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地方國資第一城

  地方國資,開始嶄露頭角。
  過去幾年,深圳國資「接盤」榮耀,合肥國資「抄底」蔚來,廣州國資「押注」新能源,青島國資「重倉」晶片……一眾地方國資,成了資本市場的弄潮兒。
  越來越多的地方國企,開始浮上臺面,不僅主動參與市場競爭,而且通過政府產業投資基金,主動出擊,押注未來賽道,逐鹿「風投之城」,為城市晉級創造新的可能。
  地方國企與民企齊頭並進,誰走在最前列?
  地方國資第一城
  廣州日前召開的「高質量發展·看國企」新聞發佈會透露,目前,廣州地方國企資產總額6.28萬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A+H)累計37家。
  與之對比,截至2022年末,深圳市屬國資總額超過5萬億,成都超過3萬億,青島、武漢、廈門超過2萬億,大多數強二線省會多在1萬億~2萬億。
  這也意味著,廣州以較大優勢領先於深圳、成都、武漢等城市,躋身地市級(含副省級市)地方國資實力第一城之位。
  這些城市都有一些代表性的產業類地方國企,如廣州的廣汽集團、越秀集團,青島的青島啤酒、澳柯瑪,廈門的廈門建發、象嶼集團等。
  令人意外的是,一向被視為國企重鎮的東北,地方國資的實力並沒有穩居前列。
  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地方國企總資產均未邁過萬億大關,地方國企的實力遠遠不如數十年前。
  同時,一些普通地級市,地方國資實力與經濟實力完全不匹配,如寧波、佛山、東莞、泉州等。
  這背後,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地區民營經濟相當發達,另一方面是地方國資的發展,有賴於所在城市的行政資源支配度,省會、副省級城市顯然高過一般地級市。
  這裏的地方國資,指的是市屬國有企業,不包括中央企業和省屬企業,更能代表一個地方真正的國資實力。
  當然,廣州只是地市層面的第一城,如果將四大直轄市都囊括在內,且從省域來看,京滬顯得極其突出。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上海地方國資總資產高達27.6萬億,北京市管國企資產總額6.7萬億。
  雖然同為一線城市,但京滬一直以來都是國資重鎮,建國初期大量央企、地方國企都佈局在這兩地,而這一優勢延續了70多年之久。
  同時,京滬比廣深行政級別更高,作為省級的直轄市,無論是行政權限還是資源支配能力,都遠高於一般地市,再加上大量金融類國企的存在,做大了資產規模。
  不過,北京最大的優勢還是央企總部,而上海則是地方國資實力最突出的地區。
  地方國資有多強?
  欲說地方國資,先看央企分佈。
  目前,我國共有120多家中央企業,其中包括98家國資委出資管理的產業類央企,以及眾多金融類、行政類和文化類央企。
  僅以98家產業類央企來看,北京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城,69家央企總部彙聚在首都,這還是一眾央企總部外遷之後的結果。
  北京之後,上海(6家)、雄安新區(4家)、深圳(3家)、香港(3家)、武漢(3家)、廣州(2家)等城市位居前列,但與北京存在巨大差距。
  要知道,這還是北京部分央企總部外遷之後的結果。未來,還會有大量央企總部離京,但北京作為央企總部第一城的地位仍舊難以挑戰。
  如果說北京是央企的集聚地,那麼地方國資就呈現百花齊放之勢,上海遙遙領先,廣州直逼北京,深圳增長迅猛。
  地方國企一般有三類企業,一是基礎設施及公共領域類國企,二是相對市場化的產業類企業,三是投融資類企業。
  第一類多轉型成了城投平臺,肩負起融資功能,但地方債問題不容忽視。
  第二類產業類國企,覆蓋汽車、電子、醫藥、積體電路、商貿等領域,市場競爭相對充分,是地方國資的主力,也是資產增值保值的主要來源。
  至於投融資類國企,則是地方政府「投行化」的縮影,也是逐鹿新賽道的主要力量。
  從城市來看,上海2022年地方國資資產總額高達27.6萬億,一地超過了北京+廣州+深圳的總和。
  這是長期歷史積澱的結果,也是上海地方國有企業在新時代市場競爭力的體現。
  上海的地方國資,囊括了6家世界500強、16家中國500強企業,包括上汽集團、浦發銀行、綠地控股、中國太平、上海醫藥、上海電氣、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等。
  當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上海擁有眾多地方國資主導的金融類企業,這些企業資產規模更為龐大,由此奠定了上海在地方國資中的領先地位。
  與之對比,北京的地方國企遠不如央企總部那麼耀眼,但借助首都優勢,綜合實力仍舊位居上游。
  數據顯示,2022年北京市管企業資產總額6.7萬億元,包括北汽集團、首鋼集團2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13家中國500強企業。
  與京滬相比,廣州的地方國企矩陣更為多元化,且多集中於產業領域。
  目前,廣州市地方國企資產總額達6.28萬億元,市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累計多達33家,多為產業類國企。
  在世界500強企業中,共有39家地方國企上榜,廣州占了3個:廣汽集團、廣州建工、廣州醫藥集團。而越秀集團、廣州工控則是世界500強的有力競爭者。
  從國內各大500強榜單來看,廣州共有7家市屬國企入圍中國企業500強、3家市屬國企躋身製造業500強,14家國企位列服務業500強,多為產業類國企。
  深圳雖然被視為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之一,世界500強企業幾乎都來自民企,但地方國資實力不容小覷。
  數據顯示,2022年深圳市屬企業總資產50010億元,同比增長8.3%;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1萬億元、同比增長25.7%。
  這些地方國企,多為投融資企業或基礎設施類企業,包括深投控、深圳資本、億鑫投資,以及深圳地鐵、鹽田港、深圳高速等。
  雖然看起來深圳的地方國資跟北上廣不在一個層次,但增長之猛,位列各大城市前列。
  經濟特區成立40多年來,深圳地方國資總資產以年均28.9%的速度實現2.64萬倍的增長。而過去10年,深圳地方國資總資產從5000多億元飆升到5萬億元以上,增長了9倍多,遠超一般城市。
  坐擁華為、騰訊、中興、大疆、比亞迪、順豐等眾多一流民營企業,如果未來能將地方國企不斷做大做強,深圳的企業實力還會繼續膨脹。
  地方國資轉型
  這幾年,地方國資不再坐守一城之地,而是主動出擊,開啟了城市「投行化」的大轉型。
  城市投行化,即政府風投模式,指的是地方國資組建投融資企業,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押注各大熱門賽道,助力城市產業轉型升級。
  政府風投的出現,不僅被視為從「土地財政」向「股權財政」的積極轉型,也被視為城市競爭從城建競賽向產投競賽的轉移。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各大城市中,政府引導基金數量最多的是蘇州,而目標規模最高的是廣州。
  政府風投模式的先行者,當屬有著「最牛風投城市」之稱的合肥。
  2008年,合肥市政府投入60億,並承諾兜底最高出資90億,引入京東方,投建國內首條6代線,從此開啟向電子資訊產業的巨大跨越。
  要知道,當時合肥一年的財政收入僅有300多億元。投資京東方,無疑是一場豪賭,而這場豪賭,則將合肥最終推向了網紅之城的高位。
  京東方之後,合肥國資又接連入股長鑫存儲、蔚來汽車等眾多明星企業,從而在江湖上奠定「最牛風投城市」的稱號。
  與合肥相比,深圳國資更是無冕之王,素有投資界的掃地僧之說。
  這些年,深圳國資屢屢上演「白馬騎士」的救市之舉:2016年,寶萬之爭中,深圳地鐵入主萬科,從而將危機化解於無形;2020年,華為遭遇國際針對之際,深圳國資毅然「接盤」榮耀手機,再創增長奇跡。
  深投控,是其中的最大投資主體所在。僅一家投控企業,總資產就超過1萬億元,產業橫跨金融、保險、先進製造等眾多新興產業,為深圳押注新興賽道創造更多可能。
  所以,衡量一個地方的國資實力,要看的不是市政類國資的整體規模,而是市場化國企的真實競爭力,以及創投類國企的業績。
  國資與民企的關係
  國資實力強大,民營經濟就不發達了?
  在許多人看來,一個地方國有經濟越是強大,民營經濟可能就越孱弱。顯然,這是典型的存量競爭思維,看不到地方國資與民營經濟的共贏之道。
  「阜成門六號院」主理人王明遠通過梳理各地國資、民企數據發現,越是民營經濟發達的地方,國企發展也做得越好。相反,民營經濟不發達的地方,地方國企發展也不一定好。
  前者的代表是上海、深圳、廣州、杭州等,地方國資與民營經濟齊頭並進,兩條腿走路。
  根據2022年中國企業500強名單,地方國企入圍最多的城市分別是上海(15家)、北京(13家)、廣州(13家)、杭州(8家)、深圳(5家)、廈門(4家)。
  後者的代表是東北多個地市,遼寧省所有地方國資加起來的資產總額,還不及廣州一個城市;黑龍江省所有地方國資的營收加起來,僅有深圳的1/5。
  可見,東北不僅民營經濟發展水準遠遠不及東部沿海省份,甚至地方國資整體實力也不及沿海城市。
  一個原因是,市場生態具有「溢出效應」,民營經濟創新模式、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溢出,最終也會惠及到地方國企;
  另一個原因是,民企對國企具有強大的回饋反哺效應,民企發達,地方財力充沛,政府有更大的空間充實國有資本,擴大國有資產規模。
  以連續三年位列世界500強企業的深投控為例,作為深圳市屬國企,深投控的資金所向,幾乎都是民營企業,覆蓋了從中小微到大型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目前累計投資並助推上市的企業多達242家。
  可見,做大民營經濟,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壯大國有經濟,而國有經濟的強大,也為地方政府培育更多新產業提供更多可能。
  (凱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