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填海令水環境惡化 倡造適紅樹林生長環境

【本報訊】新城區生態規劃理念工作坊昨日舉行,與會專家認為填海將令水環境惡化、循環率降低,建議治理鴨湧河口水域,創造適合紅樹林生長環境。又建議本澳建立環境和社會影響評估制度,以及公眾參與機制,透過生態補償將填海影響減至最低。

填海將令水環境惡化

運輸工務司與澳門生態學會昨日舉行“如何在新城區體現生態規劃理念工作坊”,與會者普遍關注新城區內創建灘塗、濕地及紅樹林,以及新城區內污水設施處理能力、處理後的水質、排水口位置等問題。有與會者建議加強區域合作,完善區域生態協調及綠網建設。

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崔樹彬認為,填海工程將令水環境惡化、水循環率降低。 他指出,填海令水體更加封閉,水循環速率更加緩慢;漲落潮流速會加快,從而令含沙量增加,水體循環不暢可能會造成泥沙淤積增加。由於該水域的封閉增強,水流交換變緩和泥沙與漂浮物影響,以及灣內的排污減緩,令水域水環境質量更差。

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稱,香港在填海問題上曾引起廣泛爭議。他建議澳門建立環境和社會影響評估制度,以及公眾參與機制,透過生態補償將填海影響減至最低。

建議創造紅樹林生長環境

崔樹彬指,填海A區水域的總體狀況適合紅樹林的生長和繁衍,但海浪是紅樹林生長的最大威脅;同時該水域灘塗比降較大以及過度平整和單一化,會影響紅樹林的初期生長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該水域存在5個污水捧放口,其中4個污水量較大,3個污染十分嚴重,如不治理,單純依靠紅樹林的淨化能力無法改變水體環境惡臭。他建議採取水體污染原位治理與人工紅樹林的生態修復方案。

崔樹彬指,目前的灘塗地面過度平整、形態單一,不利紅樹林及其生態系統的生長和繁衍,也不利水體交換和更新。改造地形、地貌是必要的。初步確定的改造措施是挖溝築堤或挖坑築島,以改善地形地貌。同時在向海的一側修築防浪堤,減緩颱風大浪對本區域的影響。

崔樹彬提出,在1、2、3、4號排污口的排出處下游,修建一個環形的集水池,將環形集水池中的水與紅樹林溝渠中的海水連通,並將1、2、3、4號排污口與集水池用閉合的方式溝通(在平均潮水位處即可)。在集水池內設置浮島式或浮箱式、飄帶式生物工程,使水質快速達到淨化。

崔樹彬認為,在珠海連線人工島的中間留出10-50m的空間,改成高架橋,落潮時,水會依照自然坡降從橋下進入楔形體內的水域,在體內循環後,從楔形體的右側出口排出。在楔形體內島的向海一頭外延,頭部修建成拳頭狀防浪堤,落潮時,水流會自然從北側入口進入,在楔形體內的水域內循環後,會從南部側面排出。

以人工濕地組生態核心區

負責新城區生態建設策略研究的生態學會會長何偉添介紹,新城區生態建設策略研究團隊就新城填海區生態系統規劃的生態系統佈局與結構,分別提出了三個方案:方案一,建議新城A區及C區的腹地空間透過人工手段創建具高生態價值的紅樹林及灘塗濕地,結合沿岸的楔形綠地開放空間及綠帶,為澳門生態型新城填海區提供優異的生態空間;方案二,建議透過人工濕地保護區為節點,生態廊道及道路綠化為經緯,小區綠化及屋頂綠化為補強,以新城B、C、D及E區間南北走向的水道作為中軸,沿堤岸兩旁建立人工濕地保護區或開放空間,成為具有藍色及綠色基底的生態節點;方案三則結合方案一的海岸人工濕地及方案二的岸上人工淡水濕地保護區的構思,將沿岸濕地及人工淡水濕地組成具突出代表性的生態核心區,並藉著生態廊道及道路綠化為脈絡,以小區綠化及屋頂綠化為補強。

在是次工作坊上,與會者就有關新城區生態系統進行了分組討論。總結各方意見,與會者普遍關注新城區內創建灘塗、濕地及紅樹林,如:建議在C區種植紅樹林、希望打造候鳥天堂等;有與會者關注污水處理能力、處理後的水質、排水口位置等,以免造成污染,建議借鑑其他地區經驗以紅樹林代替污水廠理廠;有與會者認為在澳門現存環境下,新城區應加強保育工作,以及促進區域合作,完善區域生態協調及綠網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