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台辦表達沉痛哀悼:星雲法師深受兩岸同胞敬重

  【中新社北京2月8日】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2月5日圓寂。「我們深感悲痛。」8日在北京舉行的國台辦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朱鳳蓮說,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以及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對星雲法師的辭世表示沉痛哀悼。
  她表示,星雲法師一生矢志弘揚佛法,投身公益,福利社會,教化人心,傾力傳播弘揚中華文化,在海峽兩岸和海外享有盛譽。尤其是星雲法師始終持守民族大義,堅定支持統一,堅決反對「台獨」,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力促同胞心靈契合,貢獻卓著,深受兩岸同胞敬重。
  朱鳳蓮指出,星雲法師的高德遺韻和風範將為兩岸同胞所銘記。我們更應該記住,星雲法師的宿願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衷心希望臺灣佛教界人士和廣大信眾秉持星雲法師遺志,賡續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助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和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日前呼籲臺陸委會,協助大陸信眾和佛教界朋友赴臺弔唁星雲大師。朱鳳蓮回應相關提問時說,這個問題恐怕得去問臺灣有關方面。兩岸民眾高度敬重星雲法師,也會秉持星雲法師的遺願做該做的事。
  2月5日,著名政治學學者、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朱雲漢在家中離世,享年67歲。朱鳳蓮對此表示,朱雲漢先生民族情懷深厚,致力推動民族復興,在中國現代化發展模式研究等方面多有建樹,長期以來身體力行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貢獻良多。我們對朱雲漢先生因病逝世深感痛惜,並向其家屬致以深切慰問。

上海各界追憶星雲大師:「斯人已矣,典範猶在」
  中新社上海2月8日電:「對星雲大師最好的紀念就是繼續弘揚人間佛教,推動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交往,共促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歐洲華人學會副理事長、奧地利奧中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常愷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5日在臺灣高雄圓寂。他畢生致力於弘揚人間佛教,推動兩岸交流,熱心倡行社會公益、發展教育事業,曾多次到訪上海。
  星雲大師於1989年4月和2003年7月兩次參訪上海玉佛禪寺。聽聞星雲大師圓寂,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上海玉佛禪寺方丈覺醒法師敬唁稱「殊感痛惜」。他回憶道,1988年,被譽為北美第一大佛寺的西來寺落成之際,星雲大師盛情邀請大陸佛教代表團參加典禮並出席「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六屆大會」,開啟了海峽兩岸佛教界代表同時參加會議、開展平等交流之先例。
  覺醒法師表示,緣於已故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玉佛禪寺方丈真禪長老與星雲大師深厚的法誼,20世紀80年代以來,上海佛教界及玉佛禪寺與佛光山之間往來頻繁,互訪不斷,親如一家。「真禪長老圓寂後,星雲大師繼續關心和支持上海佛教發展,對我等後輩更是親和如初,關愛有加。每次到訪寶島,大師總要撥冗親自接見或悉心安排接待事宜。其謙恭親和的高僧風範為我輩學人樹立了典範。星雲大師的圓寂是兩岸佛教的重大損失。」
  星雲大師23歲時從上海到臺灣。他曾表示,自小經歷苦難的往事,讓他深知戰爭可怕。「現在兩岸同胞不能對立,不能戰爭,兩岸一家親,要共同發揚優良的傳統文化。」
  在滬臺胞、臺灣黃埔軍校同學後代聯誼會會長丘智賢告訴中新社記者,星雲大師常常提到,自己的父親在南京大屠殺中失蹤,他在戰亂中出家,又因兩岸的分隔,三十餘年無法與母親團圓,這樣的人生經驗讓他格外感受到和平的可貴與重要。星雲大師晚年在健康不佳的情況下仍致力於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希望化爭端、歧見於無形,既是在彌補那一代人的缺憾,更是為下一代創造出更好的發展環境。「斯人已矣,典範猶在,這樣一份盼能利於兩岸、惠澤後世的心意,更該為我們所體會、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