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發展新特點與新態勢

  2023年初,蔓延近三年的新冠疫情基本結束,人們期待兩岸關係春暖花開,恢復兩岸正常交流往來,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然而,民進黨當局釆取「小步慢開」與「持續嚴控」的延緩策略,借機持續對兩岸交流往來實施嚴格管控,兩岸交流往來停滯不前。被部分學者樂觀期待的「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景象久未再現。
  兩岸截然不同的兩岸政策路線,預示了兩岸政治對立與對抗局面依舊,政治博弈更加激烈,持續陷入惡性循環
  兩岸問題的核心是統「獨」問題,統「獨」較量是兩岸政治對立與政治博弈關鍵,併發展為祖國大陸推進深化融合發展與民進黨當局「反制融合發展」的政治較量,深刻影響著兩岸關係發展。
  祖國大陸依然堅持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與和平統一大政方針,同時堅決反對與遏制「台獨」分裂活動,堅定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可謂是軟硬兩手並舉,「軟的更軟,硬的更硬」。
  儘管近年來大陸民間自媒體強烈期待以非和平方式儘早實現國家統一,但黨中央依然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與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局出發,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與和平統一大政方針,持續推出惠臺政策,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與融合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涉臺內容充分彰顯了這一精神,提出「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完善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有關部門積極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推進與恢復兩岸民間交流往來。特別是2023年9月,中央接連出臺兩項重大涉臺檔《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充分顯示了祖國大陸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與和平統一的明確態度與決心。
  與祖國大陸堅定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兩岸政策路線不同,臺灣民進黨當局則堅持走以謀求「台獨」為核心、以「抗中」為主的兩岸發展道路。新冠疫情基本結束後,民進黨當局延續了一貫堅持的「抗中反中脫中謀獨」路線,仍不斷進行「台獨」挑釁,而且借機對兩岸交流往來繼續採取「小開放、嚴控制」政策措施,讓兩岸關係繼續陷入困境,至今沒有出現人們期待的恢復兩岸正常交流往來局面。
  事實上,民進黨上臺後不久,就因蔡英文當局堅決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並不斷發表涉「獨」挑釁言論,導致兩岸關係急轉直下,迅速惡化,陷入對抗僵局。而新冠疫情的暴發為改善兩岸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之窗」,但蔡英文當局沒有利用這一機會改善兩岸關係,反而釆取了更為敵視與仇視大陸的防疫政策,並持續推動”台獨」分裂路線,不時發表激烈的「台獨」分裂言論,不斷與外部反華勢力勾結,破壞兩岸關係,損害中華民族利益。祖國大陸對此釆取強烈反制措施,強烈批判與譴責,同時釆取有限軍事威懾手段,在臺海周邊舉行各種軍事演習與巡航,以有效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與中華民族利益。
  新冠疫情基本結束後,蔡英文當局原本可以借機開放與擴大兩岸通航,開放兩岸人員往來,恢複兩岸民間交流,緩和兩岸關係。然而,蔡英文當局卻依然在「抗中反中脫中謀獨」路線下,一方面對兩岸通航與兩岸交流往來嚴格管控,不願開放或被迫小幅開放,另一方面持續大搞「台獨」分裂活動。特別是代表民進黨參選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賴清德,不僅投書美國進行「台獨」挑釁,宣揚「兩國論」,還惡意攻擊祖國大陸。祖國大陸做出強烈反應,發起更為嚴厲的「批賴」行動與軍事威懾警告行動,兩岸進入新一輪政治鬥爭與政治博弈時期。
  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如果成為臺灣地區新的領導人,必然會頑固堅持「台獨」分裂路線,不排除會有更為激進的「台獨」分裂挑釁言行,預示著未來兩岸關係將持續惡化,兩岸政治對抗依舊激烈、尖銳。
  外部勢力介入臺海問題擴大化,臺灣問題更趨「國際化」與複雜化
  近年來,美國等西方勢力介入臺海問題公開化與頻繁化,兩岸關係發展變數進一步增大。儘管對國際社會造成重大影響的新冠疫情基本結束,但美國確立的對華競爭遏制戰略沒有改變,持續推動對華貿易戰、科技戰,並勾結盟友與准盟友在國際社會「挺臺遏華」,持續介入臺海,而且有進一步泛化與惡化態勢,兩岸在國際社會的鬥爭與較量更激烈,並趨長期化。
  (一)美國等西方勢力廣泛、頻繁介入臺海事務美國持續強化「以臺遏華」和「以臺制華」戰略,不斷打「臺灣牌」,歪曲與掏空一個中國政策,強烈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持續擴大對臺軍售,加強美臺軍事勾連,擴大與提升雙方往來層級,不斷挑戰中國政府對臺政策紅線與底線。日本追隨美國強勢介入臺海,日本與臺灣官員及高層互訪頻繁,還公然提岀「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危險口號,為日本介入臺海製造社會輿論與藉口。歐盟等也開始廣泛介入臺海問題,在國際社會「挺臺」聲音持續升高,與臺灣互動頻次顯著增加。特別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斷在雙邊或多邊國際場合或公報中不斷公然發表涉臺言論,表達對臺海形勢的關切,常常歪曲事實真相,「挺臺責華」,干預中國臺灣事務,影響臺海和平與中國統一進程。
  (二)美國等西方國家議會干預臺灣及介入臺海更加廣泛與頻繁
  近年來,美國等西方國家議會頻繁通過涉臺或包含涉臺議題的決議、法案、議案與報告,公然介入臺海事務。其中,從特朗普上臺到拜登執政,美國國會通過或正在通過的涉臺或包含涉臺內容的議案數十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多,而且有多個已被總統簽署成法。歐盟議會與多個歐洲國家議會也陸續通過涉臺決議或報告,公然干涉中國內政。同時,美國和西方其他一些國家議會議長、副議長與議員頻繁竄訪臺灣。2022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臺灣後,捷克眾議長亞當莫娃、韓國副議長鄭宇澤等也竄訪臺灣,更有多個國家國會議員頻繁竄臺。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美國與加拿大國會議員竄臺41人次;2023年1-5月,美國國會至少有6批次、21名議員竄臺,超過2017-2021年每年美國國會議員竄臺人數,可以說美國等西方國家議會介入與干預臺海事務成為一種新態勢。
  (三)兩岸在國際社會的鬥爭與較量:更激烈、更持久
  一是臺灣當局企圖爭取參與國際組織,尤其是將參加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氣象組織與國際刑警組織等作為重要爭取突破目標,並獲得美國等西方國家聲援與支持。臺灣當局每年都會在爭取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問題上大做文章,策動美國等西方國家與所謂「友邦」提案或表態支持。二是臺灣當局努力鞏固所謂「邦交國」,以象徵性維護其「國際承認」。在新的形勢下,臺灣一些所謂「邦交國」選擇「棄臺」,被臺灣當局視為祖國大陸對臺灣進行國際打壓,借機攻擊祖國大陸,製造臺灣民眾對祖國大陸的不滿情緒,但兩岸這一較量不會停止。三是兩岸先後申請爭取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引發兩岸區域經濟整合較量。 CPTPP的多個成員國與中國大陸關係惡化,背後又有美國施壓影響,中國大陸加入面臨嚴峻挑戰,臺灣更難如願加入,CPTPP成為兩岸國際社會鬥爭與較量又一場所。四是臺灣當局加大在經濟文教及話語權爭奪與祖國大陸抗衡。臺灣當局建立「國際化宣傳」英文影音平臺,打造所謂「臺灣軟實力」,其強推的「國際影音串流平臺」 TaiwanPlus 平臺於2021年8月底全球開播,蔡英文聲稱這是專屬於臺灣的「國際媒體平臺」,強調要「自己講臺灣的故事,讓世界各國更容易親近瞭解臺灣」。另外,近來美國一些政客蓄意否定與扭曲聯合國2758號決議,企圖為臺灣參與聯合國製造國際輿論與提供國際法依據。2023年9月,美國紐約非營利組織邀請蔡英文在其年度峰會發表視頻演說,「碰瓷」聯合國大會,預示著海峽兩岸在臺灣參與聯合國及相關組織問題上展開新的較量與鬥爭。可以說,在外部勢力廣泛介入臺海大背景下,臺灣當局必會借力使力,期待與策劃更多外部勢力介入臺海,預示未來兩岸在國際社會的鬥爭更為複雜與激烈。
  島內政治格局依然牽制與影響兩岸關係發展變化
  兩岸關係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島內政治格局與政治力量對比、執政黨政治路線具有關鍵性影響。由於民進黨與國民黨的政治主張、政治路線與兩岸政策存在很大差異,不同執政者的政治路線與兩岸政策對兩岸關係發展有重大影響。依循臺灣政治民主化後不同政黨執政經驗觀察,國民黨執政也就是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岀現”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景象,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一段「黃金時代」。民進黨不論陳水扁還是蔡英文執政,兩岸關係都進一步惡化,陷入對立、對抗與鬥爭個局,兩岸互動與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受到很大影響。
  目前中國國民黨儘管已是「反獨不統」的政治現實主義政黨,但「不反中」「不去中」,承認中華民族,認同兩岸同是炎黃子孫,支持兩岸友好交流與往來,主張兩岸加強經濟交流合作。因此,如果未來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關係將呈現緩和與密切交流狀態。特別是在承認「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上,兩岸可能還會重啟「兩會」機制化互動合作,並開創兩岸關係發展新局面。然而,如果主張與堅持「台獨」的民進黨執政,兩岸必然陷入激烈對抗與鬥爭格局。
  另外,島內政治格局發展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島內民意牽制和影響。由於兩岸長期分離狀態,加上臺灣島內多年的「臺灣主體」與「臺灣國家化」「臺獨」教育,「臺灣主體意識」「臺灣獨立意識」與「臺灣至上意識」已普及化,統「獨」民意呈現「獨升統降」。新冠疫情期間,在民進黨「抗中拒中」政治操作下,兩岸民意對抗進一步被強化,臺灣利己主義與仇陸氣氛濃厚。後疫情時代,儘管民進黨「惡政」引起民眾普遍不滿,「下架民進黨」成為「非綠陣營」共識與部分民眾期待,但臺灣民意「獨強統弱」與「綠大藍小」基本格局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甚至「傾獨意識」還有新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臺灣任何政黨要發展壯大,要在選舉中獲勝,要爭取民意支持,只會向民意妥協,向民粹妥協,或被民意綁架。這就是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像韓國瑜一樣,強烈反對「一國兩制」、不敢主張統一、只強調兩岸和平與維持現狀的關鍵所在,也是民調無法提升的原因所在。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為勝選,必然會爭取穩固綠營選民,必然會強烈堅持「台獨」立場,反對統一。可以說,島內民意與政治生態的變化,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影響與牽制越來越大。
  兩岸經貿關係發展格局呈現新態勢
  近年來,兩岸經貿關係格局發生諸多新變化。一是兩岸貿易在新冠疫情期間出現爆發式增長後開始顯著下滑。兩岸貿易受多種因素影響,長期呈現較大波動態勢。2020-2022年,受新冠疫情與外部特殊需求等因素影響,兩岸貿易岀現高增長,3年貿易總額超過9000億美元。2023年,兩岸貿易則在國際經濟貿易大環境不景氣與普遍衰退下出現較大負增長。據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1-7月,兩岸貿易額同比下降23.2%,其中大陸自臺灣進口同比下降22.8%,大陸対臺灣出口同比下降24.5%o臺灣當局的統計數據大致相同。臺灣對大陸(包括香港)的市場出口依賴也出現劇烈波動與變化,呈現急劇下滑態勢。2021年,臺灣對大陸(包括香港)出口比重達43.8%,創歷史最高紀錄,2023年以來則顯著下滑,至2023年7月降到34.6%0
  二是台商對大陸投資的停滯與衰退。蔡英文上臺後,兩岸關係惡化,再加美國對華史無前例的貿易戰與科技戰,台商對大陸投資步伐開始放慢,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與蔓延則進一步阻礙與影響了台商對大陸投資。據臺灣方面統計,2017年以來,除2020年台商投資增長外,其他年份均呈下滑態勢。其中,2020年台商對大陸投資59.1億美元,雖然增長41.5%,但投資金額只有高峰時期的33.3%;2021年與2022年台商對大陸投資分別只有58.6億美元、50.5億美元,分別下降0.73%、13.9%。據商務部統計,大陸實際利用台資下滑非常明顯,2020年為10億美元,2021年為9.4億美元,2022年約6.6億美元。即使包括經第三地轉投資,台商對大陸投資也嚴重下滑。
  三是兩岸經貿政策博弈進入新階段,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是否會終止成為關注焦點。祖國大陸持續推出惠臺政策,支持與鼓勵兩岸經貿往來與合作,但蔡英文當局對兩岸經貿往來合作釆取嚴厲限制措施,上臺後在其重要經濟政策規劃或方案中幾乎不提對臺灣經濟至關重要的兩岸經貿議題,徹底回避兩岸經貿議題,企圖推動兩岸經濟脫鉤。蔡英文當局積極配合美國對華貿易戰與科技戰,一方面加大臺灣高科技產品對大陸出口管控,另一方面加大對大陸產品進口限制,嚴格禁止使用華為等大陸通訊產品,結果導致對大陸產品進口管制專案由原來的2455項增加到2509項,造成兩岸經貿往來嚴重不公平與歧視現象。新形勢下,祖國大陸對農產品進口嚴格監管,近年來多次對臺灣水果、水產品與食品等依法釆取暫停進口、重新登記等措施。2023年4月12日,商務部依法依規啟動對臺灣貿易壁壘展開調查,引起各方高度關注。
  12月15日,商務部發佈對臺貿易壁壘調查報告,根據《對外貿易壁壘調査規則》相關規定,認定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對大陸相關產業和企業造成負面貿易影響。未來會不會終止ECFA,存在不確定性,主要取決於臺灣當局的大陸政策以及對大陸產品進口管制與歧視政策調整動向。
  兩岸民間交流往來似難恢復到往日「盛景」
  新冠疫情暴發後,民進黨當局第一時間嚴格管制兩岸人員往來,兩岸通航與往來受到很大影響,兩岸人員往來出現斷崖式衰退。然而,新冠疫情基本結束後,祖國大陸釆取積極措施,優化調整涉及兩岸人員往來疫情防控措施,推動「小三通」和兩岸直航航點複航,宣佈恢復臺灣居民往來大陸團隊旅遊業務等。蔡英文當局的兩岸開放政策則慢許多,開放有限,繼續對大陸釆取「管制」與「歧視」政策。臺灣與世界其他地區通航與人員往來幾乎全部放開,實現了正常往來。然而,民進黨當局對兩岸之間的通航與人員往來則是繼續嚴格限制,採取「小步、緩慢」開放做法,先是只開放金門民眾「小三通」,一般臺灣同胞甚至台商也無法通行,後來才擴大到臺灣居民「小三通」,大陸民眾仍舊不適用「小三通」。大陸民眾赴臺參訪活動依然受到嚴格限制,即使對臺灣旅遊業與經濟有很大幫助的大陸民眾赴臺旅遊也嚴格限制,只開放第三地大陸民眾赴臺旅行。在社會輿論壓力與旅遊業者強烈呼籲下,臺灣當局表示未來大陸民眾赴臺旅遊每日只開放2000人,依然拖延與阻撓。同時對臺灣同胞赴大陸旅遊嚴格限制人數規模。可以說,在民進黨「抗中反中脫中謀獨」路線下,只要民進黨執政,兩岸民間往來就會受到很大限制,未來兩岸民間交流往來很難「盛景重現」。
  在民進黨當局政策制度影響下,兩岸民間交流主場在祖國大陸而非兩岸,兩岸交流往來呈現「來易去難」與「來多去少」嚴重不對稱格局。2023年,大陸各地舉行各種兩岸交流活動日益頻繁,在陸臺胞與島內臺胞均廣泛參與,其中在陸臺胞成為交流活動新主角。目前,大陸民眾入島依然困難,大陸商務人士與學者等參與島內活動人數依然很少,未來似乎也不樂觀,除非島內政黨輪替。
  (王建民 蕭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