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多名議員在立法會議程前發言,關注公屋興建及分配,有議員批評經屋輪候如同“大抽奬”荒誕難奈,促請政府增加公屋供應以及設輪候期。
促增公屋供應 設輪候期
議員李靜儀在立法會議程前發言時稱,公屋供應不足,令居民租買公屋無望,令經屋失去調控樓市的槓桿作用,私人房屋價格高居不下,只能齊齊爭公屋,進一步加劇公屋需求。
李靜儀認為,政府必須加快公屋興建。明訂興建公屋的規劃,讓居民看到供應前景,避免持續的需求恐慌。她促請透過新城填海“澳人澳地”政策,預留公屋用地。
議員區錦新表示,4.2萬家團申請 1,900個單位,一定有超過 4萬家庭“被判極刑”,涉及 10多萬人,他認為堅持抽籤散隊制度,政府等同政治自殺。區錦新認為,市民接受政府不能一下子做到人人居者有其屋,但至少應有合理的供應量和合理的輪候期,以作出人生規劃。
公屋法亟需完善
議員吳國昌形容,這次經屋“大抽奬”荒誕難奈,罄竹難書。政府應至少說明短期內經屋抽籤分配的時間表及供應安排,以安民心,但高官全面卸膊。
吳國昌認為經屋抽籤安排官僚,1,900個單位中有 800多是 1房廳,如果 4至 5人家團住不了而放棄,會令人精神崩潰,屆時官員可返過來指經屋申請不急需。他促請收回涉貪的閒置地建經屋,以及恢復評分輪候制度。
議員蕭志偉表示,公屋興建及分配再受社會關注。他認為,有需要完善社屋法及經屋法,包括引入分組比例完善分配制度,以及社屋富戶退場機制等。蕭志偉說,未來研究推出的新類公屋,應優先解決現行制度支援網外的不同階層人士。
議員施家倫稱,不管是“都市更新”,還是“舊區重整”,關鍵都是解決業權比例,拆遷補償的問題,政府需要下定決心及有計劃推行。如果政府不主動,再花 10年時間也做不到。
施家倫希望當局善用舊諮委過去所做的研究,在舊有成績基礎上制定清晰和透明的工作計劃,給社會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