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鴨子劃水選而未宣直取黨主席

當民進黨上下正為「連署特赦陳水扁」、「一國兩區」等議題炒得連天之時,蘇貞昌不但避離這些熱門議題,而且還鴨子劃水式地密集會晤民進黨的青壯派人士包括中生代「立委」。此顯示,蘇貞昌的參選黨主席之路正在開步,而且更是針對自己的「罩門」對症下藥,但卻又採取「選而未宣」的手法,以避免「見光死」。

實際上,前一段時間島內名咀、政客及媒體都紛紛指出,蔡英文要阻擋蘇貞昌參選黨主席,單靠陳菊還不足夠,因為陳菊為了爭取連任大高雄市長,要以高雄市的市政優先,難以南北兩地奔波兼顧黨務及市政。何況,當年在黨內一片反對聲中,只有蘇貞昌力排眾議支持陳菊參選高雄市長,現在陳菊也不能忘恩負義被人當作是阻擋蘇貞昌的「工具」。因此,蔡英文、謝長廷、遊錫等人要阻攔蘇貞昌,就只剩下一個「世代交替」、「應給年輕人機會」的藉口,因為畢竟蘇貞昌已經六十五歲,到二零一六年「總統」大選時更將是六十九歲了。

但問題是,民進黨內中生代接棒,卻存在著許多困難。其一、是雖然有不少中生代已在台灣政壇上冒出頭來,但至今尚未能有一位可以駕馭龐大複雜黨務的重量級人物,尤其是這任黨主席將要肩負起操持二零一四年「七合一」選舉的大任。即使是正在高舉參選黨主席大旗的前臺南市長蘇煥智,也缺乏一種可以震懾全黨的氣場,他們在蘇貞昌面前,就顯得黯然失色。其二、中生代人物大多涉足派系,如蘇煥智就與「新潮流系」關系密切。即使是有哪一個派系的中生代人士有此意圖,都必然會受到其他派系的狙擊。

因此有論者說,蘇貞昌贏面甚高。但盡管如此,蘇貞昌仍不忘攏絡中生代。其用意很清楚,就是要在爭取他們支持的同時,也要防阻他們繼續靠攏蔡英文。因為從目前情況看,民進黨內能夠爭取「二零一六」參選權的,主要的就是蔡英文與蘇貞昌二人。蔡英文雖然在兩任民進黨主席的四年任期內,確實是將民進黨從穀底裡抬升了起來,但仍有不少缺弱之處,除了是黨內資歷較淺,未有經歷過作為民進黨人最為引以為傲的「黨外」活動,以至是曾受過當時的國民黨政權的「白色恐怖」迫害並進行反抗鬥爭之外,就是書生氣太濃,缺乏民進黨的草根氣息以至是抗爭精神。而蘇貞昌則正好是相反,他不但是「美麗島軍法大審」中的辯護律師,也是民進黨創黨小組十八名成員之一,資歷與陳水扁、謝長廷、陳菊等處於同一起步點,而且曾當過縣長、「立委」、「行政院長」、民進黨主席,資歷完備,行政經驗比蔡英文還豐富,因而在黨內擁有大量的支持者。

實際上,在去年的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中,蘇貞昌僅是以一個百分點之差輸給了蔡英文。如果不是謝長廷為了阻擋蘇貞昌「拔刀相助」,採用了各種非規則方式,說不好這次初選的勝利者就是蘇貞昌。這也正是蘇貞昌極為不服氣,因而要在「二零一六」為自己取回公道的主要原因之一。何況,以蘇貞昌的年齡,過了「二零一六」這一店就再也沒有下一村了。

蘇貞昌瞄準了「二零一六」,有其盤算。其一、屆時馬英九巳連任了兩屆「總統」,按「憲法」規定已不能再爭取連選連任。而環顧國民黨內的接棒者,主要是吳敦義、朱立倫、郝龍斌,如果撇除兩岸關係因素,從行政資歷和經驗等方面比,蘇貞昌可能都勝於他們。其二、如果馬英九在未來四年任期內,未能作出較佳的建樹,所謂「每黨執政兩屆」的西方政黨輪替不成文規律就將會發酵,選民們將會以「換黨換人試試看」的心理,催發「鐘擺效應」,選擇民進黨的候選人,而自己倘能當選民進黨主席,屆時就可在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中掌握主動權,為自己挪火煮食了。

而蘇貞昌在黨內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蔡英文和謝長廷。蔡英文自不待說,她與蘇貞昌的競爭是實質性的權力競爭。何況,在剛過去的「總統」選舉中,盡管尚未到「每黨做兩屆」的政黨輪換期,也盡管台灣社會上也並未滋生「換黨換人試試看」的情緒,更盡管馬英九籍著「九二共識」獲得不少兩岸經貿紅利,但還是民意支持度緊追馬英九,甚至還有幾度超越了馬英九。這除了是二零零四年陳水扁與「連宋配」交戰的一役之外,民進黨的公職參選史上罕見的。因此,蔡英文認為自己在二零一六年仍應有機會,當然也就不願讓位於蘇貞昌。除了是繼續維持工作室的運作之外,近日又再度活躍了起來,並以向「一國兩區」嗆聲作切入點。但其罩門是已經連任兩任黨主席,按「黨章」規定不能再爭取連任,而且是因為「總統」敗選而辭職,帶有「引咎」意味,即使是未受此屆期限制,也不可能爭取連任。在失去黨主席的主導權之下,是頗為不利的。現在,只能是寄望在二零一四年黨主席選舉時,將主席權杖重奪回來,並在「二零一六」的黨內初選中為自己度身定做規矩。為達到此目的,就必須在今年的黨主席選舉中設法擋住蘇貞昌。否則,倘讓蘇貞昌當選,二零一四年黨主席選舉連任的機會就甚高,自己就「沒戲」了。

對此,蔡英文借黨內盟友的口,提出了「倘參選黨主席就應沒有『二零一六』」的主張。此說當然能起到「卡」住蘇貞昌的作用,但可能又是一把雙面刃,因為同樣也可「卡」住自己,這豈非是自設陷阱?

至於謝長廷,就並非是權位之爭,而純粹是「瑜亮情結」而已。實際上,謝長廷在從政路上備受不公平。他與陳水扁相比,許多人都認為他的智商、政商水平都比陳水扁高,而且事實也確是如此,在臺北市議員及「立委」時期,都是謝長廷的表現優於陳水扁。但只不過是一時心軟,在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之爭時讓位給陳水扁,再加上臺北市長黨內初選時再次相讓給陳水扁,就一直被陳水扁領先於前。

想不到的是,他與陳水扁的鬥氣仍是未完未了,又遇到了勁敵蘇貞昌。兩人都是「美麗島軍法大審」的辯護律師,兩人也都是民進黨創黨小組成員,兩人亦都任過「立委」及地方行政首長職務,兩人也都曾先後任民進黨主席及「行政院長」。這本身就是一個競爭關係。但更令謝長廷不服氣的是,二零零五年謝長廷任「行政院長」時,為積累政績備戰「二零零八」,擬制了不少有突破性的兩岸政策措施,但因桃園水庫及高鐵外勞暴動事件而被陳水扁解了職,由蘇貞昌接任。而蘇貞昌翌年在「續發會」上提出的各種方案,竟都是他所擬制,因而大有「貪天之功」之感。由此,在二零零七年爭取二零零八年「總統」候選人的初選中,就將蘇貞昌砍得見骨見血。

現在,因為年齡及二零零八年敗選的關係,謝長廷本人已不可能再生黨主席及「總統」候選人之意。但即使自己不能親自落場,也不願看到蘇貞昌馳騁選舉戰場。因此,謝長廷要攔阻蘇貞昌,已非直接的權力鬥爭,而是意氣之爭。

蘇貞昌已從兩次失敗中吸取了教訓,不願再與其黨內對手纏鬥,而是爭取黨內人心。繼與謝長廷會面之後,又與中生代會商,緊接下來還將會與蔡英文會面。可以說,他的黨主席之路已經在選而未宣中正式啟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