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上太陽升:油畫《開國大典》背後的故事

油畫《開國大典》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1954年,該畫作為年畫首次出版發行,銷售量一舉超過了100萬份。但是,這幅畫的作者董希文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幅《開國大典》的油畫竟會將自己同新中國的政治風雲如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記錄開國大典那一莊嚴時刻的影像資料,由於當時種種條件不足,構圖多未盡如人意。1952年,中國革命博物館決定委託中央美術學院組織完成--幅巨型油畫:《開國大典》。中央美院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當時年僅37歲的青年畫家、中央美院知名教授董希文。最終,董希文創作的巨幅油畫《開國大典》,彌補了這一缺憾。油畫中,毛澤東獨居最中央的位置,黨的其他領袖和民主黨派領袖緊密排列於左右,遠景則是紅旗下的數十萬人民群眾。

開國大典親歷者執筆創作「當之無愧」

董希文在美術界早已聲譽鵲起,他的畫多次得到徐悲鴻等著名畫家的好評。

1949年中國第一次文代會,董希文受任畫主席臺上的毛主席像、朱德總司令像。幾個月後他又和美院師生們一起畫天安門上的第一幅毛主席油畫像。

1949年10月1日,董希文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在天安門廣場參加了開國大典,一個新中國成立的壯麗圖景使他產生了創作開國大典的強烈願望。

3年後,這個特殊的重任恰恰落在他的肩上。這可說是一種歷史的巧合。

大膽構圖「抽掉一根柱子」

創作之初董希文並未急於動筆。當時美院和中國革命博物館為他准備了開國大典的電影資料片和一些攝影圖片資料。

經過幾天的研究,董希文決定打破寫實的限制,按自己的理解選擇畫面構圖,而在這些電影和照片資料中只取其肖像和神態特徵。

董希文先在一張明信片大小的硬紙上畫了一張草圖,其構圖與今天所看到的《開國大典》相差無幾。從草圖工可以看出董希文創造性的突破有兩個:第-是草圖上除毛主席側身站在靠近中間位置,其他領導人都站在左邊1/3的畫面,而右面則是廣場上的群眾。這樣左實右虛相差懸殊的佈局按一般構圖規律來看似乎有失平衡。另外一個就是按正常視覺規律,在毛主席的右前側應有-根天安門城樓的大紅柱子。

美術界的同行們對董希文大膽的構圖設想感到奇特並表示贊賞,認為第一個突破是加大了領導人與廣場群眾一實一虛、一近一遠、一少一多的對比效果,能更好地突出節日氣氛。第二個突破是極為大膽地「抽掉」這根柱子,廣場顯得更為開闊。

為了慎重起見,董希文還請教了幾位建築學家,大家對此均表示理解和贊同。

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這樣評價:「畫面右方有一千柱子沒有畫上去……這在建築學上是一千大錯誤,但是在繪畫藝術上卻是一個大成功。」

毛澤東看後贊道:「是大國,是中國」

1953年,《人民日報》在頭版重要位置發表了油畫《開國大典》,第二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將<開國大典)印成年畫在全國發行,使「共和國成立的藝術見証」家喻戶曉。

同年,中國准備在印度舉辦新中國經濟文化建設展覽會。5月,毛澤東、劉少奇、 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審閱一批美術作品,《開國大典》也在其中。

這天,中央美院領導江豐通知董希文、周揚等人將帶領他們去中南海匯報。

到了中南海後,他們一起見到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董必武等國家領導人。董希文站得老遠,直到周揚大聲叫他的名字才走到前面。毛澤東與他親切握手。

大家在一起審閱了幾十件美術作品,江豐、董希文等畫家一一解答了領導人的提問。當看到《開國大典》時,幾位國家領導人很興奮。毛澤東點頭贊道:「是大國,是中國。」他還自豪地說:「我們的畫拿到國際上去,別人是比不了我們的,因為我們有獨特的民族形式。」

幾位領導人評說裏面的人畫得如何像。毛澤東還指著畫中露出半個臉的董必武風趣地說:「你們看董老被擠得差不多看不見了。」

董希文對劉少奇說:「很抱歉,資料只有一張您正面的照片,而畫裏面需要側面的,所以畫出來有些不像。」劉少奇爽快地說:「這好辦,這次你給我照。」

根據畫面的需要,董希文拍了一些劉少奇的照片。不久對<開國大典)裏劉少奇的畫像做了修改。

政治人物命運沉浮油畫幾經修改

高崗、劉少奇兩位政治人物的此後命運卻迫使董希文兩次對這幅視若生命的作品進行大改,並永遠失去了歷史的真實。

「高饒事件」之後,「高饒反黨聯盟」定性後,上級要求董希文修改《開國大典》。他明白問題的嚴重性,沒有多說。

為了慎重起見,以便保証畫面質量,使工藝講究的畫面不受損害,董希文在其他油畫上做了。多次實驗後才動筆。幾天後,修改完成。

「文化大革命」中,董希文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

1972年,「四人幫」在美術界的代理人強令修改《開國大典》,要求把劉少奇去掉。經過修改後,劉少奇畫像的位置換上董必武的全身像。

1972年,董希文的癌症已到了晚期,這-年,中國革命博物館要複製《開國大典》的畫家有兩位,-個是當時的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靳尚誼,另-千就是中央美院油畫系教授趙域。地點在中國革命博物館。一個多月後,《開國大典》複製完成,並放入革命博物館畫庫。

1973年1月8日,《開國大典》的作者董希文逝世。臨終前,他對沒能親手恢復劉少奇在《開國大典》上的畫像而感到抱憾不已。

「文化大革命」後期,又有人想抹掉畫面中的林伯渠,因為林在延安時曾反對毛澤東和江青結婚。但此時董已去世。於是就命靳尚誼來修改。靳不忍修改原作,就重新複製了一幅。

1979年,文化領域開始糾正「左」的錯誤。本著實事求是、還歷史本來面目的原則,中國革命博物館征得上級同意,決定將《開國大典》恢復原貌。

一幅油畫《開國大典》幾十年來幾經修改,命運坎坷。如今我們已經永遠看不到最初的那幅《開國大典》原貌了。一代藝術大師最終未能還原作品,抱憾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