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和傳承台灣先賢視中囪為祖國的認同

近代中國衰微,致遭列強侵淩,尤以東鄰日本為最。早在19世紀中期,日本學者佐藤信淵、島津齊彬與吉田松陰等就先後提出各種侵華方案。佐藤信淵認為「統一萬國之法,首在攻取中國之滿洲,次第經略渤海、華中、華南,數年間底定全中國。」島津齊彬則主張「日本應早日取得福州和台灣及朝鮮,以強化日本國防」。吉田松陰則力倡「北割滿洲、之地,南收台灣、呂宋諸島,漸示進取之勢」。及後,在美國駐日公使德朗的挑撥唆使下,1874年日本借琉球漂流難民事件,出兵進占我國台灣恒春,事遭清廷逼退未果。

20年後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一役,擊敗清廷,《馬關條約》迫我割讓台灣。是時,我國遼東和山東等地百姓,屠殺災難突然降臨,台灣亦於次年陷於空前的死亡災難。1895年5月29日, 日軍登陸台灣,國人堅不臣倭,奮起抵抗。當時朝廷已下割台之詔,令所有文武大小各員旋即陸續內渡。故清軍不乏遵旨內渡,但也有許多官兵(粵勇、廣勇、湘勇與淮勇),抗命拒絕撤離台灣,與台勇(土勇與客勇)以「義軍」為名(為因應抗旨法理),聯合從事武裝抗日戰鬥。單是當年6月至10月間,日人於各戰役後在現場所發現的「義軍」陣亡屍體就高達6760具,這還不包括未被發現的,及數以萬計的輕重傷者。「義軍」面對日寇的槍口,為保衛台灣保衛祖國,流盡最後一滴血,軀捐台灣,屍骨散於臺地荒煙蔓草,他們是祖國的優秀兒女。玉山山高,雲霧縹緲「義軍」反抗侵略者的悲壯史詩,永垂不朽。接著,台灣同胞先後發動長達7年之久(1896年至1902年)的激烈武裝抗日,及其後的零星武裝抗日,風起雲湧,前僕後繼,氣壯山河,忠勇撼天地。

日據中期,台灣同胞從事非武裝抗日,深信祖國不久將收復台灣,於此刻到來前不可失去民族特性,故啟動一波波抗日的文化啟蒙運動,以延續民族傳承與對祖國認同。在那段遭日本殖民屠殺蹂躪的悲慘歲月,日本占領台灣13年後的1907年6月15日,台士霧峰林家林幼春在其致梁啟超的信函稱私喜「祖國中興」。日本統治台灣30年後的1926年11月13日,在日警監視下,黃白成枝在臺北的演講時公然稱「我們的祖國是中國」。日本統治台灣40年後的1936年,林獻堂於其內地之行在上海時,也公開聲稱「林某歸還祖國」。

日本當局面對台灣同胞「依然以舊有的民族觀念視支那為祖國」的堅貞民族氣節,最後於日據末期窮途末路之際,以極端暴力手段,在台灣推動「皇民化運動」,不惜以廢漢字、禁戲劇、毀寺廟、建神社、講日語、改姓名(中文改成日文)等激烈手段,對台灣人民進行一場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認同改造運動。日本當局亦不諱言地宣傳「所謂皇民化運動就是使本島人成為真正日本人的運動」。1945年日本戰敗,因為對祖國感情的依戀,光復後臺灣人民衷心熱烈歡迎台灣回歸父祖之國中國的懷抱。台灣作家吳濁流形容當時的情境「……五十年間的皇民運動,只僅一天就被吹走了」。換言之,貫穿日本殖民台灣50年間「思慕中國為民族祖國」的民族精神,就是台灣人民對中國強烈的祖國認同。

古人有雲「欲亡其國,先亡其史」。

李登輝、陳水扁在台掌權20年,從物與心的兩個層面,竭力欲抹滅這段台灣先賢的光輝抗日史實,前者推行「去光復節」政策,取消「台灣光復紀念日」為法定假日,並廢棄「台灣光復紀念日」,將其竄改為「終戰紀念日」,後者則是竄改歷史教科書,其目的就是在意識形態上,切斷台灣人民的兩岸歷史聯結記憶,斷絕台灣人民對祖國的認同。更令人痛心的,李、扁執政分離主義論者借國際法混淆曲解,就台灣光復一事炮製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誤導台灣人民的國族認同。

台灣屬於中國,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台灣不屬中國,那日本何需侵略中國,強迫中國割讓台灣?如果台灣下屬中國,那台灣先賢為何發動長達數十年的武裝抗日和非武裝抗日?更何況1945年10月25日,中日在臺北公會堂(今臺北中山堂)舉行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中方代表陳儀宣讀受降書後,日方代表安藤利吉親自在該受降書上簽字,日本在台各文武機關造冊向中方各相關單位辦理移交,另並安排17萬日軍及30萬日僑撤離台灣,完成台灣回歸中國的歷史程序。

唯因為日本侵略與冷戰對峙等眾所周知的原因,兩岸分離迄今可說長達115年,這在世界近代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且其間歷經日本殖民政府「皇民運動」的「去中國化」、李、扁執政時分離主義式的「去中國化」,故兩岸分離的時間之長與隔閡之深,遠非所謂東西德模武或南北韓模式所可比擬。就兩岸這115年來遭外力強迫分離的歷史,其間就影響兩岸人民往來的重大轉折「巨變」而言,個人認為如果說1945年台灣回歸是台灣割讓日本後的第一次接觸,那1987年台灣開放探親單向交流可說是第二次接觸,今年「後ECFA時代」的大交流則是第三次接觸,其特徵是兩岸人民百年來首度廣泛雙向交流。

回首自19世紀以來迭遭列強的百年侵淩,斯時並立於世的中華帝國、奧地利帝國(Austnan Empire)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Ottoman Empire)三大帝國,後二者已遭列強支解,縮成今日中歐的奧地利與中亞的土耳其,只有中國仍保持國土完整屹立東方。21世紀初,經60年的奮力建設,中國崛起,台灣先賢夢寐以求「祖國中興」、「恢復國情」、「雄飛台灣」的夢想成真。因此,今年紀念台灣光復65周年,最具特別歷史意義的也是當前要務,就是啟動喚醒與傳承台灣先賢視國為祖國的認同。這是新時代賦予我們中華兒女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