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蘇棣干預香港事務實錄

2010年3月11日,楊蘇棣正式出任美國駐港總領事,負責美國政府在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一切事務,成為自1949年以來第24任美國駐港總領事。

2011年3月,在楊蘇棣的暗示和策動下,香港反對派的所謂“紫荊花革命”出籠,把財政預算案與“茉莉花革命”拉上關係。反對派將經濟民生問題泛政治化,煽動市民反對和推翻特區政府。

2011年5月20日,楊蘇棣在香港美國商會的演講中,對中國人權狀況進行無理指責,聲稱:“美國國會於1992年通過《香港政策法》,該法例設立了法律框架,使我們可繼續和擴大數十年來與香港市民及其官員建立的廣泛、多層面關係,藉此承認及支持香港的自治權……該法例允許我們僅在總統可證實香港擁有充分自治權,以證明區別對待的合理性……不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享有者時,方可給予與香港自治權相當的特別待遇。”

2011年7月,在楊蘇棣的暗示和支持下,香港激進反對派政客開展了所謂“香港城邦自治運動”。在遊行中,激進反對派揮動港英時代殖民主義舊旗,挑釁中國主權。“美國之音”聲稱,香港成立“香港自治運動”,捍衛了香港的“自治權”。

2011年9月,“維基解密”公開的多份機密電文顯示,美國駐港領事館對香港事務的情報搜集與監察“無微不至”,上至特首人選、民主發展,下至廢物處理方向、金融市場發展、飲用水供應等問題,都是其情報搜集的範圍,並及時呈報華盛頓。美國駐港領事館一直與香港反對派各黨派保持“密切聯繫”,李柱銘、陳方安生等反對派大佬更是多次鼓勵和主動要求美國干預香港事務。

2011年12月6日,楊蘇棣會見香港傳媒,一方面否認干預香港事務,不承認美國曾資助或支持香港任何政黨,稱自己進行的是外交工作,接觸不同背景的政界人士,是在“履行職務”,“並無不妥”。另一方面卻又對香港的區議會選舉“種票”事件和行政長官選舉等議題指手畫腳、發表評論。

2012年1月9日,楊蘇棣參加香港美國商會新任主席孫晨履新活動,表示美國駐港領事館會繼續秉持以香港成功及美國利益為大前提,無論別人講什麼,自己都會繼續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