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產業轉型峰會」專題報導

自從1992年我政府正式開放企業赴大陸投資以來,迄今有超過8萬7千家台商在大陸投資興業,並在大陸各大城市成立125個台資企業協會,對兩岸貿易投資合作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對大陸而言,台商帶來資金、引進技術、增加就業、繳納稅賦、創造外匯,對當地和諧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對台灣而言,台商返台採購機器設備、原料及零組件,帶動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厚植台灣經濟實力,也增加台灣幹部的雇用。台商是兩岸企業合作的臍帶,是雙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資產,更是扮演兩岸與國際經貿舞臺接軌的關鍵角色。

然而,近年來歐美經濟發展大不如前,市場大幅萎縮,台商外銷訂單驟降,必須另外尋找替代歐美的市場。另一方面,大陸經濟正面臨結構轉型的關鍵時刻,台商在大陸的生產成本逐年上升,不得不尋求更有利的生產方式。因此,台商必須要積極升級轉型,以因應經濟的挑戰。

2012台商產業轉型峰會

有鑑於此,大陸「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簡稱台企聯)、南通市政府與《旺報》9月6日在江蘇南通共同舉辦「2012台商產業轉型峰會」,期盼能為台商轉型升級找到出路。

時任海基會董事長的江丙坤先生在致詞時勉勵所有台商,「轉型升級是必須走的路」,他希望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能在今年底前完成簽署,大陸開放醫療、電影、金融等服務業市場,提供台商由製造業轉型服務業的機會。他同時期許台商建立自有品牌與通路,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台企聯總會長郭山輝則指出「現在是台商二次創業的時機」,希望台商在第二產業(製造業)累積的資金與人脈,往第三產業(服務業)開疆闢土,透過台企聯的整合平臺,團結群體的力量,一起努力發展,將事業做大做強。

經濟部常務次長杜紫軍「以創新模式發展服務型製造業」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希望兩岸產業結構優化,也就是走「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國際化」、「傳統產業特色化」的發展方向。

此外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南通市委書記丁大衛、市長張國華、《旺報》社長黃清龍、以及來自兩岸的企業家,從當前國際經濟情勢、大陸經濟結構調整、台商轉型升級方向、以及兩岸的政策支持的面向,對台商轉型升級發表專業意見。

當前國際經濟情勢:歐美市場萎縮、保護主義興起

2008年美國發生兩房(房利美Fannie Mae 與房地美Freddie Mac)金融危機,2009年歐洲發生債務危機,這兩項危機造成歐美經濟衰退、失業率大增、消費需求銳減、進口市場大幅萎縮,台商的歐美訂單大量減少,產品出口受到嚴重衝擊。

在歐美經濟不景氣之際,廠商之間的競爭逐漸劇烈,貿易摩擦逐漸增加,貿易保護主義興起。例如,美國337調查,大陸的華為、中興通訊;台灣的宏達電、宏碁等企業上榜,連帶使生產消費電子設備,如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電子書、移動熱點、無線基地台和掌上型遊戲機等相關的廠商受到影響。歐洲25家太陽能企業也聯合向歐盟委員會提起訴訟,要求對大陸太陽能企業進行反傾銷調查,將來類似的貿易糾紛會逐漸增多,嚴重影響台商對歐美出口。

大陸情勢:面臨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刻

大陸自從1979年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與第二大 FDI投資地,當前大陸經濟正處於結構調整的關鍵時刻。

在生產面:重視勞工權益,工資急遽上升,缺工問題逐漸嚴重,並且環保意識高漲,環保標準大幅提升。

在產業面:排除兩高一低(高耗能、高耗資源、低效率),發展七大新興產業(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育種、新醫藥、新材料、電動汽車、資訊產業)。

在市場面:由加工外銷逐漸轉為內需市場。此外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服務業大幅起飛,文化創意產業快速興起等。

台商必須轉型升級

在面對國際經濟情勢嚴峻與大陸經濟結構調整的雙重挑戰,台商必須積極轉型升級,因應經濟環境的快速變遷。

「升級」方面,包括:

第一,「技術升級」:如推動生產自動化、管理資訊化,減少用工人數、使用節能環保的技術,降低生產成本。

第二,「文化創意」:在現有的產品上進行創新研發,加入文化元素,開發文化創意產品,透過產品的差異性,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

在「轉型」方面,包括:

第一,「轉移陣地」:目前台商正由南而北、由東而西的轉移陣地,尋找最適合的生產基地。

第二,「轉向內需」:歐美市場成長不如預期,台商可以進軍大陸蓬勃發展的內需市場,這幾年大陸每年的消費成長均超過兩位數,去年高達17.1%,現在幾乎世界知名品牌在大陸都設有旗艦店,台灣也可順勢儘早佈局「通路」與「物流」體系,延升原本的製造業到銷售的服務業,「由二接三」以進軍大陸內需市場。

第三,「由二轉三」:由工業、製造業的第二級產業轉型到第三產業的服務業,2011年大陸服務業僅佔43.1%,還有極大的成長空間,台商應儘早佈局。

兩岸推出的協助措施

目前兩岸均推出若干措施,協助台商轉型升級。在大陸方面,推出包括拓寬台商投資領域、促進兩岸加強第三產業的合作、鼓勵台商投資大陸資源開發與節能環保產業、支援和協助台資企業自主創新,實現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兩岸金融合作,為台資企業提供融資便利等。此外大陸各地也推動優惠措施,在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發展服務貿易等轉型升級方面提供專項扶持,在融資、用工、租稅減免、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需市場方面,給予台商協助。

在台灣方面,主要由經濟部下屬的財團法人,如工研院、生產力中心、金屬中心等,組團到大陸提供台商轉型升級診斷輔導。經過輔導的廠商技術大幅提昇,經營模式多元化、由單純的加工製造向產業鏈上游的研發設計、原料採購、倉儲物流、訂單處理和下游的檢測、行銷等環節延伸,形成研發、生產、行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自主研發能力及自創品牌大幅提昇,並由加工外銷轉為經營大陸內銷市場。

台企聯則設有「轉型升級委員會」,包含轉型、升級、轉移三個工作組,透過調查、探討、溝通等方式,協助台商升級轉型。同時台企聯也結合大陸125個台商協會的力量,發揮群體效益,共同尋找轉型升級的商機。

台商需要兩岸支持

在兩岸與台企聯的協助下,台商轉型升級已在積極進行,未來台商還希望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協助:

在大陸方面,第一,台商由加工外銷轉型大陸內需市場,希望大陸當局給予政策支持;第二,在經濟不景氣時,能夠暫緩徵收、或是調降相關的稅、費,降低台商的生產成本;第三,大陸國家開發銀行承諾提供台商500億元人民幣融資貸款,能夠降低利息,方便貸款。

在台灣方面,第一,希望籌組轉型升級服務團隊,針對台商展開技術創新、自創品牌、申請專利、人才培訓等方面的輔導服務,使台商邁向技術創新、設計創新、經營模式的創新;第二,協助台商辦理「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貸款。

在兩岸關係方面,第一,儘速進行ECFA後續協商,包括「貨品貿易」、「服務貿易」等協議,為台商提供更好的經營環境,尤其是儘速完成服務貿易協議協商,為兩岸服務業提供最廣闊的合作空間。第二,推動新興產業合作,強化台灣的「六大新興產業」與大陸的「七大新興產業」合作。第三,強化兩岸金融合作,為兩岸人民與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第四,培育兩岸人才,並協助台商吸引、聘請國際級的經營人才。

結語

台商若能成功轉型升級,兩岸就能創造雙贏,相信在台商自身努力以及兩岸與台企聯的支持下,台商必定能夠轉型升級,克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