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線權之戰蘇貞昌或才是笑到最後的人

民進黨新北市長提名人蔡英文昨日接受「華視」專訪時表示,如果當選,就去當新北市長;如果沒當選,就繼續做黨主席。蔡英文的這番話,折透了她對自己的選情已經「打定輸數」,並正在為自己很有可能會落敗而預設落台階梯。

實際上,這幾天各方的民調都對蔡英文的選情預測頗為不利。其中立場偏藍的《聯合報》,指出朱立倫目前四成五的支持率仍然領先於蔡英文的二成八,高出十七個百分點,自不待說,就是民進黨自己的民調的對外公開部份,也承認朱立倫高於蔡英文一個百分點。而在此前,卻是多次聲稱蔡英文勝朱立倫的。

對此,還是作為「旁觀者清」的「過來人」陳水扁看得最清楚。他在《蘇蔡是透過五都選舉在爭取二零一二門票》一文中指出,「新北市更大意不得,我們必須承認朱立倫比王建煊強多了,王建煊拿到的票,朱立倫也能拿得到,但朱立倫又可以拿到王建煊拿不到的票。二零零二年王建煊只選了兩個月,臺北縣幅員那麼大,二十九個鄉鎮市只設一個競選總部,結果只輸政績裴然的蘇貞昌縣長五萬票。如今朱立倫走得更勤,決不能小覷朱立倫的政治實力。」

這也是蔡英文為何不會象蘇貞昌那樣高喊「倘當選臺北市長,就必做滿任期」的原因之一,那就是與其是說她自忖當選機率不高,不如說是她壓根兒就未曾想過要勝選。對此,陳水扁是將洞若觀火的。他在《蘇蔡是通過五都選舉在爭取二零一二門票》一文中指出,「這次蔡英文是在確保民進黨主席連任成功才宣佈參選五都的,因為主席一職是二零一二的敲門磚。至於參選五都帶動黨的氣勢,為黨立功,則是參選二零一二的必修學分。瞭解內情的人都知道,選新北市並非蔡英文的第一志願;要選五都,臺北市始終是蔡英文的第一選擇。只可惜被蘇貞昌捷足先登。在蘇貞昌三月宣佈參選前,蔡英文找過蘇貞昌懇談,希望蘇貞昌能夠配合選戰策略及佈局,不必急著宣佈。但自認『院長』的豈會聽『副院長』的?蔡英文不得不

退而求其次。否則,以蔡英文的學識條件及人格特質,選臺北市絕對比選新北市更適合。」

正因為如此,蔡英文就成了國、民兩黨的「五都」市長參選人中,最不像是要真正參加選舉的一個。這也正如資深媒體人黃創夏所寫的那樣,蔡英文還沉膩在她的「非典型選法」中,讓部分民進党人士斷言:「英倫之戰,蔡不改弦更張,恐怕已經出局」,因為「有些曾是蘇貞昌當年佈局的樁腳,也有倒向朱立倫的跡象」。

就此而言,如同蘇貞昌的真正意圖是要參選二零一二那樣,蔡英文的最終目標也是對準了二零一二。而近來她一系列的較為「務實」的大陸政策的談話內容,就被視為是為要在二零一二選舉中吸收中間選票的策略。因此,國台辦發言人範麗青的「不知道這是不是選舉語言」之說,在台灣也就得到相當多的人的認同。

蘇貞昌和蔡英文二人,誰代表民進黨參選二零一二最為適合?現在連就是在民進黨內,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論資歷,當然是作為民進黨創黨成員的蘇貞昌最老,而且既做過「行政院長」,也出任過「總統府」秘書長和民進黨主席,並具有「立委」、縣長的選舉經驗,且在屏東縣長和臺北縣長任上,政績不錯,行政經驗豐富。而蔡英文的黨齡甚淺,只有短短幾年,最高行政職務是「行政院」副院長,而且並未有過自己直接參選的經驗,僅有的「民意代表」經歷也只是不用參選的不分區「立委」。因此,若論擔任「總統」所需要的行政經驗,蔡英文顯然是遠遠不如蘇貞昌。但她現在佔有一個有利位置,就是民進黨主席,而主席是負責總綰選戰的,包括黨內初選。她即使是未有籍公利私,也已佔盡地利人和之便。

前一段時間民進黨內盛傳,「新潮流」支持蔡英文,並已遠離蘇貞昌而去。其論據是,民進黨中央的各主要部門的負責人,包括秘書長在內,都是屬於「新潮流」。而蔡英文作為黨主席,當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但回顧歷史,其實「新潮流」首先是認定了蘇貞昌。二零零三年陳水扁選擇「副總統」搭檔人選,開始時因為厭惡呂秀蓮而決定不再找她,「新潮流」人馬就是仗著自己在競選總部的優勢和便利,而推薦蘇貞昌的。只是未獲陳水扁接納,才轉而推薦蔡英文。但由於陳水扁擔心黨內其他派系反彈,變成「順得哥情失嫂意」,最終才回到原點,仍是選擇較少派系色彩的呂秀蓮。選後,慣於「造王」的「新潮流」還是決定推出「蔬(蘇)菜(蔡)配」,代表民進黨參選二零零八年「總統」選舉。由此可見,「新潮流」是將蘇貞昌擺在蔡英文的前面的。

就以今次臺北市的「三合一」選舉為例,「新潮流」的市議員參選人,都是使用了蘇貞昌的大照片來為自己背書、壯膽。當然,這是因為蘇貞昌是臺北市長參選人,以求催發出「母雞帶小雞」的效應。但蔡英文更是黨主席呀,卻未見市議員參選人也按慣例請其為自己撐腰。由此可見,蘇貞昌在「新潮流」的心目中,是優於蔡英文的。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不應忽略,就是兩岸政策問題。眾所周知,「新潮流」在後期轉為主張加強兩岸交流,這也正是謝長廷、游錫堃聯盟以「十一寇」的「罪名」來圍剿「新潮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蘇貞昌、蔡英文二人的大陸政策若何,就為「新潮流」所注意。他們當然是不會站在北京的角度來分析,兩人中的哪一個更容易為北京所接納,而是衡量二人中哪一個才更適合民進黨倘有的調整大陸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蘇貞昌自從政以來,極少說過「台獨」的話。在他擔任「行政院長」時,雖然大陸政策是承襲於其前任謝長廷所擬定好了的,但也有自己的主見,搞了個「續發會」,確定了不少有利於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措施。

蔡英文卻並不一樣。盡管她近來說不少「務實」的話,但她過去在阻礙兩岸關係發展所起的作用,真是罄竹難書。曾任陳水扁近身幕僚的劉世忠最近出版的《歷史的糾結--台美關係的戰略合作與分歧》一書就指出,陳水扁剛上台時,是希望能當海峽兩岸的「基辛格」,歷史留名的。但他二零零零年六月在按見美國學者訪問團時表示「可以接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陸委會」主委蔡英文當即介入,「總統府」只好澄清否認。原本陳水扁想恢復李登輝時代的「國家統一委員會」,並且兼任「國統會」主委,但卻遭到蔡英文反對,陳水扁只好退而求其次,成立「兩岸跨黨派小組」,延攬李遠哲出任總召集人。至於近期蔡英文阻擋兩岸交流的言論,包括民進黨如再次執政,就廢除「ECFA」等,人們更是耳熟能詳。

屆時,「新潮流」恐怕不會看好並支持受到北京質疑的蔡英文。

(發自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