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彭沖逝世看關係台灣命運的幾個節點

第五、六、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於十月十八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六歲。彭沖逝世後,內地媒體刊發了若干紀念文章,大多是集中於他在「文革」中如何與「四人幫」進行頑強鬥爭,因而在「四人幫」倒臺後,中共中央派遣他與蘇振華、倪志福率領中央工作組進駐上海,接收黨政大權,穩定局勢,恢復生產,揭批「四人幫」及其在上海的餘黨,並粉碎其武裝叛亂的陰謀,支撐一方大局的事跡。

這確是彭沖一生中的精彩一筆,絲毫不遜於其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在新四軍和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中南征北戰的輝煌歷史。當然,彭沖在中共建政後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中,也有不少可歌可泣的事跡。其中,尤以他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任內,向中央寫報告鄭重提出,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的權力機關,召開會議的會場正面懸掛的應是國家的象徵--國徽,而不應是領袖畫像。彭沖的建議,中央很快就接受了。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在每年的全國人大會議的會場上,不再是懸掛毛澤東的畫像,而是正式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全國政協會議的會場也是如此,不再懸掛毛澤東的畫像,而是人民政協的會徽。

其實,在彭沖的輝煌人生中,還與台灣問題密切相關。據《許家屯香港回憶錄》憶述,在一九五零年,中央決定由「三野」承擔武力解放台灣的任務。為配合「三野」大軍渡海攻台,中央又決定派遣彭沖出任中共台灣省工委書記,潛入台灣以作內應。後因朝鮮戰爭爆發,而打亂了這個計劃,彭沖潛台的計劃中止執行。

這個歷史事件,涉及到三個節點。其一是中央軍委的攻台戰略,其二是金日成發動朝鮮戰爭,其三是中共台灣工委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第一個節點,據《粟裕回憶錄》等資料顯示,「三大戰役」勝利結束,中共中央即將遷往北平時,中央軍委曾在西柏坡召開解放軍全軍戰略決策會議,確定五大野戰軍(即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華北野戰軍)今後的戰略經營方向。其中「三野」除經營華東地區外,還承擔解放台灣的戰略任務。中央軍委責成「三野」司令員粟裕擔任解放台灣戰役總前委書記兼司令員。粟裕接令後,進行了戰略準備,將「三野」主力十二個軍全部投入攻台戰役,其中的第九兵團的四個軍(第二十、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七軍)為第一梯隊。另再請求中央軍委批準,調撥「四野」兩個軍和「華野」一個軍作戰略總預備隊。全部軍力為四十萬人。當時的分析,是國民黨軍隊在敗撤台灣後,士氣低迷,加上美國已拋棄蔣介石,準備另立第三勢力,此時渡海攻台,若無外國因素幹預,難度不大。但卻受困於缺乏渡海船隻和飛機。尤其是吸取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四日「金門失利」(台灣稱「古寧頭大捷」)的教訓,中共中央向史達林求援,要求支持軍艦和飛機。但史達林在「朝鮮統一」與「全中國解放」兩大問題上,更傾向於前者,表示在解決了前一個問題後再解決第二個問題。結果,朝鮮戰爭爆發,引致美國幹預,派出第七艦隊入侵台灣海峽,而且重新支持蔣介石。在此情況下,「三野」已根本不可能渡海攻台,再加上朝鮮戰火已燃燒至鴨綠江邊,中央軍委決定轉變戰略方向,將準備攻台的部隊調至東北,並改名為「東北邊防軍」。一九五零年十月十九日,就近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秘密渡過鴨綠江,入朝作戰。這就是為何在全軍中,「三野」部隊是首批入朝作戰部隊的主要原因。

另一個節點,是朝鮮戰爭。正如前述,史達林將「統一朝鮮」的位階置於「解放全中國」之上。這與史達林的「雅爾塔情結」,及曾懷疑毛澤東並非是馬列主義者,只是農民運動領袖,以至是「中國的鐵托」有關。原來,在「二戰」即將結束前,史達林與羅斯福、丘吉爾撇開中國當時的首腦蔣介石,簽訂了「雅爾塔協定」,以劃定各方在戰後的勢力範圍。其中在朝鮮,是以「三八線」為界,蘇軍佔領北部地區,美方進駐南部地區。這使史達林耿耿於懷。當金日成向史達林呈其「統一朝鮮」的計劃時,當即贊成並承諾支持。因此,史達林已無餘力兼顧毛澤東「解放全中國」請求。金日成得到史達林的支持,於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發動戰爭,打過「三八線」,並一直往南進展。這使得美國不但是打消了放棄蔣介石的念頭,而且還於六月二十七日派出第七艦隊侵入台灣海峽。至此,攻台已不可能。現在回頭看,如果史達林是調轉支持次序,先是支持中國人民解放台灣,因這是屬於中國內政,再加上美國已決定放棄蔣介石,應是不會幹預,成功的機會將會較大。而「朝鮮統一」則牽涉到是否遵守「雅爾塔協定」的外交行為,美國出兵朝鮮也就「師出有名」,而且也導致美國幹預中國內部事務,插手台灣問題。正因為如此,蔣介石等人私底下把史達林、金日成當作「救星」。一九九四年六月,筆者採訪當時的國民黨文工會主任簡漢生(現任華僑總會秘書長)時,他就說,台灣當局應當在玉山頂上樹立金日成銅像,並向史達林追贈勛章;因為如果沒有他倆,「中華民國」也就不復存在了。

第三個節點,是中共台灣省工委遭受毀滅性的破壞。台灣的共產黨組織史,有點混亂。早期的黨組織,是由為林木順為書記,蔡前、謝雪紅等為中央委員會成員的「日本共產黨台灣民族支部」,歸日共領導。抗戰勝利後,中共中央決定成立台灣省工委,派遣曾參加長征,並曾任八路軍敵工部長的蔡前(後改名蔡乾、蔡孝乾)潛回台灣,出任書記,還聯絡了島上的謝雪紅等人秘密建立組織。後來曾任香港《文匯報》總編輯的金堯如,也在此時潛入台灣,在工委宣傳部任職。

由於台灣知識分子對國民黨「接收大員」的搜刮惡行極度失望,不少人對共產黨產生嚮往並要求入黨。不過其中一些人出於趕時髦,革命意志並不堅定,遇到風浪便出現逃避,後來叛變的李登輝便是其中一個典型。

蔡孝乾本來就是一個個人品德不大純正的人,曾在延安犯過男女關係錯誤遭受處分。但由於當時在中央委員中,只有他是台籍並熟悉島內情況,才不得已派遣他組建台灣工委。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錯誤的。蔡孝乾潛回台灣後,一方面迷戀於奢華生活,熱衷於聯絡上層工商人士,並與同年僅十四歲的妻妹同居,其張揚作風遲早會被敵特發現;另一方面蔡孝乾對形勢估計錯誤,過於樂觀,沒有執行中央的「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方針,而是採取了一系列急躁冒進的行動,急於建立武裝訓練基地,在工人學生中不經嚴格審查大力發展黨員,恰恰為敵特滲入並找到領導者的線索提供了機會。

蔡孝乾被捕後即叛變,導致台灣工委下屬組織全部破壞,據國民黨當局統計共抓捕一千八百餘人,不肯屈服者都遭處決。國民黨軍統小頭目谷正文後來在其回憶錄中指出,「我認為,共產黨在台灣的地下工作之所以失敗,除了組織成員過於樂觀,以致形跡過於暴露之外,其領導人蔡孝乾的浮奢個性更是一個嚴重的致命傷!」「能有幾分周恩來或者羅榮桓的才氣,那麼國共在島內這頁隱蔽戰線斗爭史,恐怕要改寫。」

中共中央就是在台灣工委被破壞之下,決定派遣彭冲潛台恢復組織的。但在台灣的地下黨組織已遭徹底破壞,而蔣介石又在大搞白色恐怖的情況下,即使彭沖能按原計劃潛台,也將難以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