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走過待過的地方都是家 ——臺胞許文駿紮根黃土地的故事

  「哪位是臺胞許大夫?」在陝西省咸陽市秦都區文林社區衛生服務站,臺胞許文駿憑藉著精湛的醫術和仁愛之心,收穫了一批忠實「粉絲」。他紮根三秦大地已有二十餘載,秉持著「先看病後收費」的理念,用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學詮釋著醫者的仁心仁術。
  許文駿,陝西省咸陽市臺協會監事長,文林社區衛生服務站主治醫師。2007年許文駿任職秦都區文林社區衛生服務站醫師以來,始終做到紮根基層,服務群眾,憂患者之所憂,想患者之所想,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對每一個病人都能做到認真檢查、耐心解說、兢業施診,因人施策、對症下藥,成為社區居民健康的「守護者」。他良好的醫德醫術、親和暖心的作風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信任和好評。
  「望聞問切」傳遞「醫者仁心」
  「望聞問切」是臺灣人許文駿在大陸的日常工作,也是他用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學詮釋著醫者的仁心仁術的真實寫照。
  時光流回到1997年的臺灣彰化縣。時年24歲的許文駿被過敏性哮喘困擾許久,四處尋醫後,一位來自陝西的中醫師僅用幾服中藥就明顯緩解了他的症狀,精湛的醫術和神奇的中醫藥學令他折服。「從那時起,我就對中醫這門深厚的學問產生了濃厚興趣。在這位中醫師的推薦下,我慕名來到陝西中醫學院(現為陝西中醫藥大學)攻讀針灸推拿學科。2003年畢業後又攻讀了碩士學位,專研中西醫結合腦病領域。在此期間,許文駿組建了家庭。
  在許文駿學業完成後,夫妻兩人也曾回到臺灣生活,但為了事業發展,許文駿最終還是選擇紮根陝西。在大陸學醫多年,許文駿參加了醫師資格考試,2007年獲得執業醫師執業證書,有了在大陸合法行醫的資格。「先成家後立業」的許文駿開辦咸陽市秦都區文林社區衛生服務站,擔任社區醫學負責人至今,一直致力於基層一線醫療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站伊始,許文駿就立下了規矩——「先看病再收費」。為啥這樣做呢?他說:「多年前我接診過一個因扁桃體發炎高燒不退的患者,病看到一半就走了,說要回去拿錢,後來就沒再來。我想他一定是缺錢,他走了以後我後悔莫及,總是想著這件事,我應該先給他開藥的,這樣心裏就踏實了!」
  那個晚上許文駿在診所等到晚上11時,那個孩子卻沒有再來。許文駿的妻子蒲林麗講述,丈夫整晚一直念叨,「不退燒怎麼辦?燒出問題怎麼辦?」這件事後,許文駿定下一條規矩——先看病,後收費。
  「能幫幾個算幾個吧。」許文駿說,來衛生服務站看病的都是普通老百姓,他們有的是計程車司機,有的是洗車工、刷碗工,收入都不高。
  「父親在家庭教育上要求我做任何事情都要扎實勤奮,任勞任怨,盡職盡責。處事要熱心公益,樂於助人,甘於奉獻。」許文駿坦言。
  誠然,對於當年父親的教導,許文駿一以貫之。
  「社區衛生服務站在分級診療中位於最前端,直接面對轄區群眾。我們這兒設置了公共衛生、預防接種,還有基礎門診。診療方案涉及中醫、西醫各方面。由於群眾需求大,又經常面對一些緊急患者,幾乎是全年無休。」
  在許文駿的「臺灣門診」可以看到,此間設有預防保健科、全科、中醫科、口腔科等科室,在診室牆上掛著一幅患者送來的匾額,上書「大醫精誠」4個字。
  「參與醫療服務多年來我始終反對『小病大治』,我時常與社區的醫生和護士進行溝通,對轄區附近的貧困居民和困難企業的職工,醫藥費都儘量給予減免。」許文駿如是說。
  「望聞問切」到「煎炒烹炸」
  「五花肉切片,魷魚幹、豆腐乾切條狀,小米椒、芹菜切成段,大火煸炒……」每逢節假日在許文駿的菜單中,客家小炒是一箸必備的「臺味」。
  在門診「望聞問切」,回到家「煎炒烹炸」。對已相伴二十餘載的兩岸夫妻許文駿和蒲林麗來說,「愛」字早嵌在「我為你學閩南話」「你陪我回大陸發展」的生命經歷裏。
  1997年,24歲的許文駿從臺灣來到陝西求學,那時的他距離開設自己的「門診」還有10年時間,但距離邂逅自己的愛情僅有不到半年時間。在一次聚會中邂逅了自己生命中的「小歡喜」——咸陽女孩蒲林麗。
  「剛到大陸的一段時間裏,為了能夠拓展『人脈』,我時常會參加一些同學聚會,在年底的一次聚會中,我留意到一個女孩,姣好的容貌與得體的談吐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而她當時並沒有注意到我。」許文駿笑言。
  或許是冥冥中註定有緣,許文駿與蒲林麗交談中得知,兩人是同月同日生,憑藉這把「鑰匙」,打開了兩個人的話匣子。「她大我整整一歲,隨著交往時間的增加,也逐漸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我本打算畢業後結婚,但那時我覺得她也算『大齡』青年了,於是在大學期間我們的『小家』組建了。」回憶起往昔的點滴,許文駿恍若昨日。
  彼時還是兩岸恢復民間交往初期,這段當時雙方家長看來「不靠譜」的感情卻在日漸繁密的聯繫中生根發芽:許文駿鍾情蒲林麗的「漂亮、機靈、大氣、直爽」;蒲林麗雖口中嫌許文駿「不會甜言蜜語」,其實欣賞許文駿的「誠懇、忠厚」。
  2000年,兩人領證結婚。隔年,因體諒先生常年與家人分離,蒲林麗選擇陪他回臺灣生活,還為此學了閩南話。她說,兩人在一起,就是要彼此體諒和支持。
  愛情讓許文駿選擇了紮根陝西,同時,大陸惠臺政策讓他獲得了在大陸執業的資格。尤其是2006年大陸宣佈開放符合規定條件的臺胞在大陸申請執業註冊和短期行醫政策,夫妻倆決定回來「闖一闖」。
  在許文駿和蒲林麗看來,兩岸婚姻沒什麼特別「保鮮劑」,關鍵是多溝通、多包容。「我們組成家庭20年,在兩岸都生活過,經歷很多磨合,發現最重要就是真誠以對。」蒲林麗說。
  多年來,兩岸民間通婚漸成常態,兩岸婚姻家庭以「小家」融「大家」,成為傳播兩岸情誼、傳遞兩岸親情的橋樑與紐帶。一段段「海峽情緣」的出現,也成為很多臺胞在大陸創業夢的起點。
  「尋根問祖」延續「血脈情懷」
  如今,許文駿的一雙兒女已在大陸茁壯成長,臺灣的父母也漸漸老去。許文駿稱,像他這一代臺胞,常會面臨照顧父母與經營大陸事業之間的抉擇,但孩子們就不一樣,他們在大陸生長也一定會在大陸發展,因為他們的「根」就在這裏。
  去年清明節,許文駿特意帶著兒子一同赴陝西黃帝陵拜謁先祖,希望孩子通過祭祀軒轅黃帝,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感悟作為炎黃子孫的榮光。
  兒子許慈揚是第一次參加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無論是「黃帝腳印石」「黃帝手植柏」「漢武仙臺」等景觀,還是擊鼓鳴鐘、恭讀祭文、樂舞告祭等儀程,對於不少臺灣青年而言並不多見。許慈揚說:「水有源、樹有根,黃帝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作為年輕人,應當更多去瞭解中華傳統文化,增強文化的認同感,讓『人文初祖』的血脈與精神能夠繼續被傳承下去。」
  許文駿此前已參加過多次公祭典禮,作為一名父親,他表示,希望兩岸的年輕人通過祭祀軒轅黃帝,慎終追遠、傳承文脈,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感悟到作為炎黃子孫的榮光。
  「臺灣有句話講,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而我以為,先祖走過待過的地方都是家,家意味著溫暖與團圓。」談及「尋根問祖」與「家」的聯繫,許文駿如是說。
  常言道:每逢佳節倍思親。在臺灣彰化縣的父母,多年來一直是許文駿內心的一份牽掛。「這幾個春節我都是通過『線上』的方式向他們道一聲新年好,期望未來能有更多時間照顧父母。」許文駿說。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在社區基層繼續發揮自己所長是我心之所願。而在個人方面,有很多臺灣的親友想要來陝西看名勝、品美食,我已經欠了他們很多頓飯,希望能有機會把這個『賬』還上。」許文駿如是說。
  每年春節,他們一家人都會登上西安城牆、來到曲江大唐芙蓉園觀賞花燈。癸卯兔年的春節,西安更是熱鬧非凡,四面八方的遊客懷著對十三朝古都的仰慕而來,到處洋溢著濃濃的中國年氣氛。許文駿帶著家人穿街走巷,在北院門回坊文化風情街品嘗地道美食,在兵馬俑、華清池等地體驗歷史穿越,在秦嶺腳下露營燒烤……「西安充滿了無窮的歷史底蘊魅力,作為華夏兒女,能在這裏生活,我們感到很自豪,很幸福!」
  許文駿已經邁入不惑之年,他的一雙兒女正在茁壯成長,弟弟也在大陸發展。「我的孩子們生於斯、長於斯,受祖國教育培養,以後一定要在大陸發展,希望他們可以幹出一番事業。」
  「像我們四五十歲這一代臺胞,常會面臨照顧父母與經營大陸事業之間的抉擇,但我的子女就不一樣,他們在大陸生長也一定會在這裏生根發展。」談及未來,許文駿篤定地說。
  (杜秋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