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自由貿易區 接軌國際

行政院院會於今(二○一三)年八月九日核定《自由經濟示範區方案》。依該方案設計,自由經濟示範區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僅需增修行政法規即可推動,毋須修法,並於方案通過後即日啟動;而需牽動修法的部分,則留至第二階段推動。

自由經濟示範區包括六海(基隆港、蘇澳港、高雄港、安平港、台中港、臺北港)一空(桃園航空城)及屏東農業生技園區,主要推動產業包括智慧運籌、國際醫療、農業加值及產業合作等。

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是繼加入WTO、兩岸三通、兩岸簽署ECFA後,帶動台灣經濟轉型的另一項重大經濟政策。該政策的推動,具有以下的意義和作用:其一、帶動台灣新一輪經濟自由化改革;其二、為台灣加入TPP等國際及區域自由貿易協議創造條件;其三、讓ECFA、兩岸服貿協議及後續的貨品貿易協議釋放更大效益及能量;其四、讓台灣在進一步和國際及區域經濟一體化潮流接軌的同時,擴大台灣的經濟發展空間,裨益台灣的經濟發展;其五、拉抬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過程中的角色和地位。

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為了擺脫後金融危機時代低速增長困境,以美歐為主的世界經濟體系核心國家,積極推動高水平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太平洋亞太為載體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談判,及以大西洋歐洲為載體的TTIP(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關係)談判。這兩大自由貿易談判的推動過程,將影響世界經濟秩序與規則的重新建構。另一方面,由於大陸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導致世界經濟格局的改變,發展中國家也組織不同類型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推動各種自由貿易的談判,試圖影響新的世界經濟秩序與規則的發展進程。這些交叉層疊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與協議的形成,使世界經濟樣態宛如煮熟的義大利麵般,任何經濟體必須進入這個麵碗中,才能具有世界經濟的角色和能量,擁有更大的貿易與投資空間。

除了上述美歐正在積極啟動的TPP及TTIP自由貿易區架構外,台灣周遭的經濟體,新加坡、澳洲已簽署相當多的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協定。新加坡是TPP的成員,並於二○一二年和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而大陸目前已簽署十一個自由貿易協定,並且推動與日韓的FTA談判,進行亞太十六個經濟體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談判。亞太地區經濟體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案例不勝枚舉,全球經濟體間的自由貿易協定也已近五百個,我們迄今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的速度,相對是落後的。

未來世界貿易與經濟的競爭,是通過各類自由貿易區與自由貿易協定,進行全球資源再配置與產業再重組而實現的。積極推進各種區域性、多邊和雙邊的自由貿易談判及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是我們必須有的務實經濟戰略選擇。行政院此次通過的自由經濟區方案,清楚的揭櫫我們的經濟戰略是:建立境內的自由貿易區,帶動新一輪的經濟改革,和國際及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接軌,提升我們的全球經濟競爭力,以有助於我們的產業轉型及升級,獲得更多更大潛在的世界市場空間。

大陸的自貿區試驗

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於今年七月三日通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確定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等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建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上海自貿區的建立是打造大陸經濟「升級版」的重要措施。據瞭解,為了拉動新一輪經濟改革和銜接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力道,大陸將陸續出爐包括天津、青島、深圳等自由貿易區方案。

上海自貿區的建立,最主要的是外匯政策的開放,以及讓稅收政策具有國際競爭力,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人民幣資本項目下開放和建構離岸金融中心。企業法人可在上海自貿區進行人民幣自由兌換,顯示上海自貿區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驗區;而通過外匯與稅制的突破改革,上海自貿區不只可與TPP、TTIP接軌融合,還有可能成為貿易和購物零關稅的自由港。

今年五月底,大陸已經公開回應美國有關邀請大陸加入TPP的邀請,大陸啟動加入TPP談判的可能性驟增,為了因應這種背景發展,上海自貿區也可能嘗試改變大型國有企業的產權結構,打破過去國有壟斷的格局,爭取更多海外投資和貿易。

自貿區的示範及試驗意義

不管是台灣的六海一空一區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或上海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均屬自由貿易區,這是在一個經濟體內設立的,以優惠稅收和特殊海關監管政策為槓桿,以達到商品及服務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多功能經濟區。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協定,其目標都是為了降低貿易成本,提升貿易效率,促進貿易商務發展,但前者是根據一個經濟體內部的法律法規在經濟體內部設立的,而後者則是根據經濟體區間公權力機關的協議設立的。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牽引下,產業鏈條蔓延深入全球每個環節,這種趨勢要求資金、資源、人員、商品、服務等各種元素進行更深入更綿密更大範圍的自由流動,這就需要建設及推動經濟體內部的綜合性自貿區或跨經濟體的多邊或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這是台灣及上海建立自貿區的宏觀結構性原因。

而就如上述,台灣及上海自貿區的設立都是為了通過對外開放帶動內部經濟改革,並以改革帶動經濟發展。高層次的開放及其所牽動的深化改革,既是一種試驗過程,也是一種示範過程,亦即,台灣及上海自貿區設立,具有示範及試驗的意義:

其一、摸索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幅度、層次和空間。其中重要者如開放電信、物流、金融、建築和法律會計服務等行業的市場准入;取消持股比例和經營範圍限制、擴大醫療、農業加值、科技、教育等的試點;便利企業投融資,激發外資企業投資合作意願。

其二、摸索出經濟改革的路徑。其中重要者如改革國有企業產權股權結構及法人治理結構,使國、民營企業都能公平競爭;推動人民幣、台幣國際化、利率市場化、資本項目可兌換;減少行政審批程序,轉事前審查為事後監管。

其三、摸索出適應國際主流的高水平經貿新規則的調適程度。其中重要者如推動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及負面清單的可行性,促進內外資本充分自由競爭,逐步開放政府採購市場,促進商品及貿易服務在更大範圍內自由流動。

其四、建構自由化過程中的經濟特色。防止世界經濟發達國家以貿易自由化為槓桿,遂行經濟剩餘的掠奪;防止貧富兩極分化;不再重複簡單的物流及出口加工;鼓勵跨國公司和企業投資進駐,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採購中心、數據中心等。

兩岸合作自貿區

兩岸幾乎不約而同的進行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顯示兩岸在帶動新一輪經濟改革及與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接軌等方面,都有共同的迫切性。兩岸可以思考以既有的ECFA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為載體,並且在九二共識及以九二共識為前提的「一個中國架構」的基礎上,協商簽署《兩岸自由貿易區合作協議》,並以此協議為槓桿,建立共同面對TPP或TTIP的機制。

通過協商簽署《兩岸自由貿易區合作協議》,兩岸可以實現以下的合作:其一、建立推動設立自貿區的經驗交流平臺,互相分享借鏡彼此的經驗;其二、建立引進跨國公司企業及設立總部、研發數據採購中心的合作機制,避免惡性的「引進」競爭;其三、建立兩岸自貿區的分工互補機制;其四、擴大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協議的力道,共同合作加強監管並設置防火牆,防止外資熱錢惡性炒作,預防走私販毒偷渡等以自貿區作為橋樑,影響兩岸的社會經濟安全;其五、促進上海及台灣自貿區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區域,並且提升台幣的國際流通能量。

以兩岸經濟能量在世界經濟體系所扮演的角色,兩岸可以通過自貿區的合作,建立既具有兩岸特色,又能與高水平的經濟一體化接軌,甚至可以導引世界經濟運行的新規則。這樣一來,兩岸自貿區的建設,就不只具有促進新一輪經濟改革及銜接融合TPP或TTIP這些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的功能,還能使兩岸的經濟合作展現引領世界經濟運行方向的作用。

(李英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