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範本

漳平是閩南「金三角」的後花園,是福建沿海連接和輻射內陸腹地的重要通道。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永福鎮位於漳平市西南部,因為氣候、海拔、土壤條件與臺灣阿里山相近,吸引了許多台商來到永福創業。經過兩岸茶農十多年的辛勤培育,這裏已建成大陸最大的臺灣軟枝烏龍茶生產基地,大陸阿里山品牌名揚海峽兩岸。

鴻鼎茶文化交流中心(或稱茶博館),建築規模宏大,是集茶文化展示、茶葉生產、制茶觀摩為一體的綜合性中心,它記載了十多年來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的軌跡和經驗。

鴻鼎茶廠內,幾百平方米的制茶車間,各式各樣的制茶設備齊全,「采青、晾青、搖青、炒青、揉青、烘焙、包揉、烘乾」,工人們的作業緊張有序,如行雲流水。茶文化中心主展館以展示茶文化為主題,集陳列、收藏、觀賞、體驗與傳播等多功能于一體,成為展示閩台茶文化的重要視窗。茶文化陳列廳裏,有別致的圖畫,有詳盡的解說,包括中國民風茶俗、茶葉分類、茶史溯源、唐代宮廷茶具、海上茶葉之路……在這裏流覽,瞭解制茶發展歷史,品讀茶文化內涵,真可謂「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說起中國茶文化,儒雅的李志鴻滔滔不絕,對「大陸阿里山、臺灣高山茶、永福高山茶」更是如數家珍:「永福最大特色就是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山上常年雲霧繚繞,水氣充沛,森林覆蓋率80%,是一塊無煙囪、無污染的淨土,完全符合發展現代精緻農業——茶產業的條件要求。」李志鴻是漳平臺商聯誼會會長、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副主任,他創辦的鴻鼎茶業12年前落戶永福。

李志鴻是大批「台農跨海西進」的一個縮影,他到漳平永福臺灣農民創業園創業有一段傳奇故事。

1947年,李志鴻的父親離開漳平,到了臺灣。1987年,李志鴻陪同闊別家鄉40載的老父親第一次踏上大陸,回故鄉省親。此後,他曾多次跟父親回到祖籍地掃墓、省親,雖然每次都是來去匆匆,但他漸漸地認知了漳平,愛上了永福。

2004年,在臺灣從事古董藝術工作的李志鴻又回到了漳平。聽家鄉村幹部介紹,永福的地理氣候不僅適合種花,而且也適合種植臺灣高山茶,並有連片山地出租,這讓李志鴻下定決心「棄文從農」。

這一次歸來,李志鴻將他的事業轉移到了故里。他在祖輩耕種過的農田裏,當起了現代農民。

李志鴻在故鄉永福鎮李莊村投資了一片山地茶場,原想只是回饋桑梓,沒想到這個「副業」越做越大,於是,他捨棄在香港、臺北等地字畫收藏的主業,從此紮根永福,在永福的梯田裏深耕,種植茶葉。

「這裏的海拔、氣候、濕度等跟臺灣阿里山都差不多。」李志鴻說,他之所以選擇回到父親出生的地方種茶,除了看好大陸市場的巨大潛力外,還因為「這裏能夠種出跟阿里山一樣的茶」。李志鴻認為,臺灣農業發展技術較高,高優農業發展也比較成熟,但是受制於地域和市場的局限;而大陸在土地、市場和勞動力成本方面優勢明顯,島內農業發展的瓶頸在這裏一下子全放開了。

2010年春節期間,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前往漳浦農民創業園看望臺灣農民。與台商農民「相談甚歡」,次年1月20日,漳浦和漳平永福兩個創業園的全體臺灣農民聯名給胡錦濤寫信,報告創業園一年來的發展情況,表達新春祝福。2011年春節前夕,胡錦濤給他們回信,稱「你們在大陸發展順暢,產品優質,聞之十分高興。這足以說明,兩岸農業合作大有可為,臺灣農民在大陸發展空間廣闊。惟望你們同大陸同胞同心協力,發揮特長,優化技術,創新產品,拓展市場,光大中華民族農業文明之悠久傳統,造福兩岸同胞」。

「胡總書記說‘兩岸農業合作大有可為,臺灣農民在大陸發展空間廣闊’,事實的確如此。」李志鴻說。李志鴻是把臺灣現代精緻農業引領到永福的第一人。他還請來了臺灣制茶界頂尖級人才林志純做技術總監,並帶來與臺灣制茶業同步發展的技術設備。

鴻鼎茶場茶樹蔥翠油潤,其培育有個已經公開的秘訣:給茶樹澆灌豆漿。「茶樹一年要喝10次,飲了豆漿的高山茶,茶香很特別,茶葉品質明顯提升」。他把秘訣傳授給其他台商,與他們一道實施茶樹喝「豆漿」等生態茶園技術。鴻鼎茶場十分注重施放有機複合肥,很好地解決了茶葉的農藥殘留問題。茶廠引進了臺灣全自動恒溫恒濕萎凋技術,按照無塵式食品加工車間要求,建立先進的標準化加工技術體系,實施萎凋、做青、包揉連續配套工程技術,實現烏龍茶做青批量化、標準化,實現高山茶初加工一體化、清潔化。雖然臺灣農殘檢測門檻之高,在世界上知名,但鴻鼎茶廠製作出來的鴻鼎高山茶,每每都能通過臺灣175項茶葉農藥多重殘留分析檢測,並送評獲獎。如今,台商李志鴻的鴻鼎公司承包茶場5000餘畝,已開發產茶2400餘畝,其加工廠占地8000多平方米,引進了南投鹿穀鄉一流的制茶師和臺灣最先進的恒溫恒濕萎凋室等先進技術設備, 目前已實現全天候採茶制茶。

有人說,台商在閩種的臺灣高山茶是「山寨版」,沒有島內產的「地道」,但李志鴻很不服氣,「兩岸農業優勢整合,臺灣高山茶在大陸種植、改良,品質表現更佳,絕不是‘山寨版’,應是創新升級版才對!」擁有千家直營店的兩岸著名「茶王」——天福集團總裁李瑞河認為,永福高山茶與臺灣高山茶「各有千秋」,永福甚至「略贏一籌」。

2008年,李志鴻把永福高山茶送回臺灣參賽,榮獲頭等獎。時任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品茗後欣然題筆寫下「永福高山茶香飄兩岸」。2011年,李志鴻將他的凍頂式「永福高山茶」打進北京故宮,成為故宮贈送國際友人的「故宮貢茶」。

在來大陸之前,李志鴻在臺北從事文化產業,與茶產業無任何關聯。對農業知識一竅不通的他,懷揣著回報桑梓、帶動地方發展的情結回到李莊經營茶園。不知不覺間,李志鴻的農業技能越來越精,涉及類目越來越廣,2011年,李志鴻獲聘為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副主任,成為創業園首位選聘的臺灣專才。

永福,成為李志鴻割捨不下的福地。

永福後盂的台品櫻花茶博園,是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區引進的首家臺灣高山茶企業,並發展成為目前海峽兩岸最大臺式烏龍茶生產企業。

這裏滿山是茶園青翠,滿目是詩畫鄉村景致。矮綠青蔥的茶樹,順著山脈走勢,延綿不絕。一條大道在一望無際的茶山裏延綿,間隔種著許多櫻花樹。

站在後盂茶園的觀景樓,放眼望去,層層疊疊、片片茶山層次分明,茶葉透出飽滿的墨綠。

徜徉於後盂茶園,如同置身碧綠海洋。近賞,株株高山茶綠意正濃,在陽光映照下,暗香浮動,沁人心脾;遠眺,連片的山坡緩緩起伏於碧綠可人的茶叢間,猶如一幅連綿不絕的畫卷。

這連綿流翠的景色,其實也連著一個美麗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叫謝東慶。

1996年,謝東慶來到永福,他驚喜地發現,這裏的地理、氣候、土壤均和臺灣阿里山極為相似,於是毫不猶豫投資成立了台品茶業(臺灣高山茶)有限公司,成了台商到永福種茶第一人。

後盂這片茶園,謝東慶經營了近二十年。他種茶,還在茶園中種植櫻花,現在已有緋寒櫻、中國紅等42個品種1萬株,別出心裁地把茶園建成了生態旅遊觀光茶園——台品櫻花茶博園。園內高低錯落,林茶相間;茶樹濃綠,櫻花爛漫。櫻花盛放的季節,吸引了無數觀光休閒的客人。

作為臺灣南投的傢俱製造商,謝東慶來到大陸後,希望大陸同胞也能喝到像他家鄉一樣品質的高山軟枝烏龍茶。於是,早在十多年前,他在廈門育下40萬株高山茶苗之後,就隨身攜帶著福建地形圖,驅車跑遍福建緯度25度的地方,尋找具有一定的海拔高度、有順流而下的溪水、交通較為便利、勞動力資源豐富以及沒有工業污染等條件的適合高山茶種植地。

經過長達幾個月的苦苦尋覓,謝東慶終於在漳平永福找到了理想的投資種植高山茶的寶地。而當地政府也熱情迎接了跨海而來的他,並主動提供保障性服務。

十幾年過去,這位第一個走進永福創辦企業的台商已經青絲染霜,但他的高山茶園也由最初的350畝擴大到1600畝,引進種植軟枝、金萱、翠玉、四季春等臺灣四大烏龍茶良種,年產茶6萬多公斤。他創立的永福「台品高山軟枝烏龍茶」已被評為「福建名茶」,行銷大陸十多個城市和日本、新加坡等國家。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引進臺灣的軟枝烏龍茶樹,現已打出自有品牌「台品高山茶」,這意味著茶葉已經進入高端品牌市場。臺灣曾流行一種說法:臺灣高山茶若離開本土,茶葉就會失去原有的香韻。然而這一說法卻被永福「顛覆」。

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副書記陳清木說:謝東慶的成功,很快吸引了一批批臺灣茶農前來永福「安營紮寨」,發展高山茶。在各級政府部門的扶持下,到永福創業的臺灣農民事業不斷壯大。2006年5月,以永福為中心區域的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經省委、省政府批准設立,同年7月8日正式掛牌成立。2008年2月,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升格為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

「茶葉屬於臺灣精緻農業的一個龍頭專案,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完善創業園對外交通條件,突出運作農業品牌,以農業品牌帶動提升農業經濟發展品質。」談到創業園今後的發展規劃,陳清木說,將做成福建省引進臺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的重點示範區,建設成為新農村建設示範園,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示範園,發展現代農業示範園,以新品種、高產出、高效益為主要特徵的效益園。

為恢復茶園生態,最早,台商楊瑞騰將臺灣早櫻引進永福。謝慶東則讓它從實用性轉向觀賞性。把茶園打造成了集觀光、休閒旅遊為一體的景點。如今,「茶綠櫻紅」已是永福櫻花最大的特色,5萬多畝的茶園,櫻花沿著茶園道路而種,端的賞心悅目。

臺灣的茶葉生產總值占農業中大頭,號稱臺灣精品。謝東慶說他的「台品」也要做臺灣精品。現在,他就想著如何把茶葉和生態觀光整合,帶動當地的繁榮。謝東慶說,現在台品櫻花茶園已經是海峽兩岸高山茶茶園產量最大、也是最漂亮的了。10萬株櫻花成木,百萬余株櫻花苗,46個櫻花品種,可供遊客從1月底賞到4月初。如今,每年的春節前後,都是謝東慶、李志鴻最忙碌的時候。

陳清木介紹:「中國櫻花美,漳平最先開」。2012年2月12日,攜永福櫻花園、台品櫻花茶園的規模一流、品種一流、景觀一流,漳平舉辦首屆櫻花節, 2014年1月18日,漳平櫻花文化旅遊節在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永福鎮舉辦,吸引福州、廈門、泉州等地遊客、旅行商紛至遝來。

台創園旅遊休閒業漸入佳境,「賞櫻花」、「遊茶山」和「品香茗」蓬勃發展,為永福博得了「大陸阿里山」和「中國最美櫻花聖地」的美譽。

目前,創業園已入駐台資企業60家,完成投資20億元,其中高山茶企業48家,年產茶1600多噸,實現產值6億多元,參與投資的台商500多人,永福鎮成為台資農業個體在大陸最密集的山區鄉鎮。

永福高山茶的發展,台商獲得了收益,當地群眾也嘗到甜頭,一部分給茶廠打工,一部分學台商的經營模式自己種。高山茶正逐漸成為永福鎮繼花卉之後的又一拳頭產品。

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在兩岸都頗具盛名,因為這裏不僅是大陸臺灣農民創業園的首例,而且是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成功範本。從支持臺灣農民投資高山茶園,到創建省級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再到創建國家級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十幾年來,漳平市持續推動著創業園的持續發展和升級。十幾年鍥而不捨,持之以恆,漳平把創業園建設成為高山茶葉和花卉基地、新農村建設示範基地、鄉村旅遊觀光休閒基地;著力打造臺灣農民創業園的品牌,力促其發展方式有更大的提升。

持續之功,結出豐碩成果。

(盧如昌/文)