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利國利區利民的好設想

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日前表示,澳門特區政府正研究在兩個葡語系國家設辦事處,向有意到葡語系國家投資的澳門和內地企業提供諮詢等服務,進一步發揮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的作用。他指出,澳門定位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為更好地發揮平臺作用,特區政府擬結合「送服務上門」的概念,研究推動貿促部門在葡萄牙及巴西設辦事處,除了幫助澳門和內地企業認識當地投資環境外,倘若企業在當地投資時,可向其提供法律和會計專業等諮詢服務,進一步幫助企業拓展葡語系國家市場。由於澳門和內地企業對葡萄牙和巴西市場頗感興趣,且這兩個國家相對其它葡語系國家,市場更大,因此特區政府擬於明年在該兩地試點開展相關工作。

這是一個好設想,它充分運用「一國兩制」的優勢,也充分利用中國——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紐帶作用,進一步加強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合作,並協助內地國有或民營企業「走出去」,引介內地企業到葡語國家投資發展。

所謂「走出去」戰略,又稱國際化經營戰略,是指中國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對外工程承包、對外勞務合作等形式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強國戰略。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上,首次明確提出「走出去」戰略,並把它作為四大新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城鎮化戰略、人才戰略和「走出去」戰略)之一。前任總理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要進一步簡化各類審批手續,落實企業境外投資自主權,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符合國外市場需求的行業有序向境外轉移產能,支援有條件的企業開展海外並購,深化境外資源互利合作,提高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的品質。

「走出去」戰略意義深遠。在我國石油對外貿易依存度超過百分之五十六的情況下,能源企業必須考慮在保持製造業優勢的同時,向產業鏈高增值環節邁進,提高我國油企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外投資主動地從全球獲取資金、技術、市場、戰略資源,在外資企業大舉進入中國、分享中國市場的情況下,我國石油企業必須考慮新的發展空間,以自己的比較優勢重組他國產業和企業,主動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以獲得市場份額和技術開發能力並壯大自己。

實際上,據有關報導說,從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行業分佈來看,能源及礦產行業近年來一直處於主導地位,中國石油企業海外並購的胃口也越來越大。國家發改委前年發佈《「十二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規劃》(下稱《規劃》)稱,「十二五」期間國內企業應積極參與境外資源開發項目,大力實施境外市場開拓戰略。國家發改委指出,投資境外能源和礦產資源開發項目,應著眼於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經濟、安全的能源資源供給。相信,現正擬制的國家「十三五」規劃,將會對此有更深入的闡述。

為此,在香港中聯辦和全國工商聯支持下,全國政協香港區委員陳經緯牽頭成立了香港中國商會,專門進行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工作。盡管與國際市場的聯繫程度相比,澳門不及香港,但澳門也有自己的特殊有利條件。就是因為葡語也是澳門特區的官方語言及澳門的歷史原因,與葡語國家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而澳門特區的土生葡人群體,也與巴西等葡語國家的居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就使得澳門特區可以成為內地與葡語系國家以至拉丁語系國家的橋樑。這種中介地位可以說是澳門的最重要、最獨特的戰略優勢。當香港在配合國家的「走出去」戰略工作中,主要是根據其英語優勢,將重點擺在經濟發達國家之時,我們也應另辟蹊蹺,通過澳門這座橋樑,協助內地企業進入葡語系國家以至是拉丁語系國家這個「廣闊天地」。

實際上,由於香港的貿易夥伴大多是英語國家或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市場,因而也就忽略了其他語種國家和市場,而澳門則正好是可以填補這個空缺。因此,可以充分發揮澳門與葡語系以至是拉丁語系國家的關係密切的優勢,利用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的平臺橋樑,為協助和推動內地企業「走出去」,前往葡語系以至是拉丁語系國家投資發展,積極配合國家的「走出去」發展戰略,為中國企業做大做強、走向世界,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多作貢獻。這也可說是對國家關懷的回哺。

葡語系國家除了葡國和巴西之外,大多是處於待發展的狀態。但正因為如此,工資低廉,而使得生產成本較低,正好是為內地企業在「走出去」戰略中,填補香港作為中介地所忽略的「空白」,提供較佳的條件。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位於歐洲的葡國之外,位於非洲的佛得角、幾內亞比紹、安哥拉、莫桑比克、聖多美和普材亞比,美洲的巴西,亞洲的東帝汶,都是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因而我們也應當充分利用「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的平臺,配合國家的「走出去」發展戰略,協助內地企業前往這些國家開採礦產。

「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平臺」成立後,為促進內地與葡語系國家的經貿交流與合作做了大量工作,成績喜人。但與「走出去」戰略相比,仍有可以進一步發揮的空間。為此,也宜調整策略,在繼續促進內地與葡語系國家的經貿交流與合作的同時,由澳門中聯辦與全國工商聯大力支持,轉型為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前往葡語系國家投資發展。

盡管說,葡語國家基本上都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原與台灣「建交」的岡比亞,去年已宣佈與台灣「斷交」,但尚未與中國建交),但中國在當地設立的使領館,主要的職能和工作是在外交事務方面,盡管也有商務參贊處理兩國間的經貿合作事宜,並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某些具體細緻的工作,尚有許多可以發揮的空間,而澳門特區予以補強。

其實,這種經貿合作關係,應不限於葡語國家,還應擴展至包括西班牙語國家在內的拉丁語系國家。尤其是目前我國的外交形勢面臨一個新的情況,中南美洲和大洋洲的一些拉丁語系小國,都希望能與中國建交。但中國政府為了配合馬英九的「外交休兵」政策,而未有應允。明年「總統」大選,倘是民進黨的蔡英文當選,由於民進黨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而蔡英文的競選總部「總督導」邱義仁,曾在「扁政府」期間發動「烽火外交」,因而相信在民進黨上台後,中國有可能接受這些國家的建交請求。這對些國家對中國內地的國企來說,可說是「未開發的處女地」。在開發過程中,可能急需與葡語相通的西班牙語人才,澳門也可在此幫上一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