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在生命最後階段想到了什麼?

從1974年6月1日起,周恩來不得不告別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的西花廳,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305醫院住院治療,從而開始了偉人生命的最後階段。周恩來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想到了什麼?

北海湖畔祭老舍

周恩來就治的醫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305醫院,在北海公園的西側,與中南海西花廳僅一街之隔。“文革”期間,北海公園已被當作“封、資、修”的東西而關閉。這倒給病中的周恩來平添了幾分方便:院方在周恩來病房東側開了一個便門,有時周恩來便在醫護人員和身邊工作人員陪同下到北海公園散步。

有一次,周恩來一行散步到北海公園的仿膳飯莊,特意請來仿膳飯莊的工作人員給他做了兩道素淡的菜,一邊品嘗一邊觀賞。當周恩來看到“仿膳”牌匾下邊的題簽已被人挖掉時,臉色驟然嚴肅起來,問身旁一位服務員:“你知道你們這‘仿膳’兩個字是誰寫的嗎?”由於“文革”期間,仿膳飯莊已被迫停業,人們對被造反派“除四舊”除掉的東西還多少有點敏感,所以服務員欲言又止。周恩來沒等服務員回答,接著又說:“你們還是應該把老舍的名字補上去嘛!”

1975年8月24日,是老舍罹難的九周年。殘陽夕照,周恩來又一次在醫護人員和身邊人員陪同下散步在北海公園。走著走著,周恩來突然停下了腳步,硬生生地站在那裏,默默地望著靜靜的湖水出神。幾分鐘過後,他突然轉過身,問身邊人員:“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不知道。”對方一時還不明白他的意思,望著他搖了搖頭。

“今天是老舍先生的祭日!”接著,他又問,“你知道他是怎麼死的嗎?”

“聽人說過,很不詳細……”

“我知道。”周恩來語氣沉穩而又堅定,“讓我詳細地講給你聽。”之後,周恩來一邊望著湖中的粼粼碧波,一邊心情沉重地講述著。

《養蜂促農》贈藏胞

周恩來一生有兩件比較遺憾的事:一是未能去臺灣,二是未能到西藏。但他對臺胞、對藏胞一直十分關心,和他們心連心,並且一直不放過去西藏的機會。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時,他就曾提出率團赴藏,後因高原氣候、身體等原因未能成行。

1975年9月,西藏自治區成立10周年。周恩來為了圓自己去一趟西藏的夢,再次提出由他率中央代表團進藏。周恩來的身邊人員對筆者說,如果當時一口回絕他的這麼一個美好意願,他心裏肯定很不好受。於是,只好編造說,由於造反派的破壞,西藏機場難以正常起降大型飛機,目前正在抓緊搶修,待修好後再將具體情況彙報。周恩來是個聰明人,人們這麼一說,他也就不再堅持了。後來,中央決定由華國鋒任中央代表團團長率團進藏參加西藏自治區成立10周年的慶祝活動。

後來華國鋒同志回憶說:1975年8月29日,周總理把我叫到他的病房說,你們到了西藏後,要轉達我對西藏人民的問候,要鼓勵進藏的各族幹部和解放軍指戰員,感謝他們這些年在西藏的辛苦工作和取得的卓有成效的成績。

華國鋒同志說,總理談的時間比較長,內容也比較多。從他那裏剛回到家,又接到他打來的電話說:“我看過一部科教電影《養蜂促農》,可能適合藏民們學習、使用,你把它帶到西藏去,給那裏的同志們看看。但是,你不要說是我周恩來送的,就說是國務院送的。”

修史請別忘楊度

1975年9月下旬,周恩來的病情急轉直下,癌細胞迅速擴散,有時進入昏睡狀態。

10月7日,周恩來突然清醒,他對秘書說:“你告訴王冶秋,‘籌安會六君子’之一的楊度,晚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党做了大量工作。請王冶秋將此情況轉告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海》修訂編輯委員會,在編寫‘楊度’這一人物條目時,要將這一史實寫入,以免日後湮沒無聞。”

楊度是位傳奇人物。曾留學日本,被選為中國留日學生聯合會副會長,與楊篤生等一起創辦《遊學譯編》。1915年,寫成了《君憲救國論》一文,一時風靡全國。同時,他還聯絡孫毓筠等五人組成“籌安會”,積極策劃恢復帝制,是當時全國皆知的“籌安會六君子”的重要人物。

袁世凱死後,楊度一度遭到北洋政府的通緝而亡命奔走。此後,楊度轉而投身革命,追隨孫中山,為中國的民主革命奔走呼號,十分用心。楊度晚年,對蔣介石獨裁和殘殺中國共產黨人的行為十分憤恨和不滿,毅然於1929年周恩來在上海主持中央工作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於楊度入黨後是和周恩來單線聯絡,外界知道的人極少,為怕這一重要史實埋沒,周恩來臨終前托王冶秋轉告《辭海》編委會,將楊度鮮為人知的一面記入其條目。

(秦九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