的旅遊業也難免遭受重創。今次新冠疫情令全球旅遊業受創,當局早前預測本澳要到二三年才能恢復至以往的旅遊規模和模式。有學者也指澳門作為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對外依賴度高是很正常的。疫情衝擊雖然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從漫長的歷史時期來看還是暫時的一個階段。澳門有充足的外匯儲備和財政政策空間來渡過這個難關。但也不能坐吃山空,特別現時的疫情仍是不穩定及不知何是「最後一公里」。有旅遊業界則希望政府在此期間固強補弱,不斷完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的各項工作,尤其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交通運輸能力,增強本澳旅遊承載力,並不斷開發和豐富旅遊資源和旅遊項目,增加休閒元素,提升旅客吸引力,為疫後旅遊業的復甦做好準備。
  因此,在目前澳門疫情相對受控的環境下,推動經濟復蘇是當局未來一年施政的重要任務之一。尤其因疫情造成的經濟停滯,很多個人和企業在疫情期間面臨嚴峻財務壓力,全社會都要一起共克時艱,最大程度減輕疫情對市場、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當前經濟是「大病初愈」,需要更多的「營養」,逐步放寬出入境措施,重啟內地居民赴澳個人遊對促進澳門經濟復蘇是一劑「強心針」;當局在未來施政政策上應繼續嚴格做好全面的抗疫防疫措施,包括各大口岸、交通工具、景觀園區及酒店等公共場所的檢測和管理,必須做到萬無一失,保證旅客放心、居民安心,加大力度提升接種疫苗比例是非常重要,同時,進一步推動本澳經濟復蘇及適度多元持續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