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省長為澳門中小企進駐橫琴贈送定心丸 朱省長為澳門中小企進駐橫琴贈送定心丸

廣東省長朱小丹在「二零一二年粵澳合作聯席會議」後與澳門特首崔世安的共同會見會中宣佈,粵澳就橫琴合作發展已形成一批具體合作項目,總額超過四百五十億元人民幣,正逐一落實,包括中醫藥產業園區等。雙方即將建設澳門中小企業產業園,亦會加大推進橫琴基礎建設,重點抓好珠海城際軌道與澳門輕軌在橫琴無縫對接。朱小丹強調,橫琴是粵澳合作的主要平臺,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提供新空間,雙方對橫琴開發充滿期待。澳門居民可以放心,粵澳會加快開發,中央政策必會逐條落實到橫琴開發建設中。

這是廣東省政府積極響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政府報告》中對推進橫琴新區建設的定位,及中央政府批准建設橫琴新區並給予特殊優惠政策,主要是為了配合和幫助澳門特區落實「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保持澳門長期穩定繁榮發展的治國理政方針的具體行動,對某些部門前段時間忽視澳門中小企業進駐橫琴強烈要求的迷失,大有「撥亂反正」之意。因此,朱省長的這番話,不啻是向有意進駐橫琴的澳門中小企業主送上了一顆「定心丸」。

實際上,中央決定開發橫琴、尤其是給予橫琴「比特區還特」的特殊優惠政策,主要是為澳門特區而來。在全中國境內已有多個國家級開發區的背景之下,如果只是把橫琴新區視為普通的開發區,何況其面積和規模也無法與其他開發區相提併論,也就是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只有把橫琴新區的開發定位為配合澳門特區落實國家「十二五」規劃關於「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平臺」,及「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定位,才能顯出其優勢及存在價值。

尤其是在國家領導人多次告誡澳門特區必須「居安思危」,實際上美國經濟恢復緩慢,歐洲國家困於「歐債」這個「外部環境」仍不樂觀;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都紛紛開設賭場,從俄羅斯、日本、韓國、朝鮮、台灣,到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緬甸、柬埔寨、老撾、泰國,對中國大陸形成了一個「賭場包圍圈」,與澳門爭取客源;而澳門博彩業的主要客源地--內地,由於人民幣被迫升值,也由於工人工資不斷提升,再加上出口工業收不到訂單,許多民營企業陷入資金鏈斷裂等,經濟形勢極為嚴峻,這必將會對澳門博彩業的客源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亦即不能保證博彩業「花有百日紅」。因此,就更加凸顯了「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但是,由於澳門特區正面臨著土地利用飽和,人力資源緊缺,中小企業在博彩擴張擠壓之下也一再萎縮,就使得落實「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倍感困難。因此,粵澳合作開發橫琴,就是澳門特區落實「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定位,解救博彩業受到內外環境威脅的「危局」,拯救澳門中小企業的「救命活水」。

正因為如此,中央政府給予橫琴特殊優惠政策,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方便澳門中小企業前往經營。但似乎掌握橫琴新區發展主導權的某些部門,或許是並未能準確領悟中央的精神,也許那種當年要與澳門競爭的殘餘心理仍未能完全消除,因而將建設橫琴新區的重心放在十字門中心商務區,把規劃中高廈林立的中央商務區擺放在最接近澳門中心城區的十字門,欲與澳門特區的高樓「試比高」,並為此而吸引中央大型國企進駐。而對於澳門中小企業的呼聲,則是能拖則拖,甚至對澳門中小企進駐橫琴設置了較高的「門檻」,表面上說是「稍安勿躁」,待「三通一平」建設好之後就可安排,但實質上還是仍不重視澳門中小企業的訴求,將之排在吸引大型項目之後,並對大型企業進駐橫琴給予「特事特辦」的政策優惠及效率待遇,實在是有點本末倒置。

實際上,如果開發橫琴只是為了興建十字門中央商務區及長隆遊樂場,這只不過是全國各地同類項目的翻版,根本無法享受中央所賦予的特殊優惠政策。否則,全中國的同類項目都有權向中央伸手要求比照橫琴的特殊政策。而橫琴之所以能夠獲得中央批復「比特區還特」的政策,成為在「WTO」架構下一個地方區域內的「準自由貿易區」,而令橫琴能夠成為「一國兩制第三地」,就是中央在澳門特區面對博彩業一枝獨秀的格局,將會令國家安全與經濟安全受到威脅,澳門經濟的主體中小企業也在博彩業的「排擠效應」之下陷於邊緣化,而澳門的土地利用卻已呈飽和,再無地可批的困境,而中央批給澳門的新城填海區建設公共房屋、文教設施、交通基建為主,因而就利用橫琴與澳門一河之隔的有利地理條件,給予「準自由貿易區」有利條件,以協助澳門落實「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扶持澳門中小企業,解除其「無地發展」之憂。因此,沒有澳門的因素,就沒有橫琴的優惠政策。這就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如果反客為主,將「皮」與「毛」的關係顛倒,那就是錯誤理解中央的戰略意圖了。

因此,溫家寶總理今年三月向全國人大所作《政府工作報告》,將「推進橫琴新區建設」置於港澳事務的部份,並與「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及「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前後連接呼應,而不是置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部份,與「更好地發揮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在改革開發中先行先試的重要作用」並列一起,就是要凸顯「橫琴開發為澳門服務」,而不是「為經濟特區服務」。而且,據澳門中聯辦主任白志健在出席澳門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小組會上透露,《政府工作報告》初稿在內部徵求意見時,曾有人擔心,這樣的安排可能會引發廣東方面有意見,但國務院最終還是堅持這個的安排。就更為強調了「橫琴為澳門服務」的定位。

開發橫琴本來的思路就是如此。《橫琴發展總體規劃》第一章《橫琴開發的主要意義》列出三項意義,其第二項就是「有利於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維護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其中就有「有利於彌補港澳土地資源有限和勞動力相對短缺的劣勢,為逐步改變澳門經濟結構比較單一的問題提供新的空間」的表述。而《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也將《合作開發橫琴》列在「置頂位置」,並在「總則」中明定「拓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空間」。《國務院關於橫琴開發有關政策的批覆》更是全文貫穿著「深化改革開放、推進粵港澳更緊密合作、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維護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的主線。

對此,曾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因而懷有「全國一盤棋頂」協調意識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是有深刻認知的。而在中共廣東省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的珠海市委書記李嘉,結束了在梁廣大之後,已有多屆珠海市委書記未能當選廣東省委常委的「歷史」,應也可「更上層樓」地「窮千里目」,是從全局觀念來思考橫琴開發問題,而不是局限於一地一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