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國家使命

  大國崛起才有大城湧現,一個城市只有緊跟國家發展的脉搏,與主旋律保持共振,才能被國家賦能,才能站在民族偉岸的肩膀上振翅高飛。
  因此,某種程度上說,廣州未來的發展高度,取決於廣州在國家發展中擔當的使命,也就是廣州可以爲國家做什麽。
  歷史上的廣州使命
  歷史上的廣州,曾在多個關口爲中華民族承擔起獨特的使命。
  明清兩代,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舉國封閉,唯廣州一口通商,中國的絲綢、瓷器與茶葉通過廣州走向世界,西方的工業品也通過廣州進入中國。那個時候的廣州,率先爲中國展示了西方的先進技術與商業文明,同時也是國家的財賦重地,有「天子南庫」之稱。
  在近現代的民主革命時期,廣州是中華民族反帝反封建運動的重要策源地,是孫文領導的國民革命的大本營。那個時期的廣州,爲中華民族輸入了新思想、新理念、新文化。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面臨國際社會的經濟封鎖,但廣州仍爲國家開了一扇小窗,通過與香港的對接以及廣交會促進了中西方的經貿與人文交流。
  改革開放之初,廣州再次擔當起爲國開門、爲國探路的偉大使命,那個時候的廣州是外資入華的橋頭堡,是全國經濟的發動機,爲中國的現代化征程提供了寶貴的資金與經驗。
  今天的中國正處在民族復興的關鍵節點,滿載歷史榮光的廣州仍是中國最重要的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它必須思考一個曆久彌新的問題:廣州可以爲國家做什麽?
  國家使命的三個擔當
  充分考慮廣州的發展基礎、區位條件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使命,我認爲廣州可以在以下三個問題上爲國家出力。
  第一個是加强與香港的合作,推動共贏。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港澳的繁榮與穩定自然是應有之義,而這也是中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也與這個議題息息相關。作爲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廣州應該在維護香港繁榮穩定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國務院總理李克强在2018年全國兩會上答記者問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很快會出臺,港澳居民到內地來,特別是到廣東來工作、生活,在住房、教育、交通等諸多方面逐步享受同等待遇。
  在此意義上,廣州能否先行一步,向港澳拋出橄欖枝,打破公共服務的行政邊界,給予港澳居民同等的市民待遇,以此吸引港澳青年到廣州就業、創業,爲香港經濟社會的轉型提供緩衝空間。
  當前,中國城市正在上演一場前所未有的人才爭奪戰,而香港擁有多所世界頂尖名校,在理學、商科、醫學等領域均有較高的學術水平,這些學科的人才如果能到廣州就業,會是一個獨具特色的亮點,將有利於廣州人才庫的多樣化,有利於與其他城市形成差異化競爭。
  所以,這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第二個是「泛珠」的問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是中國大地的普遍繁榮,但目前的國內區域發展格局仍然不平衡,中西部與東部、北方與南方的差距還很大,發達地區帶動欠發達地區還需要更大的作爲。
  沿海三大經濟區中,長三角通過長江水道與廣袤的腹地建立起密切的聯繫,帶動效應比較明顯。目前,以長江水道爲依托的「長江經濟帶」業已上升爲國家戰略。
  相比而言,珠三角更擅長的是外向經濟,對外開放的水平很高,但短板是腹地經濟,與內陸市場的聯繫不如長三角緊密,在帶動內陸經濟發展的貢獻度方面相對不足。不過,這個情况正在改觀,由廣東省倡導的「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在2016年已獲得國務院批復,「泛珠」涵蓋了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湖南、江西、四川、雲南、香港、澳門等9個省份及兩個特別行政區,其涵蓋的經濟與人口總量,可與長江經濟帶等量齊觀,廣東在拓展腹地經濟方面大有可爲。
  作爲廣東省省會、泛珠地區最重要的綜合性門戶城市,廣州應該充分打好「泛珠」這張牌,大力推動中國經濟的平衡發展,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補齊腹地不足的短板,在內陸地區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第三是全球化的問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是開放式的復興,一定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全球化。中國的産業、資本與技術必須走出國門、影響世界,搶占全球産業鏈的制高點,才能爲民族復興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與改革開放之初一樣,中國經濟的全球化同樣需要一個探路者。擁有香港這個超級聯繫人的粵港澳地區,開放水平、國際化水平均屬沿海三大經濟區中之首,「廣深科技走廊」的高新産業也初步具備世界級的影響力,PCT國際專利的擁有量在全球僅次於東京灣區,最有潜力成爲中國經濟全球化的第一個探路者。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爲國家戰略,也可以理解爲國家對粵港澳承擔這個角色的認可與鼓舞。
  作爲粵港澳地區的龍頭城市之一,廣州應該拿出當仁不讓、舍我其誰的氣魄,以非凡的銳氣與行動力,緊扣「一帶一路」建設的步伐,成爲中國經濟全球化的第一批出海者與探路者。
  作爲千年商都的廣州,自古以來就在海洋國家中具備一定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在東南亞地區更是擁有深厚的人文與經貿聯繫,廣州應該繼續强化「國際商都」這個IP,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航運中心與商貿中心,携手深圳、香港,與新加坡爭奪在東西方貿易體系中的影響力。
  在服務國家的過程中被國家賦能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放眼全球,幾乎每一個偉大城市都代言著一個偉大時代,正如倫敦之於工業革命,紐約之於美國的崛起,矽谷之於第三次技術革命,深圳之於中國的改革開放。
  偉大的時代方可造就偉大的城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啓了又一個新時代,這個新時代一定會成就新的偉大城市。
  每一個中國城市都應該充分把握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在爲國家服務的過程中被國家賦能。
  當前,中國發展的最重要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當代中國人的共同夢想,應該被視爲一切工作的主綫與中心。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與積累,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每一個有遠大追求的城市,都應該樹立起穩固而敏銳的國家意識,多思考在國家發展的大棋局中可以發揮什麽樣的職能,多思考可以爲國家解決什麽問題、爲國家分擔什麽樣的責任。一個城市只有具備這樣的覺悟與格局,才能獲得更多的國家支持與影響力背書。
  回顧中國歷史,如果要用「曆久彌新」來形容一座城市,那麽沒有誰比廣州更當之無愧。歷史的多次眷顧,證明了嶺南這片土地巨大的魔性,我們有理由相信廣州能够延續歷史的榮光,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更大的力量,同時也成就自己的光榮與夢想。
(孫不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