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英系」勢力的崛起與發展隱憂

  「英系」泛指民進黨內以支持蔡英文爲核心組成的黨內派系勢力,隨著蔡上臺執政、掌握豐厚的黨政資源而迅速發展壯大。「英系」具有鮮明的個人主義色彩,組織分散「後蔡英文時代」勢將面臨衰落、分裂的發展隱憂。爲了防止蔡英文在2022年選舉後陷入「跋腳」及2024年選舉後繼無人的危險局面,蔡英文及「英系」正積極展開布局,大力拉抬「英系」成員及親「英系」成員參選,並打出陳建仁這一張「王牌」來制衡黨內派系,以便繼續維持「英系」在黨內的優勢地位。
  「英系」的崛起與壯大
  半途加入民進黨、學者出身的蔡英文在2008年甫任民進黨主席時,在黨內並無任何班底,一向厭倦派系惡鬥的她無疑是民進黨內的另類。然而,隨著蔡英文先後參與新北市長選舉及三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在臺灣政壇摸爬滾打多年的她逐漸有了自己的鐵杆支持者,尤其是在2016年「大選」中獲勝、當選爲臺灣地區領導人後,向她靠攏的綠營政治人物迅速增多。2020年「大選」蔡英文又以817萬超高票成功連任,蔡個人的政治權勢達到巔峰。以蔡英文上臺執政爲契機,前嘉義縣長、現任民代陳明文主導的「臺灣世代智庫」和洪耀福、蘇嘉全等人主導的「小英之友會」等「挺蔡」鬆散團體正式彙聚起來,轉型爲派系組織——「英系」。「英系」常常以臺灣立法機構爲主戰場,對外發聲,在爲蔡英文執政「保駕護航」的同時,分享蔡英文手中掌握的權力資源,形成以蔡英文爲中心的「恩庇一侍從」權力關係。
  「英系」在2016年「大選」前,在黨內的勢力還比較弱,因而選擇與當時的黨內第二大派系「正國會」結盟,力挺蔡英文參與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隨著蔡上臺執政並於2020年高票連任,「英系」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派系勢力日趨壯大,不僅超車「正國會」,甚至大有與「新潮流」相抗衡之勢。截至目前,「英系」主要成員涵括臺灣當局前立法機構負責人蘇嘉全、民進黨前秘書長洪耀福、現任高雄市長陳其邁、民進黨前臺北市黨部主委黃承國以及台立法機構一衆綠營民代,如嘉義縣的陳明文和蔡易餘、嘉義市的王惠美、雲林縣的蘇治芬、新北市的羅致政、江永昌、屏東縣的莊瑞雄、蘇震清、台東縣的劉棹豪、漠湖縣的楊曜、不分區民代丘泰源、吳玉琴和從「湧言會」轉投過來的管碧玲。而陳明文子弟兵、現任民進黨籍彰化縣長翁章梁、現任「駐美代表」蕭美琴、前文化部門負責人鄭麗君和新加入民進黨的陳建仁等人在廣義上也屬於「英系」大家庭中的一份子。除此之外,全台各縣市也有不少民進黨議員爲「英系」成員,如民進黨新北市議員彭佳芸、廖宜琨、鐘宏仁,臺北市議員吳沛憶等。另外,以桃園市長鄭文燦、新竹市長林智堅、台當局衛生福利部門負責人陳時中、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以及獲得「英系」力挺、順利通過提名尋求連任的台南市長黃偉哲等爲代表形成的親「英系」力量。由此可見,「英系」在黨內的政治實力蔚爲可觀,派系成員及親「英系」力量遍布全台,陣容强大。
  「英系」的派系特徵
  觀察「英系」的形成及崛起路徑,不難發現「英系」這一新興派系迥異於黨內其他派系的特徵。首先,高度依賴於蔡英文個人。「英系」的形成及成長打上了高度的個人主義色彩,是在蔡英文掌握黨政大權後逐步發展起來的黨內派系,其在黨內的地位隨蔡英文的權勢增長而上升,與蔡英文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關係。近些年,「英系」倚仗蔡英文炙手可熱的權勢不斷吸收擔任黨公職的民進黨骨幹分子及對政治深有抱負的年輕人,組織快速發展壯大,成爲黨內各派系不可小瞧的力量。擁有蔡英文這一核心品牌無疑是「英系」最大的優勢。相比其他派系,蔡英文擔任台當局領導人並兼任民進黨主席,全面掌握黨政軍資源,而「英系」身爲民進黨的「執政派系」,最接近權力中樞,派系要員經常有機會直接面見蔡英文,向蔡陳情、獲得最新政治資訊,因而在獲取權力資源上占得先機。與此同時,「英系」爲蔡英文鞏固黨政主導地位、順利執政提供最堅實的支撑力量,一路替蔡施政保駕護航,是蔡最依賴、最信任的鐵杆禁衛軍。
  近兩年來,「英系」最大程度地分享蔡英文帶來的「政治紅利」。蔡在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從選情不被看好到在黨內初選階段碾壓來勢汹汹的挑戰者賴清德,最後在與國民黨對決中挫敗風頭正勁的韓國瑜,以超高選票順利連任,同時,民進黨在民代選舉中亦成功過半,維持了蔡英文的「全面執政」地位。開啓第二任期後,蔡英文又帶領民進黨一路取得「四大公投」、台中第二選區民代補選及「罷昶」六連勝,執政滿意度過半,聲勢如日中天。去年底,民進黨「全代會」更授權2022年縣市長選舉除屏東縣、基隆市和新竹市辦理初選外,其餘19縣市概由黨主席蔡英文徵召,使得2022年選舉黨內各派系不得不看蔡英文及「英系」臉色,這進一步鞏固以蔡爲核心的「英系」在黨內的優勢地位。可見,身爲主帥的蔡英文聲望高、位高權重,無疑是「英系」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堅實動力。可以預見,在2022年選舉中,「英系」將繼續在民進黨內部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除了推出自己的派系人馬參選外,更成爲各大派系競相拉攏、積極爭取的合作目標。
  其次,派系內部結構較爲分散,派系成員來源多元複雜。「英系」是由多股挺蔡英文勢力組合而成的鬆散聯盟,衆多派系要角之間並無共同的理念認同及深厚的情感聯繫,更多的是利益上的合作關係,他們多基於「挺蔡」、追求蔡英文掌握的政治權力資源而彙聚在一起、團結在蔡的身邊。可以看到,陳明文、蘇嘉全、黃承國、洪耀福、羅致政等人,在「英系」大旗下各成一股勢力,彼此互不隸屬。
  具體而言,「英系」主要有以下幾股勢力。一是黨務派,以蘇嘉全、洪耀福和羅致政等人爲代表。蘇、洪、羅等人爲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倚重的左膀右臂,協助蔡處理黨務。其中,蘇嘉全、洪耀福擔任蔡英文黨主席任內的民進黨秘書長,而羅致政則擔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襄助蔡牢牢掌握民進黨中央權力。二是地方實力派,以陳明文、黃承國兩人爲代表。陳明文和黃承國的地方實力雄厚,分別在嘉義縣和臺北市獨霸一方,在「英系」內部自成山頭。陳明文過去爲國民黨籍,後在陳水扁時期「由藍轉綠」,改投陳水扁陣營。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後,陳明文改投蔡陣營,成爲「英系」大將。他是嘉義縣的派系大佬,長期左右嘉義政壇,現任民進黨籍嘉義縣長翁章梁爲其子弟兵。而黃承國過去與「三立」集團董事長林昆海交好,是「海國會」的龍頭之一,曾於2020年力挺王定宇參選民進黨中常委,後因林將派系轉型爲「湧言會」,遂轉投蔡英文門下。黃承國擔任多年的民進黨臺北市主委,具有濃厚的幫派背景,在臺北的政治實力雄厚。一定程度上,陳明文和黃承國與蔡英文是政治結盟的關係,並非完全屬於「英系」,兩人在嘉義和臺北有自己長期經營的地方資源,在「英系」內部有較大的自主性與獨立性。三是吸納的其他派系民代。蔡英文執政後,不少其他派系出身的民代改投「英系」門下。其中又以蘇治芬、莊瑞雄和管碧玲等原「謝系」民代最具代表性,他們三人原來都是謝長廷人馬,隨著謝長廷長期派駐日本、遠離臺灣政壇而改投「英系」門下。除「謝系」成員外,陳其邁、蔡易餘等人在加人「英系」前,本人及其父輩曾是陳水扁麾下人馬。四是新近加盟的政治盟友。蔡英文爲了鞏固自己的權位,邀請與其關係密切的政治人物入黨,其中以曾任蔡副手、應蔡邀請加人民進黨的陳建仁爲代表,未來亦不排除黨內其他政治人物加盟。
  「英系」面臨的發展隱憂
  「英系」的形成過程及其相對穩定的派系特徵決定了「英系」的後續發展不可避免地存在隱憂。一方面,高度的個人主義色彩顯露出「後蔡英文」時代「英系」必將面臨派系實力縮减乃至消亡的隱患。「英系」的命運與蔡英文緊密相連,一旦蔡2024年卸任、不再掌握黨政大權,而接班人無以爲繼,「英系」將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原來的不少「英系」成員爲了各自的政治前途也將紛紛改投新主,重新尋找强大的政治靠山。另一方面,派系組織分散、成員構成複雜將使「英系」難以真正團結、共同作戰,這將制約「英系」整體戰鬥力的發揮。「英系」派系結構複雜,成員來源非常多元,有的派系要角甚至還擁有效忠於己的小山頭。這決定了「英系」的組織力量較爲分散,若離開蔡的領導或缺少蔡英文挹注的黨政資源,「英系」內部將缺少凝聚力,陷入群龍無首、一盤散沙的分離狀態。
  强烈的個人主義色彩,加上派系組成結構的複雜及成員來源的多元決定了「英系」本身是一個內部小山頭林立的功利性利益團體。在蔡英文執政、擁有高政治聲望時,蔡尚可勉力維持「英系」的運作。當前,蔡英文及其掌握的豐厚黨政資源扮演了英系「桶箍」的作用,催生他們投人蔡英文麾下、爲蔡當局搖旗呐喊。但是,現實政治利益至上的原則決定了「英系」成員並不可能絕對忠誠於蔡英文,蔡英文推動的一些對「英系」內部成員的核心利益帶來損害的政策同樣將遭到內部杯葛。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蔡英文近幾個月來大力支持林智堅的新竹縣市合並升格計劃却遭到了包括「英系」在內的民進黨衆多派系的杯葛。
  2021年12月19日,對於蔡英文力挺的「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居然總共有12位民進黨民代以不參加連署或臨時撤簽的方式進行抵制,其中包括「英系」4人、「正國會」6人,以及「湧言會」的王定宇與不屬任何派系的林淑芬。陳明文、王美惠、蔡易餘、羅致政等4位「英系」人馬竟然也不挺該案,被島內親綠媒體指稱爲「扛著『英系』大旗反蔡英文」。身爲「英系」要角的他們此時反對該提案,無疑是擔心新竹縣市合並升格影響2022年選舉,引起多諾米骨牌效應,對民進黨各派系的生存發展不利。
  就「英系」而言,新竹縣市升格,對「英系」大將陳明文、蔡易餘等人的衝擊較大。陳明文、蔡易餘和王美惠三人系嘉義縣市民代,在地方的權力關係盤根錯節,縣市合並升格牽一髮而動全身,將連帶影響他們在嘉義縣市的政治利益。嘉義縣市過去即存在合並升格的聲音,如今蔡英文力挺新竹縣市合並升格將再度攪起嘉義縣市合並升格的渾水。新竹縣市合並升格無論是否成功,都會對「英系」帶來負面衝擊。
  這些負面衝擊主要體現在,一方面,倘若蔡英文獨厚新竹縣市、推動新竹縣市合並升格成功,却忽略嘉義縣市民衆的同等要求,勢必激發當地民衆的不滿聲音,這股不滿的聲音直接衝擊「英系」在地民代陳明文、蔡易餘和王美惠等人,對他們參與2022年嘉義縣市長選舉或尋求2024年民代連任産生負面影響。因而他們反對蔡英文爲新竹縣市合並升格量身打造規則、貿然推動修改「地制法」。另一方面,即使嘉義縣市搭便車成功合並升格,升格後的「大嘉義市」將面臨地方政治權力格局的重新洗盤,陳明文、蔡易餘和王美惠三位「英系」在地政治人物勢必就如何調整各自權力關係、妥善安排各自人馬展開艱難的博弈,非常費時費力,一旦處理不好,勢必引發「英系」成員內鬥,乃至反目成仇。因此,對於他們而言,一動不如一靜,最好的選擇是反對新竹縣市升格,維持當前行政區劃格局。
  總的看來,因蔡英文黨政大權獨攬、「英系」跟著沾光,派系成員近些年在臺灣政壇混得風生水起,「英系」在黨內强勢崛起。但是,「英系」也存在發展的隱憂,即如何避免蔡英文在今後兩年多任期內「跋腳」以及卸任後被其他派系清算,連帶著影響「英系」的發展。正所謂「蔡英文穩、『英系』就穩」,「英系」與蔡英文是「一榮俱榮、一損同損」的「魚水關係」。對於蔡英文而言,强大的「英系」可以爲其執掌黨政大權提供堅實的後盾;而對於「英系」成員而言,蔡英文的權勢爲他們維持既得利益、攫取政治利益提供庇護。
  蔡英文爲防止提案跛腳進行掙扎
  爲了應對「英系」存在的隱憂、維繫「英系」的發展,鞏固蔡英文在黨內的領導權威,蔡英文及其「英系」也就2022年「九合一」選舉和2024年「大選」展開了相應的布局。除了鞏固既有的派系政治版圖、積極培養新人參與縣市議員選舉外,蔡英文還拉陳建仁等加盟「英系」來平衡黨內各派系,從而維持「執政派系」的地位。
  近期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對蔡英文執政及「英系」發展帶來負面衝擊,一是蔡英文屬意的2024年「大選」接班人鄭文燦民意支持度及政治聲望已雙雙被賴清德超車。二是獲得「英系」力挺的2022年臺北市長人選陳時中在近一年的疫情防控中已從「神壇」跌落,支持度大不如前,陳時中面臨准「臺北市長候選人」身份隨時有可能被「正國會」的林佳龍取代的危險。三是蔡英文力挺林智堅推動的新竹合並升格計劃在黨內遭到衆派系聯合抵制,成功的前景越來越黯淡,打亂蔡英文的選舉布局。這三件事都使蔡英文和「英系」深感憂慮,擔心蔡英文在黨內獨一無二的政治權威受到挑戰。
  爲此,蔡英文和「英系」未雨綢繆,及時展開因應。首先,積極維護並鞏固蔡英文在2022年選舉中的絕對主導權。繼去年召開的民進黨「全代會」賦予黨主席蔡英文享有全台19縣市長人選的提名權之後,民進黨在2022年1月初又成立「2022年選舉對策委員會」,蔡英文親自擔任召集人,成員包括賴清德、蘇貞昌、柯建銘、鄭文燦、陳其邁、林佳龍、林錫耀、洪耀福,並囊括各派系代表,如「蘇系」吳秉睿,「湧言會」王定宇、趙天麟,「英系」蔡易餘、黃承國,「正國會」陳茂松、高志鵬,「新潮流」梁文杰、劉維鈞和「綠色友誼連綫」何志偉。由此可見,蔡英文在民進黨的2022年選舉中占獨一無二的主導地位。除蔡英文外,「英系」在「選舉對策委員會」中亦占有多席,表明「英系」在2022年選舉中享有優勢話語權。因此,「英系」堅決擁護民進黨的2022年選舉安排,積極維護蔡英文對2022年選舉的主導權,不容許其他派系肆意挑戰蔡英文的領導權威。
  其次,積極展開2022年選舉布局。隨著2022年「九合一」選舉的來臨,民進黨各派系爲2022年選舉展開激烈的博弈,「英系」也積極展開布局。目前,各派系在屏東縣長黨內初選階段競爭日趨白熱化。就「英系」而言,隨著蘇嘉全侄子蘇震清宣布不參選、改爲大力支持莊瑞雄參選屏東縣長,標志著屏東「英系」勢力完成整合,增强了與「新潮流」民代鐘佳濱和周春米對陣的實力。高雄市長選舉,已完成黨內提名,將由「英系」陳其邁連任。嘉義縣長,也已經通過提名,將由陳明文子弟兵、現任縣長翁章梁競選連任。而令人矚目的臺北市長選舉,外界普遍預測將出現國民黨、民進黨和民衆黨激烈相爭的局面。「英系」對於臺北市長選舉展現了强烈的企圖心,鼎力支持親「英系」的陳時中參選臺北市長,並且亮出陳建仁這一張王牌,以備不時之需,預防萬一陳時中民調低落、不再適合參選,就不排除力推形象好的陳建仁出來競選臺北市長,爭取循1994年臺北市長選舉的「陳水扁模式」在藍白相爭中贏得臺北市長選舉勝利。此外,「英系」也積極招納新人、鼎力支持他們參與縣市議員選舉。3月2日,「英系」由陳明文和羅致政等人牽頭召開記者會,打著「聲援烏克蘭」的旗號乘勢拉抬參與年底縣市議員選舉的「英系」新人,提高他們的曝光率,同時也向黨內其他派系秀肌肉、展現「英系」戰力。
  最後,對民進黨2024年潜在人選展開權力的制衡,積極物色貫徹蔡英文意志的「接班人」。距蔡英文任期結束還有兩年多,目前賴清德聲勢崛起、力壓蔡英文原本看好的鄭文燦;而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仍不時透露出對2024年「大選」的企圖心,試圖打破「蔡蘇體制」;加上「正國會」力拱林佳龍,可見黨內各股勢力暗潮湧起、摩拳擦掌,使得2022年選舉後蔡英文面臨權力「跛腳」危機,勢必衝擊「英系」的發展。爲此,蔡英文拉攏陳建仁入黨,壯大「英系」力量,用陳建仁來充當平衡黨內派系、維持蔡英文2022年選舉後繼續掌權的有力砝碼。特別是,蘇嘉全和陳建仁都曾充當蔡英文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副手人選,他們和蔡英文互動頻繁、十分默契,並且政治資歷高,一個曾任民進黨籍首位立法機構負責人,另一個曾任蔡英文第一任副手。如今,兩人同處「英系」陣營,蔡英文將根據需要將陳建仁和蘇嘉全放到合適位置,以此制衡賴清德、蘇貞昌和林佳龍等黨內其他派系潜在的2024年候選人,從而鞏固蔡英文本人的執政權力,甚至爭取在2024年卸任後維持個人及「英系」在民進黨內的政治影響力。
(何長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